從傳統金融的期貨到加密貨幣的合約,槓桿一直都是讓我們能夠更有效率運作資金的一個方式,但網路上各種對於槓桿的誤解,會讓人以為開槓桿就是不好,風險就是很高,甚至反對初學者使用槓桿。
今天這篇會從台灣的期貨制度開始,再到加密貨幣合約,完整解析槓桿的正確用法。
槓桿讓我們可以使用較少的資金,去操作更大的原始部位。比如買房子我只需要頭期款200萬元,就可以貸款買1000萬的房子,就等同於是開了五倍的槓桿。
在台灣的期交所或是大部分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都有提供槓桿交易的選擇。只是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使用槓桿來交易的話,所操作的商品就不是原來的現股(現貨)部位。
XQ看盤軟體裡面,可以看到存在一個現股標的以及一個現貨標的(名稱帶有一個期字,橫後面的數字是結算的月份)
在加密貨幣的交易所裡面,現貨跟合約商品也是分開來的,名稱也有一點點的不同(合約少了一個斜槓),而上面的USDT永續,指的是永續合約,跟台灣的期貨制度不一樣,永續合約是沒有到期期限的。
從這邊我們可以知道,持有現貨部位跟持有槓桿部位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例如去銀行貸款的時候,如果需要拿出財力證明,持有這類型的槓桿部位是不被承認的喔。
另外以交易成本來說,槓桿部位的交易手續費通常都會比現貨部位低,如果是有短線進出需求的話,使用期貨或是合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既然是使用較小的資金去操作較大部位,那麼實際上我們操作的部位大小應該是多大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但其實很多人不理解的基本概念。
期貨跟合約的交易方式跟現貨的買賣不同,採用的是所謂的保證金制度,這個制度規定了交易者最少應該要放置多少的保證金才能進行商品的交易,以台灣的期貨制度為例子
台股指數有分為三種,台股指數(大台)、小型台指(小台)以及微型台指(微台),他們跳動一點的價值分別是200、50及10塊錢台幣,因此如果以目前指數在22000來計算的話,他們的實際價值分別是440萬、110萬及22萬台幣。
接著看看期交所規定的操作最低保證金(2024/9/30):
如果以大台為例子的話,當你的保證金只放他規定的322,000的時候,相當於你開了4,400,000/322,000 = 13.6倍的槓桿。
接下來看看加密貨幣合約的例子
加幣貨幣的交易所跟台灣的期交所不一樣,槓桿的大小可以讓使用者自行設定,該怎麼正確理解跟使用我們後面會再提到。
以這邊為例子,左邊的狀況我設定是一倍的槓桿,所以當我想要使用合約開一顆比特幣的時候,就會需要完整63,551U(約200萬台幣)的保證金,但如果我開啟一百倍槓桿的時候,就只需要635.51U(約2萬台幣)的保證金。相較於期交所在指數期貨方面規定最高只能用到13倍就差了很多。
不過這就是傳統上大家認為期貨很危險的地方,以大台來說,只要隨便一個震幅(大約1000點),就會面臨被強制平倉的風險。而如果你開了100倍的比特幣保證金也只放最低600U的話,一個日內的震幅也都可以把你請出場。
在使用槓桿類型的商品的時候,需要考量兩件事情:
以今年台指期的狀況來說,在台積電站上900元之後的日內平均震幅大約是580點,因此如果你只放了期交所規定的保證金,那只要凹單一次,基本上就沒有辦法再次進場了。
同樣的以比特幣單日震幅大約2000~2300點(2020~2024/9中位數)來說,開100倍槓桿只放剛剛好的600U是遠遠不夠承受這樣的震幅的。
關於槓桿的用法大家只要記住兩個要點就好了:
槓桿決定資金效率,資金決定停損大小
以台指期來說,假設我做日內當沖,防守的距離是40點,而我每次開單的風控大約是資金的2%,如果以小台來計算部位大小,40/0.02 = 8,000點
也就是說如果我要用小台來操作的話,保證金建議至少要準備8,000*50 = 400,000台幣以上,對於操作會比較安全。而對照前面期交所公布的小台原始保證金是80,500(13.6倍槓桿),如果我保證金放了40萬台幣,相當於只開了13.6/5 = 2.72倍的槓桿,風險較小了很多。
若以加密貨幣合約來說,假設我的總資金是1000U,同樣的我每次開單的風控大約是資金的2%,也就是我限制一次開單最多只會損失20U。
那今天我想要使用日內策略做多比特幣,並且我進場的位置到合理的停損位置距離假設是1000點好了,20/1000 =0.02。也就是說我只要開0.02顆比特幣既可以守在一個合理的防守範圍,停損的時候也不會過度損耗我的資金。
總結來說,先了解商品的總價值是多少,以及自己的資金能承受的風險是多少,再去回推要放多少保證金跟開多大的槓桿,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這一集的節目中我也有提到對於槓桿的用法: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可以到DC群組跟我做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