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完全的交易新手,開始進入交易的世界第一個碰到的關卡之一就是:記得要設定停損。停損是保護本金,用來確保自己有辦法繼續嘗試下一次進場的方式。
一般大眾直覺會想說,為什麼一定要設置停損?不過就是一個正常的多頭回調而已,遲早會漲回去的。如果不停損勝率可能可以到90%或甚至100%沒錯,但是只要看錯一次,你就會直接從市場畢業。
況且要知道沒有一個策略可以永遠有效,就像是存股(指數投資)策略在2008年以前是乏人問津的,因為當時的市場環境跟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
回到主題,那既然我們知道要設置停損,但真的按照紀律停損之後,又馬上轉折往你想要做的趨勢走,應該要馬上買回來嗎?如果你是交易者可能會這樣想:
「果然我還是對的,趕快買回來!」「阿算了我找別隻好了,這隻不適合我」、「我把停損拉遠一點就好了」、「下次這樣我就先不要下單,等跌完之後再下單」
你認為哪一個做法比較合理,可以停下來幾秒鐘或幾分鐘思考一下,準備好的話我們繼續。
事實上這取決於你的交易計劃/策略是什麼?這四個狀況我們都分別該解出來做分析:
通常直接買回來會發生一件事情,如果接下來又繼續下跌怎麼辦?難不成要再砍掉一次嗎?或是乾脆我就凹單凹到底好了?
如果在你的策略中,這個先點停損在買回來的動作,一開始就在你的計算之中了,沒問題就買回來吧!有時候停損點就是會差那麼一點點就你戳掉(或是把大家都在守的位置戳掉),然後就發動趨勢。只是要留意這個上漲的訊號是不是能夠強過前面的下跌訊號。
這個狀況通常發生在現股上面,就像是真心換絕情一樣,你苦苦等了那麼久的標的結果是不如預期的方向,人直接就「切心」了,趕快把注意力轉到其他標的上面。經驗上來說會被拋棄強制換股的狀況,有幾種特點:
如果是在一個賺賠比很不錯的位置,我還是會嘗試去操作這類型的標的,去押注說這一次就是不一樣!那如果錯了就只表示它不適合我而已,放棄也無妨。
設定停損點本身就是藝術的一種,既沒辦法絕對量化也沒辦法每次都一樣,也就是有時候可以這樣,有時候不行。
所以我會建議在一開始執行策略之前,就會需要大量回測跟覆盤去找出到底守在哪邊是合理的,要讓多少位置才能安心地抱著?比如以台指期來說,當跌破月線的時候真的就要停損嗎?你有去統計過跌破月線時的K棒或是均線型態的樣子嗎?
又比如說,你知道這跟紅K底不失守之後就是不能再進場了,表示趨勢轉弱了,但常常你這麼想都是錯的,然後就會一路看著價格一路向北,再也不敢上車。
那如果我讓10點的話呢?結果可能又碰到一次把你點掉又往上走。好那我改成讓15點,然後某一次又把你點掉再往上走......
這件事情是沒辦法無限上綱的,所以跟剛剛提的一樣,去回測找出哪一種樣子、守幾點的CP值是最好的,我們沒辦法完美避開每次的下跌,只能要求一個可以接受的停損比例,去換取最好的潛在獲利。
這一招在加密貨幣跟海外期貨還蠻多人使用的,也就是所謂的ICT的交易概念。簡單來說,就是當行情往上往下走都很合理,並且形成一個盤整區間的時候,交易者會等到價格「獵取」某一邊的流動性(例如大量引線的地方,把大家都會設置停損的位置都點掉)然後再出方向。
這是比特幣一小時級別的圖,可以發現價格常常都會比前高前低多出一點點,然後就出了反向趨勢。利用好這點確實可以變成一個很多的策略。
我們也可以說「等待」是值得的,不需要急著在區間內做交易,要當獵人不要成為獵物。剛好主席也整理了一份完整的ICT策略的筆記,如果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到IG私訊我,我會提供給你。
部位停損之後馬上就漲上去的情況,在交易中並不罕見。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接受這類現象的發生,專注於長期的交易紀律與策略執行、優化。用合理的停損制定策略,甚至包含後續的進場或重新評估市場的動作都是。幫助自己控制風險,只有建立起一套嚴謹的交易系統,我們才能在隨機的市場中穩定前進,不會因一時的波動影響心態,從而做出感性決策。
那如果這篇看完你還是沒有頭緒的話,我的建議還是那句古老的話:
「下跌沒有小麥的人,上漲也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