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碩博士生建立可靠的工作流,讓研究系統持續進步】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為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中要同時應對多項任務和指導,建立一套可靠的「工作流」是你能順利完成學位的關鍵。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目標,而是讓你的研究和學習系統能夠持續發展。當我們不再只專注於單一項目的成敗,而是投入於系統的優化,你的研究效率將顯著提升。


raw-image


▌目標 VS 系統:研究生的兩種成長模式


在研究所裡,我們常常設定明確的目標,例如完成一篇期刊論文,或是在學期末前準備好口試。這些都是典型的「目標」。達成這些目標固然有成就感,但若沒成功,也可能感到自己白費功夫。


然而,真正能讓你在碩博士階段持續進步的,是一個可隨時調整並持續運作的「系統」。這個系統涵蓋你的學習習慣、研究方法,甚至是與指導教授和同儕的互動。當你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研究系統,不論是期刊發表還是論文進度,都能在這個框架中自然而然地推動,而你所積累的技能也將變成一種「長期競爭力」。


▌從少量到多量:如何管理你的研究進度


作為碩博士生,你可能已經發現,隨著學業的深入,你必須同時兼顧不同的研究專題、參與各式各樣的會議,甚至還要協助指導學弟妹。當研究任務變得越來越多時,原本依賴手把手學習的方式就不再足夠。


這時候,建立一個系統化的「工作流」就顯得至關重要。這套工作流可以幫助你有條不紊地處理每一項研究工作,無論是文獻整理、數據分析,還是每週的進度報告,都能在既定的流程中完成。你不需要每次都重新規劃,因為系統已經自動調整並優化了你的研究路徑。


▌工作流如何助你快速完成研究里程碑


透過不斷優化工作流,你可以有效縮短達到研究里程碑的時間。例如,當你指導學弟妹時,如何建立一套規律的進度追蹤機制,確保他們每週都有明確的目標。三個月後,他們應該能完成初步的研究成果,而你也能從中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指導方式。


同樣地,當你面對寫作壓力時,透過系統化的寫作流程,你可以將寫作任務分解,減少拖延的機會。在日常的工作流中逐步累積,讓每次的寫作變成一個可預測的過程,減少在截止日期前的壓力。


▌成功不在一時:發展長期研究系統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成功不只是一個短期目標,而是系統持續運作的結果。當你專注於發展並優化你的研究系統,無論面對何種學術挑戰,你都能從中學到新技能,進而讓你的研究過程變得更加流暢且有效率。


因此,建立一個可靠的工作流,將會是你在碩博士階段能夠持續產出成果,並順利完成學位的重要工具。只要系統不斷運作,研究的路就能走得更穩健、更長遠。

373會員
1.3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類社會中,優越感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能遇見一些人,仿佛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越感」。然而,這種感覺真的必要嗎?從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中關於「解構」的討論出發,我開始反思這些「優越感小丑」的行為。 ▌打破二元對立,重新審視優越感 解構,簡單來
「加盟模式正在成為零售行業主流的經營模式。」 「比起獨立創業,加盟一個大品牌,可以直接得到品牌方的支持,不用太操心設備,貨源,產品,裝修設計,還可以使用品牌方提供的經營管理培訓,甚至派遣店長。」 「林林總總的加盟業態有四種:一次性加盟,管理型加盟,供應鏈型加盟,投資型加盟。」 「一
今天的主題,來自萬維鋼的《菁英日課》中的一篇,講的是人生中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投入無限的精力和時間。這篇文章非常精彩,讓我感觸頗深,因此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這兩件事是什麼呢? 一件是 "學習",另一件是 "搜索"。 ▌為什麼學習和搜索值得無限投入? 在萬維
最近,我開始體會到深度閱讀與筆記的重要性,並發現了一個能夠有效連結資訊的方法。這個過程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本,還能進一步轉化為實用的內容。 下面,我會分享這個流程以及如何將會議筆記與深度閱讀結合,從而建立強大的知識庫。 ▋深度閱讀如何幫助我們連結知識 深度閱讀的精髓在
今天早上進行了一個有趣的閱讀實驗,選擇了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中的文章來進行深度閱讀和卡片筆記法。我發現這樣的閱讀方式非常值得分享,以下是我的一些記錄與心得。 ▋全文深度閱讀的結構 我閱讀的是一篇長文章,並且將它視為一個章節來分析。文章內部會有幾個二級標題,每個標題下會有多個段落。這些段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生活充滿挑戰:不論是課業壓力、研究進度,還是實驗與寫作。我們經常被告知:「適度的平衡,才能帶來最佳效果。」但實際上,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做到“節制”,讓自己反覆陷入過度用功或過度放鬆的循環? 不論是在研究生活中,還是在生活瑣事裡,我們似乎總是無法徹底擺脫這種過猶不及的困境。
人類社會中,優越感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能遇見一些人,仿佛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越感」。然而,這種感覺真的必要嗎?從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中關於「解構」的討論出發,我開始反思這些「優越感小丑」的行為。 ▌打破二元對立,重新審視優越感 解構,簡單來
「加盟模式正在成為零售行業主流的經營模式。」 「比起獨立創業,加盟一個大品牌,可以直接得到品牌方的支持,不用太操心設備,貨源,產品,裝修設計,還可以使用品牌方提供的經營管理培訓,甚至派遣店長。」 「林林總總的加盟業態有四種:一次性加盟,管理型加盟,供應鏈型加盟,投資型加盟。」 「一
今天的主題,來自萬維鋼的《菁英日課》中的一篇,講的是人生中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投入無限的精力和時間。這篇文章非常精彩,讓我感觸頗深,因此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這兩件事是什麼呢? 一件是 "學習",另一件是 "搜索"。 ▌為什麼學習和搜索值得無限投入? 在萬維
最近,我開始體會到深度閱讀與筆記的重要性,並發現了一個能夠有效連結資訊的方法。這個過程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本,還能進一步轉化為實用的內容。 下面,我會分享這個流程以及如何將會議筆記與深度閱讀結合,從而建立強大的知識庫。 ▋深度閱讀如何幫助我們連結知識 深度閱讀的精髓在
今天早上進行了一個有趣的閱讀實驗,選擇了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中的文章來進行深度閱讀和卡片筆記法。我發現這樣的閱讀方式非常值得分享,以下是我的一些記錄與心得。 ▋全文深度閱讀的結構 我閱讀的是一篇長文章,並且將它視為一個章節來分析。文章內部會有幾個二級標題,每個標題下會有多個段落。這些段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生活充滿挑戰:不論是課業壓力、研究進度,還是實驗與寫作。我們經常被告知:「適度的平衡,才能帶來最佳效果。」但實際上,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做到“節制”,讓自己反覆陷入過度用功或過度放鬆的循環? 不論是在研究生活中,還是在生活瑣事裡,我們似乎總是無法徹底擺脫這種過猶不及的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