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初「我的法國線上影展」選映的作品《叢林野獸》,改編自亨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說《The Beast in the Jungle》,該片將文學性的詩意對談上升到令人不耐的程度,徘徊在酒吧派對的男女穿越時空,將他們塑造成如幽靈般空洞的存在。電影《超時空愛殺》也出自同一部文學作品,卻能在充分理解文本後,化成三段迷人亦駭人的故事,有古典浪漫、有當代驚悚、也有未來科幻,剪輯完美融合了三種迥異的風格,創造出具邏輯性的非典型非線性敘事,從1910年代到2014年再到2044年的時空背景設定,近乎囊括了整個近代人類史,訴說著相同的主題「愛與恐懼並置」。


本片更是談及「存在主義」的焦慮,消除名為恐懼的「怪獸」,就能夠消除人類擁有的情感嗎?第三段的故事中,蕾雅瑟杜好似來自《沙丘:第二部》的瑪歌夫人,她躺在黑色油墨中進行一種名為「淨化」的手術,目的是要審視幾個世紀對她造成的傷害,藉此理清DNA,於是,刺入耳內的長針讓她重返第一段前世,他們身陷大火中最終淹死的悲劇,然而,讓她真正落淚的則是第二段前世裡被槍殺的慘案,她想「抹滅」這些記憶卻無法徹底抹除「情感」,因而成了0.7%機率的實驗失敗者之一。矛盾的是,她也害怕自己失去感覺,因而感受不到強烈的愛意。對應到充斥全片的「娃娃」這一意象,嘉碧烈說過,工廠製造的娃娃臉上只會有一種表情,那是中性、沒有情緒的,她演繹出那種狀態,自己彷彿也成了娃娃(就連她的藍色瞳孔也被複製到娃娃身上)。片中的三個時空佈置了各種樣式的娃娃,從瓷娃娃到新製造的賽璐珞娃娃,再到神似《ANNETTE:星夢戀歌》裡安妮特的說話娃娃,最後則是陪伴女主角的AI機器人凱莉,有意思的是凱莉娃娃反倒頗具人性,還能夠滿足女主角的生理需求。娃娃屬於中性的這個樣態,最終也從嘉碧烈扮演的娃娃,轉移到淨化成功後的男主角路易身上,他面無表情地望向注定無法成為真娃娃(全然扼殺情感)的嘉碧烈身上,她痛苦地尖叫讓人感到無比心痛,就連這一世他們也無法如願相愛了。

「在這一片混亂中一定有美好。」《超時空愛殺》以輪迴中的悲劇宿命作結,卻帶給觀眾無窮的希望,那是對活著的強烈渴望,足以震盪內心的一聲吼叫。觀賞《超時空愛殺》可說是一次奇怪又美妙的體驗,觀看電影一定會有風險,但這次的風險是美好且有力量的。「偉大的小說是個幻想。」貝特朗波尼洛導演卻能從容地將幻想化為真實,第二段故事更是取材自伊斯拉維斯塔槍擊事件,透過這名厭女殺人犯點醒觀眾,這頭野獸始終存在人世。特別點名飾演男主角路易的喬治麥凱,他與蕾雅瑟杜在片中是充滿化學反應的苦命戀人,嘉碧烈更在夢中多次與他發生關係,呼應了「追求甜美的幻想」,當他們將手伸向彼此,勾起那深深刻入DNA的情感,預示了注定失敗的淨化與進化,難以捨棄情感的人類也都是野獸。
🎶延伸聽歌: #戴愛玲 & #信樂團 《#千年之戀 》
🎶必聽歌曲: #RoyOrbinso 《#Evergr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