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當中或多或少都會跟銀行打交道,尤其是貸款。可能是信貸、也有可能是車貸或房貸。但你知道不是你想貸款,銀行就會放貸給你;也不是每個人可以貸款到的金額、還款條件都是一樣。
要怎麼放貸給借款人,銀行看重的是「信用」。
而信用打從你出社會那一刻,就開始算分。這些,學校不會告訴你,父母可能也沒有這個概念,在這樣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許多人用到錢時方恨少!
這篇 TING & LIZA 就要與你分享怎麼培養信用,讓你在貸款時,可以獲取最好條件。
沒有人會借錢給不認識的人,而銀行來評斷認不認識你,就從「聯徵紀錄」開始。
聯徵紀錄上面會紀錄你有沒有辦過卡、每張卡的額度多少錢、有沒有準時還款、有沒有借款記錄,由此回推,如果沒有辦信用卡、沒有跟銀行借過錢,聯徵紀錄等於一片空白,銀行也就無法認識你這個人。
所以你以為從不借錢、不辦卡是一身清白,應該是銀行的愛戶,但這樣的認知大錯特錯!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建議一找到工作,就趕緊辦張信用卡,讓銀行有依據的開始認識你。
推薦閱讀,不知道辦哪張信用卡,可以從這裡下手:【消費賺回饋|2024 下半年信用卡無腦刷攻略】
即使是家人,牽涉到金錢都會變質,更遑論是對你個性一無所知的銀行。
所以如果有信用卡、信貸、學貸乃至已經成功辦理的房貸,一定要準時繳款!這是鐵則!沒有人會敢借錢給欠錢不還的人,或許你借得了這一次,但難保肯定會有下一次。
信用卡不要只繳交最低還款金額與動用循環利率,因為銀行只能從來往的數字認識你,如果你有了這些動作,銀行合情合理會擔心你的還款能力,進而降低借給你錢(貸款)的意願,又或是給你低於一般人的條件。
所以,請遵照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鐵律!
一個月收入四萬元的公務員與同樣月收入的快遞小弟,你覺得銀行核可的貸款條件會一樣嗎?
一定是不一樣!
銀行是透過許多資料來認識你這個人,除了上述所說的數字之外,銀行也會將一個人的公司規模、職業、收入列入考量。公司規模越大、越穩定,越是百大企業的銀行越愛(就跟一般長輩的心態一樣)。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你可以健康的還款,銀行也會將職場所面臨的風險列入考量——總是坐在辦公室的人員與常常要奔進奔出的快遞所面臨的風險不一樣,即使每月薪資相同,銀行撥款的條件就會有所差異。
銀行不是佛心事業,為了可以拿回所有借出的款項,為了確保你可以還款的長長久久,年齡同樣被銀行列入考量點之一。
以台灣平均退休年齡 65 歲來說,如果你 55 歲決定買房,銀行會推算你只剩十年的工作時間,如果這時候要辦理 20 年或 30 年的房貸,銀行有九成機率會拒絕,或者原本可以貸款 8 成的物件,也因為僅剩不多的職涯時間,銀行會大打成數折扣。光是寬限期的縮減與貸款成數降低,就會將一個人的財務狀況逼垮,這些都是很嚴重的影響。
培養信用不難,只是知不知道。
「資訊的落差是財富的落差」,知道這些評斷標準後,就可以好好善用銀行的資源。讓自己擁有更多資金做其他的投資,有更寬容的時間來套利,又或是增大生活的餘裕。
貸款額度用到恨時方嫌少,平常的行為就要開始注意,因為每一刻、每個決定,都是銀行的評分標準,從此時就要開始培養信用!
搭配閱讀——如果要投資,一定要先懂套利的觀念:【懂「套利」,讓你投資無往不利】
萬一不幸信用不良又想借貸時要怎麼辦的實用文章【不是人人都可以跟銀行貸款!銀行放貸準則有這些,小心別落入信用不良】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覺得對你有所幫助,歡迎愛下愛心並訂閱鼓勵,讓知識與分享成為的善循環。
我們也會分享一篇「被動收入的 14 種管道與我們實際操作的心得」以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