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法則

更新於 2024/08/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剝奪感,而且無法長期實行,這些傳統的方法造就多數人理財失敗,而他的建議是甚麼呢?


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所出版,作者是妮可.維多利亞,他是金融素養的提倡者,專門協助二、三十歲的女性無痛理財。他學習關於個人理財的一切,從負債4萬美元到30歲前累積了凈資產50萬美元,她又稱做是「No Budget Babe」。


金融管理一直是很多人的問題,即使年收超過10萬美元的人,也有40%認為自己是月光族,我們可以看出問題不在於入帳多少,而是入帳後該如何管理。一般人背負債務,會越來越不快樂,做著自己厭惡的工作,但他們卻別無選擇,因為債務讓他們如倉鼠一般,要在賺錢的滾輪上不停地跑著好還債。


面對過度的花費,傳統的方式就是告訴你,要制定預算,不要花超過預算,但制定預算就能幫助我們控制花費嗎?人們之所以超支、無法清償債務或衝動購物,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不覺,而是出於許多預算無法解決的問題。


人們想要填補情緒的空洞,想滿足廣告商灌輸的各種需求,以及想變的更酷、更受歡迎和成功。人們購物是為了快樂和滿足,因為我們似乎在人生的其他領域都動彈不得了,也許心理出了問題,以上這些問題,預算都完全無法解決。


預算所能帶來的解決都是暫時的,而且立基於限制和羞辱,長遠來看,這只會帶來剝奪感,讓我們陷入限制和放縱的惡性循環。就像我們知道節食的效果對於減肥是短暫的,想取得真正的體重或健康改善,就必須要改變生活方式,預算也一樣。


書中認為,預算著重於限制和匱乏心態,它們對於打造財富一點幫助也沒有,匱乏心態者相信他們擁有的不夠,而預算會強化匱乏感,逼迫我們紀錄每一塊錢的流向,而焦慮和擔憂又進一步的史我們困在原地,無法專注於長遠的金融目標。


社會和學校教我們相信只要遵從特定的法則,一切都能順利運行,學校不會教我們思考,而是要我們服從、背誦和融入。然而,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並不符合這個框架,而預算就是這個概念的延伸,告訴我們無論是人生、支出、慾望、需求、目標和渴望,都能按照既定的法則來規劃。


關於預算的經驗法則,非常多作者都無法認同,譬如說你的居住支出不該超過收入的30%,你應該將收入的10%用做儲蓄,做退休的規劃。這些經驗法則訂定時,根本沒有將個人的差異因素列入考量,根本沒有個人主義的發揮空間。


假如你的居住成本占收入的50%,多出20%會導致世界末日嗎?你可以把收入的50%花在你覺得很棒的房子嗎?或許你不開車也沒小孩,很想住在常識裡租金較高的區域,因為這裡交通方便、醫療與生活的各項資源豐富,這會帶給你動力與快樂,但傳統的經驗法則則說不行。


預算教導我們跟從一套規則,卻沒告訴我們如何臨機應變,當然就連批判性思考也沒教。所以,當你意識到預算或限制你對人生的控制,就可以開始突破,將焦點重新放回自己的目標。


預算控制不會讓你變富有,你需要的是調整金錢心態。金錢心態是你內心懷抱所有與金錢相關的信念和規則,例如賺錢、儲蓄、消費和貸款等,無論你是否意識到這件事,你會依照這些規則和劇本在過日子,這些規則是你內在的潛意識。


我們對金錢的心態和決策法則會影響人生中的財務成就,因此,想要擅長理財的第一步,就是精通金錢心態,唯有如此,才能得到長遠的成功。而金錢的心態就是預算無法處理的面向,不幸的是,多數財務困難的人都源自於忽略這個步驟。


首先,我們應該要先校正信念,塑造正向金錢心態。與其相信錢不會從樹上長出來、我必須努力工作才能賺錢、信用卡債是人生很正常的一部分、有錢人只是幸運而已,認為對我和身邊的人來說,這就是常態,痛苦和困境竟帶給我一絲詭異的安慰感。


我們可以調整我們的信念,譬如錢是充沛的,價如我現在沒有,以後也會得到、有錢人已經找到賺錢之道、有錢人學會有效的財富管理方式、投資能帶來財富、債務有好壞之分,我會避免壞的債務,每個人都需要經濟穩定。


以上所反映出的金錢心態,金錢不再是人生中最主要的壓力源,因為你會突破常態,積極主動的賺錢、儲蓄和投資,假如你現在沒有錢,只是因為還不得其法,不代表永遠辦不到。儲蓄和投資是你的優先順位,因為你知道,這才是打造財富的不二法門。


假如我們多數時間都是自動駕駛模式,代表80%以上的時刻,我們不會主動選擇自己的行動,只是不斷重複以前做過的事情,那我們注定反覆過著相同的日子,盲目的過完人生,盲目的花錢,盲目的重複著讓我們淪落至今的錯誤行動,這就是陷入所謂的盲目困境。


回想一下自己目前的消費方式,你可能很喜歡買衣服,咖啡要喝星巴克,假如這些是你熱愛的事情,那就繼續吧。但假如你只是出於習慣、或是不經大腦、或只是懶的在家自己泡咖啡,那就該停止。


記得花錢不是敵人,敵人是違反了價值觀和目標的花費。你要了解咖啡所代表的意義,若咖啡代表你建立起無意識的花錢習慣,那這杯咖啡就成為你的敵人了。人生的每件事都有機會成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或許我們能擁有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


當我們權衡消費時,必須問自己,甚麼是重要的?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重點在於意識覺察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這與我過去一篇文章寫到的很相似,你的每筆消費最好都是有意識的消費,知道你花這筆錢是為了甚麼,是否有達到你的目標。


作者列出個人理財成功的七大法則:

1. 生活費低於你的收入。

2. 投資未來的自己。

3. 只買能帶來正向之力的事物。

4. 及早投資,提高頻率。

5. 防患未然。

6. 把金錢投入最有效益的地方。

7. 為什麼要付更多錢?


針對最後一點,作者解釋到,她在加拿大的一個零售龍頭總部擔任產品開發,她發現它們並不注重創新,而是抄襲。抄襲其他商品,貼上新的標籤,商店裡多數自有品牌的商品,其實都是名牌的複製品,只不過價格比較便宜。


許多例子裡,基本上就是一模一樣的產品,原料、零件、加工過程都相同,連生產的工廠也和名牌版一樣,發現很多產業都會這麼做,包含日用品、藥品和時尚產業,製造商會和多間公司合作,製造單一產品,但貼上不同的標籤,但售價不同。


那時意識到,購買品牌大多時候都只是騙局,我們付更多錢,得到的除了更好的行銷之外,就再也沒別的了。本質上來說,是廣告商成功說服我們,即便旁邊有只要一半價錢的相同產品,但我們需要的就是它們家的商品。


於是作者領悟到,只要能花更少錢得到相同的益處或價值,就絕不多付錢。買車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樣的功能與配備,只有車頭與車尾的標誌不同,但價格卻差了許多,為什麼我們要為了商標多付兩三倍的價錢呢?


許多人都認為,花越多錢就代表你越成功富有,花的錢越多,就越能向世界展現最好的樣貌。不過,如果花更多錢的意義,就只是花更多錢呢?記得,打造財富的方法可不是把錢全都花掉。


在花錢之前,請先探討自己的根本動機,問問自己,要達到快樂的巔峰,會花多少?花更多錢真的能帶來更多真正的快樂嗎?記得,我們追求的是滿足,而不是過度消費。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4402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相信華倫.巴菲特現在是投資人家喻戶曉的一位投資大師,過去數十年累積下來的20%年化報酬率,是多數人對他最深刻的印象之一,而他每年的股東信,也都是投資人觀察這位投資家對股市目前評價的重要訊息來源。 由時報出版的這本書,蒐集了歷年巴菲特所寫的股東信,並將其分門別類的整理歸納出巴菲特的投資邏
經濟學教授尤里.葛尼奇研究提供有效誘因的設計,並分享品質與數量的衝突,長短期的目標糾結,認同的社會訊號,混合訊號的問題等多重架構。他強調設計誘因時必須考量對象的認知,展示心理帳戶應用效果,以及用誘因促進行為改變的動力。推薦這本書給對誘因設計有興趣的讀者。
許多人會想要追求成功,可以是學業上或事業上的成功,也可以是人生歷程或家庭生活的成功,我也不時會分享跟成功相關的書籍,而成功通常都跟心態與努力脫不了關係。 常言道,有努力就有收穫,越努力的人就能獲得越多,在某些事情上是這樣,但在股票市場就未必,不是因為努力不重要,而是努力要在對的道路上才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與經濟條件都不大相同,對金錢的態度與看法也常落差很大,譬如有人覺得搭計程車很浪費錢,稍微多花一點時間搭捷運就好,但有人卻覺得多花些錢搭計程車節省下一些時間很值得。 我們的金錢觀也大大影響了我們的人生觀,凡事習慣省吃儉用的人,他的人生目標與很捨得花錢在旅遊與朋友吃飯應酬的
不少人一生都在追求成功,但多數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可能是找不到方法,或是過於激進,也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算成功,畢生追求的是別人眼裡所認為的成功。 我認為追求成功的重點是在於那個過程,而非僅看是否達到那個所謂成功的目標,我們的未來都會因為我們目前所做的決定而改變,而我們的選擇與決定,通
我常常在分享ETF相關的投資,對於不敢投資股票,或想投資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人,ETF算是比較容易理解,也較容易被接受的。ETF雖然是近幾年台股的熱門話題,但卻無法滿足所有投資人。 不少具有一定資歷的投資人,對於ETF的成分股未必全然滿意,總會覺得某幾檔股票根本不應該被納入來拖累績效,
相信華倫.巴菲特現在是投資人家喻戶曉的一位投資大師,過去數十年累積下來的20%年化報酬率,是多數人對他最深刻的印象之一,而他每年的股東信,也都是投資人觀察這位投資家對股市目前評價的重要訊息來源。 由時報出版的這本書,蒐集了歷年巴菲特所寫的股東信,並將其分門別類的整理歸納出巴菲特的投資邏
經濟學教授尤里.葛尼奇研究提供有效誘因的設計,並分享品質與數量的衝突,長短期的目標糾結,認同的社會訊號,混合訊號的問題等多重架構。他強調設計誘因時必須考量對象的認知,展示心理帳戶應用效果,以及用誘因促進行為改變的動力。推薦這本書給對誘因設計有興趣的讀者。
許多人會想要追求成功,可以是學業上或事業上的成功,也可以是人生歷程或家庭生活的成功,我也不時會分享跟成功相關的書籍,而成功通常都跟心態與努力脫不了關係。 常言道,有努力就有收穫,越努力的人就能獲得越多,在某些事情上是這樣,但在股票市場就未必,不是因為努力不重要,而是努力要在對的道路上才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與經濟條件都不大相同,對金錢的態度與看法也常落差很大,譬如有人覺得搭計程車很浪費錢,稍微多花一點時間搭捷運就好,但有人卻覺得多花些錢搭計程車節省下一些時間很值得。 我們的金錢觀也大大影響了我們的人生觀,凡事習慣省吃儉用的人,他的人生目標與很捨得花錢在旅遊與朋友吃飯應酬的
不少人一生都在追求成功,但多數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可能是找不到方法,或是過於激進,也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算成功,畢生追求的是別人眼裡所認為的成功。 我認為追求成功的重點是在於那個過程,而非僅看是否達到那個所謂成功的目標,我們的未來都會因為我們目前所做的決定而改變,而我們的選擇與決定,通
我常常在分享ETF相關的投資,對於不敢投資股票,或想投資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人,ETF算是比較容易理解,也較容易被接受的。ETF雖然是近幾年台股的熱門話題,但卻無法滿足所有投資人。 不少具有一定資歷的投資人,對於ETF的成分股未必全然滿意,總會覺得某幾檔股票根本不應該被納入來拖累績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財富自由的過程中,高存錢率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本文提供了幾個提高存錢率的方法,包括增加主動收入、好好用錢以及先存錢再花錢的理財建議。同時,也提醒了在未建立好緊急備用金前不要投資的重要性。
Thumbnail
錢這個東西真的可以、也應該更細緻的被看。很多人覺得錢就是錢、錢誰不愛,但很多時候真的不是這樣...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賺錢,嘗試各種不同的管道,汲汲營營,拼了命地想賺更多錢。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富自由,他們都不遺餘力。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其實人一生並不需要賺太多錢。 錢夠用就好,過於追求金錢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追逐,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錢是有價的,而時間才是無價的。我們應該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Thumbnail
只看書名以為是講金錢的書,讀了覺得更接近引導人培養「志業」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兩件事,金錢和幸福的平衡以及金錢螺旋的概念。 金錢和幸福的關係,不一定錢越多就越幸福。 當金錢超過一個門檻,再多的金錢對提升幸福感是有限的。每個人對於多少錢才足夠的標準不同,甚至不知道要多少才夠。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傳統思維告訴我們,存錢和省錢足以應對生活成本危機,但富人思維認為花錢對長遠有益。本文分享財務自由的祕訣,包括投資健康、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區別、被動收入來源等。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看到一篇文章鼓勵大家不要不敢花錢,也不要委屈自己節儉度日,若搞到最後凡事都以錢來當作可否行事的衡量工具,最終只會縮小了自己的眼界與人生經驗。當然這裡作者說的是要勇於花錢買夢想,因為夢想能夠帶你去更遠的地方。 聽起來真的很動人,錢真的會越花越多嗎?以整體經濟來說,當消費者都勇於花錢,市場熱絡對經濟自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財富自由的過程中,高存錢率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本文提供了幾個提高存錢率的方法,包括增加主動收入、好好用錢以及先存錢再花錢的理財建議。同時,也提醒了在未建立好緊急備用金前不要投資的重要性。
Thumbnail
錢這個東西真的可以、也應該更細緻的被看。很多人覺得錢就是錢、錢誰不愛,但很多時候真的不是這樣...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賺錢,嘗試各種不同的管道,汲汲營營,拼了命地想賺更多錢。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富自由,他們都不遺餘力。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其實人一生並不需要賺太多錢。 錢夠用就好,過於追求金錢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追逐,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錢是有價的,而時間才是無價的。我們應該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Thumbnail
只看書名以為是講金錢的書,讀了覺得更接近引導人培養「志業」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兩件事,金錢和幸福的平衡以及金錢螺旋的概念。 金錢和幸福的關係,不一定錢越多就越幸福。 當金錢超過一個門檻,再多的金錢對提升幸福感是有限的。每個人對於多少錢才足夠的標準不同,甚至不知道要多少才夠。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傳統思維告訴我們,存錢和省錢足以應對生活成本危機,但富人思維認為花錢對長遠有益。本文分享財務自由的祕訣,包括投資健康、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區別、被動收入來源等。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看到一篇文章鼓勵大家不要不敢花錢,也不要委屈自己節儉度日,若搞到最後凡事都以錢來當作可否行事的衡量工具,最終只會縮小了自己的眼界與人生經驗。當然這裡作者說的是要勇於花錢買夢想,因為夢想能夠帶你去更遠的地方。 聽起來真的很動人,錢真的會越花越多嗎?以整體經濟來說,當消費者都勇於花錢,市場熱絡對經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