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法則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剝奪感,而且無法長期實行,這些傳統的方法造就多數人理財失敗,而他的建議是甚麼呢?


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所出版,作者是妮可.維多利亞,他是金融素養的提倡者,專門協助二、三十歲的女性無痛理財。他學習關於個人理財的一切,從負債4萬美元到30歲前累積了凈資產50萬美元,她又稱做是「No Budget Babe」。


金融管理一直是很多人的問題,即使年收超過10萬美元的人,也有40%認為自己是月光族,我們可以看出問題不在於入帳多少,而是入帳後該如何管理。一般人背負債務,會越來越不快樂,做著自己厭惡的工作,但他們卻別無選擇,因為債務讓他們如倉鼠一般,要在賺錢的滾輪上不停地跑著好還債。


面對過度的花費,傳統的方式就是告訴你,要制定預算,不要花超過預算,但制定預算就能幫助我們控制花費嗎?人們之所以超支、無法清償債務或衝動購物,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不覺,而是出於許多預算無法解決的問題。


人們想要填補情緒的空洞,想滿足廣告商灌輸的各種需求,以及想變的更酷、更受歡迎和成功。人們購物是為了快樂和滿足,因為我們似乎在人生的其他領域都動彈不得了,也許心理出了問題,以上這些問題,預算都完全無法解決。


預算所能帶來的解決都是暫時的,而且立基於限制和羞辱,長遠來看,這只會帶來剝奪感,讓我們陷入限制和放縱的惡性循環。就像我們知道節食的效果對於減肥是短暫的,想取得真正的體重或健康改善,就必須要改變生活方式,預算也一樣。


書中認為,預算著重於限制和匱乏心態,它們對於打造財富一點幫助也沒有,匱乏心態者相信他們擁有的不夠,而預算會強化匱乏感,逼迫我們紀錄每一塊錢的流向,而焦慮和擔憂又進一步的史我們困在原地,無法專注於長遠的金融目標。


社會和學校教我們相信只要遵從特定的法則,一切都能順利運行,學校不會教我們思考,而是要我們服從、背誦和融入。然而,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並不符合這個框架,而預算就是這個概念的延伸,告訴我們無論是人生、支出、慾望、需求、目標和渴望,都能按照既定的法則來規劃。


關於預算的經驗法則,非常多作者都無法認同,譬如說你的居住支出不該超過收入的30%,你應該將收入的10%用做儲蓄,做退休的規劃。這些經驗法則訂定時,根本沒有將個人的差異因素列入考量,根本沒有個人主義的發揮空間。


假如你的居住成本占收入的50%,多出20%會導致世界末日嗎?你可以把收入的50%花在你覺得很棒的房子嗎?或許你不開車也沒小孩,很想住在常識裡租金較高的區域,因為這裡交通方便、醫療與生活的各項資源豐富,這會帶給你動力與快樂,但傳統的經驗法則則說不行。


預算教導我們跟從一套規則,卻沒告訴我們如何臨機應變,當然就連批判性思考也沒教。所以,當你意識到預算或限制你對人生的控制,就可以開始突破,將焦點重新放回自己的目標。


預算控制不會讓你變富有,你需要的是調整金錢心態。金錢心態是你內心懷抱所有與金錢相關的信念和規則,例如賺錢、儲蓄、消費和貸款等,無論你是否意識到這件事,你會依照這些規則和劇本在過日子,這些規則是你內在的潛意識。


我們對金錢的心態和決策法則會影響人生中的財務成就,因此,想要擅長理財的第一步,就是精通金錢心態,唯有如此,才能得到長遠的成功。而金錢的心態就是預算無法處理的面向,不幸的是,多數財務困難的人都源自於忽略這個步驟。


首先,我們應該要先校正信念,塑造正向金錢心態。與其相信錢不會從樹上長出來、我必須努力工作才能賺錢、信用卡債是人生很正常的一部分、有錢人只是幸運而已,認為對我和身邊的人來說,這就是常態,痛苦和困境竟帶給我一絲詭異的安慰感。


我們可以調整我們的信念,譬如錢是充沛的,價如我現在沒有,以後也會得到、有錢人已經找到賺錢之道、有錢人學會有效的財富管理方式、投資能帶來財富、債務有好壞之分,我會避免壞的債務,每個人都需要經濟穩定。


以上所反映出的金錢心態,金錢不再是人生中最主要的壓力源,因為你會突破常態,積極主動的賺錢、儲蓄和投資,假如你現在沒有錢,只是因為還不得其法,不代表永遠辦不到。儲蓄和投資是你的優先順位,因為你知道,這才是打造財富的不二法門。


假如我們多數時間都是自動駕駛模式,代表80%以上的時刻,我們不會主動選擇自己的行動,只是不斷重複以前做過的事情,那我們注定反覆過著相同的日子,盲目的過完人生,盲目的花錢,盲目的重複著讓我們淪落至今的錯誤行動,這就是陷入所謂的盲目困境。


回想一下自己目前的消費方式,你可能很喜歡買衣服,咖啡要喝星巴克,假如這些是你熱愛的事情,那就繼續吧。但假如你只是出於習慣、或是不經大腦、或只是懶的在家自己泡咖啡,那就該停止。


記得花錢不是敵人,敵人是違反了價值觀和目標的花費。你要了解咖啡所代表的意義,若咖啡代表你建立起無意識的花錢習慣,那這杯咖啡就成為你的敵人了。人生的每件事都有機會成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或許我們能擁有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


當我們權衡消費時,必須問自己,甚麼是重要的?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重點在於意識覺察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這與我過去一篇文章寫到的很相似,你的每筆消費最好都是有意識的消費,知道你花這筆錢是為了甚麼,是否有達到你的目標。


作者列出個人理財成功的七大法則:

1. 生活費低於你的收入。

2. 投資未來的自己。

3. 只買能帶來正向之力的事物。

4. 及早投資,提高頻率。

5. 防患未然。

6. 把金錢投入最有效益的地方。

7. 為什麼要付更多錢?


針對最後一點,作者解釋到,她在加拿大的一個零售龍頭總部擔任產品開發,她發現它們並不注重創新,而是抄襲。抄襲其他商品,貼上新的標籤,商店裡多數自有品牌的商品,其實都是名牌的複製品,只不過價格比較便宜。


許多例子裡,基本上就是一模一樣的產品,原料、零件、加工過程都相同,連生產的工廠也和名牌版一樣,發現很多產業都會這麼做,包含日用品、藥品和時尚產業,製造商會和多間公司合作,製造單一產品,但貼上不同的標籤,但售價不同。


那時意識到,購買品牌大多時候都只是騙局,我們付更多錢,得到的除了更好的行銷之外,就再也沒別的了。本質上來說,是廣告商成功說服我們,即便旁邊有只要一半價錢的相同產品,但我們需要的就是它們家的商品。


於是作者領悟到,只要能花更少錢得到相同的益處或價值,就絕不多付錢。買車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樣的功能與配備,只有車頭與車尾的標誌不同,但價格卻差了許多,為什麼我們要為了商標多付兩三倍的價錢呢?


許多人都認為,花越多錢就代表你越成功富有,花的錢越多,就越能向世界展現最好的樣貌。不過,如果花更多錢的意義,就只是花更多錢呢?記得,打造財富的方法可不是把錢全都花掉。


在花錢之前,請先探討自己的根本動機,問問自己,要達到快樂的巔峰,會花多少?花更多錢真的能帶來更多真正的快樂嗎?記得,我們追求的是滿足,而不是過度消費。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440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97會員
425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4/24
前年無意間翻到一本書叫《精準投資》,光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教你如何買低賣高,精準進出場的一本書。但翻了敘論與目錄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有系統、有邏輯、有執行方法的一本財務規劃書籍。內容相當有價值,不知不覺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這兩位作者,洪哲茗與邱茂恒,分別都是財務顧問,這次由幸福文化出版社
Thumbnail
2025/04/24
前年無意間翻到一本書叫《精準投資》,光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教你如何買低賣高,精準進出場的一本書。但翻了敘論與目錄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有系統、有邏輯、有執行方法的一本財務規劃書籍。內容相當有價值,不知不覺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這兩位作者,洪哲茗與邱茂恒,分別都是財務顧問,這次由幸福文化出版社
Thumbnail
2025/04/17
許多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截止日快到了才開始處理,甚至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加上截止日的壓力,常讓事情變得潦草處理,不僅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品質不佳,草草了事。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哈佛日曆快十天》,作者是韓國的河知銀,他是生活顧問專業教育企業的執行
Thumbnail
2025/04/17
許多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截止日快到了才開始處理,甚至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加上截止日的壓力,常讓事情變得潦草處理,不僅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品質不佳,草草了事。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哈佛日曆快十天》,作者是韓國的河知銀,他是生活顧問專業教育企業的執行
Thumbnail
2025/04/10
周末即將結束,星期一對你而言是藍色憂鬱的星期一,還是另一個充滿活力的星期一呢?有的想到要上班就感到哀怨,有的人卻迫不及待進公司一展長才。工作對你的意義是甚麼?你又有多重視職場發展的潛力與機會呢? 職場發展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不論是想要升職加薪,或僅只是想在職場好好生存,又或是
Thumbnail
2025/04/10
周末即將結束,星期一對你而言是藍色憂鬱的星期一,還是另一個充滿活力的星期一呢?有的想到要上班就感到哀怨,有的人卻迫不及待進公司一展長才。工作對你的意義是甚麼?你又有多重視職場發展的潛力與機會呢? 職場發展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不論是想要升職加薪,或僅只是想在職場好好生存,又或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財富是一飛衝天,還是穩步成長比較好? 財富管理是看似有點難的名詞,但透過「有錢人換你做:管好4筆錢,財富滾雪球」你可以發 現其實財富管理並不難,在本書中作者提出4筆錢的觀念,讓你能夠掌握理財的基礎原則。 透過這些觀念我相信,你也能讓財富穩步的滾學球累積財富,我彙整了我閱讀後的思維框架給大家參
Thumbnail
財富是一飛衝天,還是穩步成長比較好? 財富管理是看似有點難的名詞,但透過「有錢人換你做:管好4筆錢,財富滾雪球」你可以發 現其實財富管理並不難,在本書中作者提出4筆錢的觀念,讓你能夠掌握理財的基礎原則。 透過這些觀念我相信,你也能讓財富穩步的滾學球累積財富,我彙整了我閱讀後的思維框架給大家參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本關於新時代理財觀的書籍,內容包括如何掌握正確的金錢法則,實現財富自由,如何建立新時代理財觀,以及書籍的優點和實用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本關於新時代理財觀的書籍,內容包括如何掌握正確的金錢法則,實現財富自由,如何建立新時代理財觀,以及書籍的優點和實用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理財的兩個重要要素:如何最大化運用資源(借力使力)和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延遲消費(心無雜念)。文章中提到了使用人脈、銀行和公司資源的方法,以及延遲消費的技巧,並給出了四個普通人致富的Take home message。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理財的兩個重要要素:如何最大化運用資源(借力使力)和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延遲消費(心無雜念)。文章中提到了使用人脈、銀行和公司資源的方法,以及延遲消費的技巧,並給出了四個普通人致富的Take home messag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