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下旬,CONCERT(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的教育訓練邀請了新加坡管理大學圖書館數位創新館員Ms. Samantha Seah以「為圖書館員解構AI素養 Deconstructing AI Literacy for Librarians」為題發表演講(CONCERT教育訓練網站在此,有錄影回放),她在演講中提了S.U.R.E.策略做為教育學生資訊素養、AI素養的一環。今天上網搜尋,發現這是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National Library Board, NLB)在2013年所提出,而後又升級為S.U.R.E. 2.0,針對學校、工作、生活等不同需求的受眾提供了不同的資源。
Be S.U.R.E. Before You Share (確定之後再分享)
S.U.R.E. 包含四個步驟:
資訊來源(Source)
檢視資訊原始來源是否值得信賴?確定資訊來源是可信的(credible)且可信賴的(reliable)。
瞭解(Understand)
熟悉你正在閱讀的資訊,進一步檢索以求釐清。尋求事實而非看法。
研究(Research)
進一步鑽研,除了最初的資訊(或是你正在閱讀的這份資訊)外找尋更多的線索。在你下自己的結論之前多方仔細探究,查核與比較來自多個來源的資訊。
評估(Evaluate)
取得平衡,做成公平的判斷。從多角度檢視,畢竟故事至少總有兩面。
說來,在各類社群媒體充斥的今天,太容易轉發PO文了!在轉發之前先確定一下吧。又或者,沒有把握就不要轉發。
Samantha在她的演講裡進一步把S.U.R.E和生成式AI產生的資訊相連結:
- 資訊來源(Source):(1) 如果產生的內容有參考文獻,請針對參考文獻進行查檢。參考文獻是否與你給的提示詞(Prompt)相關?(2) 如果沒有參考文獻,請找出與你查找的主題相關的可信來源。
- 瞭解(Understand):產生的內容是事實或是看法?內容是否含糊不清?是否帶有偏見?
- 研究(Research):(1) 取決於你所查找的主題,要熟悉你可以透過甚麼管道進一步查找以確認生成式AI產生的內容。(2) 如果你在研究中想參考主題領域的新發現,請用圖書館所提供的權威資料庫。
- 評估(Evaluate):在你將生成式AI產生的內容與他人分享或使用在你的工作中之前,請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