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戰略為國安重中之重:《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能源議題在近年來成為國際間熱議的焦點,無論是「廢核」與「擁核」的爭論,還是再生能源的發展戰略,都持續佔據全球關注的中心。隨著 ESG(環境、社會、治理)、FFV(靈活燃料車)、E10(乙醇汽油)等概念的普及,能源話題變得愈發多樣化和複雜化。但我們是否把能源議題看得過於繁瑣了?至少對我來說,曾經如此。但最近讀到的一本書,《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徹底改變了我對能源的認知。它從國家戰略的高度,簡明而深入地解析了能源問題的核心重要性。

3E框架:能源戰略的基石

這本書以「3E框架」來探討國家能源戰略的佈局,包括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環境保護(Environment)和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這三個要素不僅是能源政策的基本原則,更是國家發展的關鍵。

  • 能源安全涵蓋了主權獨立、國家安全、穩定的能源供應。確保能源供應穩定,是保障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
  • 環境保護則聚焦於全球暖化和減碳議題,各國政府紛紛承諾碳中和目標,並推動綠色能源政策。
  • 經濟效率考量能源成本對民生及產業競爭力的影響,特別是在全球化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如何維持國內產業的能源成本優勢至關重要。

每個國家根據其獨特的地理、經濟、及政策需求,會有不同的3E比重。如何在這三者之間取得平衡,是一項複雜而又重要的課題。例如,追求能源安全不能導致成本過高,同樣地,環境保護的推進也需考量到經濟負擔。因此,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必須經過精心設計,以確保整體的國家利益不受損害。

raw-image

咽喉點:能源安全的命脈

在能源運輸方面,「咽喉點」(Choke Points)是不可忽視的核心議題。海上交通線(Sea Line of Communication, SLOC)的暢通對於確保能源供應具有決定性作用。例如,麻六甲海峽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要道之一,一旦遭遇封鎖或衝突,將嚴重影響能源進口國的經濟安全。此類關鍵的咽喉點,需要提前布局和保障,防範潛在風險。

書裡詳細介紹了各國的能源概論,我主要想介紹大國要角的能源介紹及戰略佈局。


美國:

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石油和天然氣的產量以及消費量皆名列前茅。頁岩革命更是美國能源自給率不斷提高的關鍵因素。頁岩油[1]和頁岩氣的開發,讓美國從天然氣進口國轉變為淨出口國,甚至開始出口石油。這種自給自足的能源政策,使美國逐步擺脫對中東的依賴,並大幅減少其在全球咽喉點的暴露風險。美國的能源戰略展示了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與政策調整,確保能源安全並提升全球競爭力。

中國:

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同時也在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的發展和新能源設備的製造。儘管如此,中國的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且其能源安全高度依賴進口,尤其是天然氣和石油。為了運輸非洲及南美洲的石油至中國,須通過多個全球咽喉點,包括曼德海峽、好望角和巴拿馬運河。這意味著中國的能源供應線比其他大國更脆弱,能源安全問題尤為突出。

台灣:

雖然書中對台灣的討論不多,但有幾個關鍵數據值得關注。台灣的能源自給率僅約2%,主要依賴進口石油、煤炭與天然氣,對中東石油的依存度高達72%。這樣的能源結構使台灣在面對全球能源市場波動時,顯得格外脆弱。

那麼,台灣應如何提高能源自給率?咽喉點的風險如何應對?台灣的3E戰略又該如何布局?這些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議題。

 

總結來說,能源戰略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更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各國必須謹慎規劃其能源政策,以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並降低風險。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美國如何通過頁岩革命擺脫對中東的依賴,中國如何在進口能源中迎接挑戰,而台灣又該如何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自身安全,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考方向。

當全球能源市場日益複雜且競爭激烈,我們需要深入了解能源戰略的各個層面,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從3E框架的平衡到如何應對能源咽喉點,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決定未來國家安全的格局。

最終,能源議題並不僅僅是技術性問題,而是一場攸關國家命運的長期博弈。台灣應該積極思考如何在這場全球能源競爭中找到自身的位置,確保未來的國家發展安全無虞。


[1] 備註:頁岩 (Shale)是由泥土形成的岩石中,特別容易剝落成薄片狀的一種岩石。太古時期的海洋或大河河口,水裡會有浮游生物或藻類等有機物質,它們死後會沉降、堆積,再經細菌分解後變質,化為腐植質(油母質)。這些含油母質的堆積物被埋進地底深處後,就會受到地熱和壓力的影響而發生化學變化,形成石油成分和天然氣成分。出現在頁岩岩層當中的石油和天然氣成分,除了會移動到外部,有時也會殘留在頁岩層的岩石隙縫中,在地下較淺層的頁岩層當中,會有一些混雜著石油的資源,甚至再往深層去,還會有一些已經開始進行熱裂解的天然氣,這些就是所謂的頁岩油和頁岩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el的心靈漫遊
17會員
18內容數
我是Angel,一位熱愛書籍與公共事務的探索者。擁有政治學與傳播學背景,專注於國際關係、東亞安全與兩岸議題。我創建這個部落格,分享對時事的觀察、讀書心得以及生活點滴,希望在這裡與同樣熱愛成長的您相遇,一同交流思維,拓展視野。
Angel的心靈漫遊的其他內容
2025/02/03
《三體》影集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劇情精彩,角色塑造成功,引發了觀眾對於人類文明、人性以及國際關係的深度思考。本文深入分析劇情、和「黑暗森林法則」等核心元素,並點評影集優缺點。
Thumbnail
2025/02/03
《三體》影集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劇情精彩,角色塑造成功,引發了觀眾對於人類文明、人性以及國際關係的深度思考。本文深入分析劇情、和「黑暗森林法則」等核心元素,並點評影集優缺點。
Thumbnail
2024/11/18
本文探討省籍問題如何影響臺灣的身份認同,特別是外省族群與本省族群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藉由楊孟軒的《逃離中國》一書,分析歷史創傷如何塑造今日臺灣的社會脈絡,以及多元文化在族群融合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出臺灣需要超越藍綠政治,建立包容性民族認同,促進不同族群之間的理解與和解。
Thumbnail
2024/11/18
本文探討省籍問題如何影響臺灣的身份認同,特別是外省族群與本省族群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藉由楊孟軒的《逃離中國》一書,分析歷史創傷如何塑造今日臺灣的社會脈絡,以及多元文化在族群融合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出臺灣需要超越藍綠政治,建立包容性民族認同,促進不同族群之間的理解與和解。
Thumbnail
2020/05/16
近期Netflix推出的懸疑台劇《誰是被害者》(The Victims’ Game),描述一起震驚全台的連續殺人案,每場案件都慘不忍睹,警方追查後看似有線索有頭緒,但下一場命案卻完全推翻之前的邏輯,貌似是一場計畫好的「遺願」連續命案,到底是死者是自殺還是他殺?這些人目的到底是
Thumbnail
2020/05/16
近期Netflix推出的懸疑台劇《誰是被害者》(The Victims’ Game),描述一起震驚全台的連續殺人案,每場案件都慘不忍睹,警方追查後看似有線索有頭緒,但下一場命案卻完全推翻之前的邏輯,貌似是一場計畫好的「遺願」連續命案,到底是死者是自殺還是他殺?這些人目的到底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能源市場持續波動的時代,天然氣與液化天然氣(LNG)正逐漸成為全球能源版圖上的重要角色。伴隨科技產業需求的攀升、輸出量的增加以及基礎設施的擴展,天然氣和 LNG 正展現出巨大的成長潛力。然而,這波浪潮背後的挑戰與機遇也同樣值得關注。 天然氣的崛起:從基礎能源到科技支柱 天然氣不僅是傳統能源轉型
Thumbnail
在能源市場持續波動的時代,天然氣與液化天然氣(LNG)正逐漸成為全球能源版圖上的重要角色。伴隨科技產業需求的攀升、輸出量的增加以及基礎設施的擴展,天然氣和 LNG 正展現出巨大的成長潛力。然而,這波浪潮背後的挑戰與機遇也同樣值得關注。 天然氣的崛起:從基礎能源到科技支柱 天然氣不僅是傳統能源轉型
Thumbnail
能源議題在近年來成為國際間熱議的焦點,無論是「廢核」與「擁核」的爭論,還是再生能源的發展戰略,都持續佔據全球關注的中心。隨著 ESG(環境、社會、治理)、FFV(靈活燃料車)、E10(乙醇汽油)等概念的普及,能源話題變得愈發多樣化和複雜化。但我們是否把能源議題看得過於繁瑣了?至少對我來說,曾經如此。
Thumbnail
能源議題在近年來成為國際間熱議的焦點,無論是「廢核」與「擁核」的爭論,還是再生能源的發展戰略,都持續佔據全球關注的中心。隨著 ESG(環境、社會、治理)、FFV(靈活燃料車)、E10(乙醇汽油)等概念的普及,能源話題變得愈發多樣化和複雜化。但我們是否把能源議題看得過於繁瑣了?至少對我來說,曾經如此。
Thumbnail
《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以能源安全、因應地球暖化和經濟效率三個戰略面向深入探討全球能源格局,並提出相關國家案例。這篇文章介紹了能源戰略的重要性,以及各國對於能源的政策與因應之道!
Thumbnail
《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以能源安全、因應地球暖化和經濟效率三個戰略面向深入探討全球能源格局,並提出相關國家案例。這篇文章介紹了能源戰略的重要性,以及各國對於能源的政策與因應之道!
Thumbnail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能源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來說就好像大樓的地基開始損壞,樓上層有再好的石材或裝潢,其價值都將搖搖欲墜,筆者計畫整理幾篇文章,把全球能源供需作個簡單的梳理。
Thumbnail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能源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來說就好像大樓的地基開始損壞,樓上層有再好的石材或裝潢,其價值都將搖搖欲墜,筆者計畫整理幾篇文章,把全球能源供需作個簡單的梳理。
Thumbnail
前陣子我們看完了能源是多麼重要的產業,而且油價幾乎是08年金融海嘯後的高點,戰爭後各國在石油的策略,也是大不相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們上周的產業分析「新局勢下催生的「新FAANG」! 燃料篇」。 最近世界綠能產業遇到的問題 各國近期對於能源的策略與態度 台灣綠能產業的契機 綠能相關產業個股 結論
Thumbnail
前陣子我們看完了能源是多麼重要的產業,而且油價幾乎是08年金融海嘯後的高點,戰爭後各國在石油的策略,也是大不相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們上周的產業分析「新局勢下催生的「新FAANG」! 燃料篇」。 最近世界綠能產業遇到的問題 各國近期對於能源的策略與態度 台灣綠能產業的契機 綠能相關產業個股 結論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來個再生能源討論。 第一張圖是全球能源未來發展的趨勢。 第二張圖為台灣再生能源政府政策 而因應再生能源的發生,會產生的需求,就是微電網,微電網的功用,可以理解為下列二種: 2、 微電網可以削峰填谷,在離峰時儲備電力,在尖峰時使用儲備電力,降低主電網的負擔。 #可轉債 #CBAS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來個再生能源討論。 第一張圖是全球能源未來發展的趨勢。 第二張圖為台灣再生能源政府政策 而因應再生能源的發生,會產生的需求,就是微電網,微電網的功用,可以理解為下列二種: 2、 微電網可以削峰填谷,在離峰時儲備電力,在尖峰時使用儲備電力,降低主電網的負擔。 #可轉債 #CBAS
Thumbnail
在福島核事故使全球核電前景受影響的十年後,核能可能重獲辯論或關注:氣候目標與能源危機造急迫性、中國和俄羅斯在全球日益增長的領導地位的國家安全擔憂等對核燃料技術進步的訴求。
Thumbnail
在福島核事故使全球核電前景受影響的十年後,核能可能重獲辯論或關注:氣候目標與能源危機造急迫性、中國和俄羅斯在全球日益增長的領導地位的國家安全擔憂等對核燃料技術進步的訴求。
Thumbnail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Thumbnail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Thumbnail
能源安全問題,是管理問題。沒有哪個能源是最好的、最乾淨、最安全、最永續的,但我們可以因應此地的自然環境去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比例,以及「最適合」的發電比例,讓每一度的發電都值得。
Thumbnail
能源安全問題,是管理問題。沒有哪個能源是最好的、最乾淨、最安全、最永續的,但我們可以因應此地的自然環境去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比例,以及「最適合」的發電比例,讓每一度的發電都值得。
Thumbnail
世界將重新定義核能為綠能。
Thumbnail
世界將重新定義核能為綠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