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如何透過「寫作日曆」提高研究效率:讓速度成為你的研究優勢】

【碩博士生如何透過「寫作日曆」提高研究效率:讓速度成為你的研究優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出口治明在他的著作《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強調:


1. 速度是最重要的經營資源

2. 提高決策速度能提升生產力

3. 影響力 = 工作量 (輸出) X 速度 (時間)


這幾句話不僅適用於企業經營,對碩博士生的研究過程也具有高度的啟發。作為研究生,如何有效管理時間與輸出成果,是關鍵所在。而速度,正是其中的重要變因。


▋加速研究輸出:影響力來自於速度


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快速提交報告、論文或計畫書的情況。出口治明的觀點,強調「速度」的重要性,這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尤其實用。想像一下,若你能在短時間內提交一份70分的初步成果,並持續快速迭代,可能比拖延數週才交出90分的精緻版本來得更具影響力。這樣的速度感能讓你的指導教授或合作者感覺到你的積極性與高效率,進一步強化你的學術形象。


▋用「寫作日曆」管理研究進度


從2024年6月起,我開始使用「寫作日曆 Writing Calendar」來管理自己的研究產出,這個方法在提升效率上有顯著效果。研究本質上是一種輸出,而透過寫作不僅可以整理思緒,也能讓你更清晰地呈現自己的研究進展。


我將研究分為14個主要方向,每天在這些方向上撰寫300-500字的筆記、反思或文獻摘要。這樣的做法,讓我每天都能在各個研究領域穩步推進,不會因為一時的瓶頸而陷入停滯。


▋避免研究「虎頭蛇尾」:每天穩定進展


碩博士生在研究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前期的高壓與興奮,一開始進展飛快,後期卻容易力不從心。然而,透過「寫作日曆」,可以將研究目標細分,每天保持小步快跑的節奏,避免一次耗盡所有精力。這樣的穩定輸出,讓你在長期的學術生涯中不斷前進,最終能夠達到具體的研究成果。


▋紀律是研究成功的關鍵


對碩博士生來說,長期的研究過程充滿挑戰,而成功的關鍵在於保持紀律。不論當前進度如何,每天持續輸出研究成果,保持穩定的研究步調,才是提升學術影響力的有效方式。透過「寫作日曆」這樣的管理工具,你可以更有效地分配時間,讓自己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學術環境中,碩博士生要學會將「速度」視為提升影響力的武器,而「寫作日曆」就是幫助你掌控時間、提升產出的一大利器。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59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