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為什麼要招募實習生?探索實習的真實價值與互補關係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一般認知中,實習常被視為與社會及未來職業接軌的橋樑。然而,近年來快速變遷的職場環境,特別對90後世代而言,從實習轉為正職的機會大幅減少。即便成為正職,留在同一公司的時間也不如過去的五年、十年,如今能留任一、兩年已屬不易。

這一現象反映了某些公司採取的策略——假性實習(或廉價勞工)。即使公司投入教育與培育,提供優渥的福利,實習生的流動性仍高,使得公司逐漸減少對實習生的投資(減少還算是好的,有些甚至完全停止培育)。結果實習生的工作逐漸淪為低薪甚至無薪勞動,從中獲益甚少。


業主應如何看待這種現象?是否應不招實習生,改招工讀生?

可以,如果你只需要勞動力。

對我而言,對於實習生招募的態度更多是尋求互補

什麼是互補?我們得先探討:公司為何需要實習生?

可能的原因包括:

  1. 需要協助日常工作
  2. 人才培育
  3. 提升品牌形象


許多公司大規模招募實習生,聲稱提供教學和發展機會,然而只要稍加思考,就會發現培養新人實際上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特別是人力有限的公司,真的有能力培育超過員工數量,甚至十幾、二十位新人嗎?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因此,許多實習工作事實上變成了打工,這種情況在設計、寫作、策劃類工作中特別普遍。


如何避免進入這樣的實習陷阱?

  1. 公司規模不大,但一次招募大量實習生(超過正職員工數時要警惕)
  2. 薪資不符合法定標準
  3. 實習生的工作與正職無異(這需要觀察並蒐集資訊)
  4. 善用前輩及網路資源


何謂互補—我認為的實習招募

實習的本質應是教育,它介於打工(較無技能)與正職(專業技能)之間。從業主角度看,實習生的工作應該與其專長相符,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補足他們的不足,而非只尋找完全符合工作要求的候選人。

假設我們需要一位設計實習生來協助製作廣告素材,但職缺不會標註為設計實習生,因為我們不是為了教他設計,而是請他發揮設計的能力。因此應該教授的是行銷策劃、廣告投放等額外能力。因此這名實習生是否有豐富的行銷經驗反而不那麼重要(畢竟如果實習生已經非常有經驗,我們還能教他什麼?)。而這位擁有設計專長的學生,正好可以在這裡學習行銷相關技能,這就是互補的典範。


互補的概念是,我教你不會的,你做我不擅長的。如果我們真的需要專業設計師,那應該招聘正職,而非讓實習生代勞。

當然在某些領域,強化專業能力的實習仍然有其價值。例如,設計專業的學生申請設計實習,並且公司也能進一步提升他的設計技能。無論是強化專業能力還是互補,都是合理的策略,只是在招募及面試時,雙方應充分溝通,避免浪費彼此的時間與精力。


總結

公司為什麼招募實習生?

無論是出於互補還是成長考量,培育都是核心。這並非僅僅為了培養未來的正式員工,而是通過這種互動來幫助實習生與公司更加認識自己。這種過程中,雙方形成了弱連結,優秀的實習生經過學習與吸收,能提升視野與能力,並帶動公司形象。即使將來不在同一公司,這些實習生也可能成為長遠的合作夥伴,建立起工作外的聯盟,達成雙贏局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祤呈 ian
12會員
27內容數
擅長活動企劃、行銷策畫、專案管理。曾擔任三創基金會 專案顧問、好奇心創意 營運長、C.C.Work 兆基商務中心 商業開發、橘子集團子公司群募貝果、貝殼放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現今勞動市場上,人才與企業的關係已經從單向選擇轉變為雙向選擇。加薪不只是單純提高薪水,而是一種策略性投資,必須精準篩選對象,確保達到留才成效。
Thumbnail
在現今勞動市場上,人才與企業的關係已經從單向選擇轉變為雙向選擇。加薪不只是單純提高薪水,而是一種策略性投資,必須精準篩選對象,確保達到留才成效。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當前市場中人才流動與缺工問題,並針對管理者在培養新人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提出建議。透過分析現今新鮮人的工作穩定性以及市場趨勢,提供如何改進人才培養機制的實用方法,以幫助管理者縮短新人的培養時間,並提升團隊的溝通與協作效果。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當前市場中人才流動與缺工問題,並針對管理者在培養新人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提出建議。透過分析現今新鮮人的工作穩定性以及市場趨勢,提供如何改進人才培養機制的實用方法,以幫助管理者縮短新人的培養時間,並提升團隊的溝通與協作效果。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招募新人時遇到的挑戰,並討論如何透過對話引導新員工尋找其真正的工作動機。文章強調人資專業人員在招聘過程中,瞭解求職者內心需求的重要性,並突顯善用溝通技巧的力量。透過這個故事,讀者能夠認識到正確的職業引導對於新進人員的重要性,並能獲得啟發,幫助他們更好的選擇未來的職業道路。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招募新人時遇到的挑戰,並討論如何透過對話引導新員工尋找其真正的工作動機。文章強調人資專業人員在招聘過程中,瞭解求職者內心需求的重要性,並突顯善用溝通技巧的力量。透過這個故事,讀者能夠認識到正確的職業引導對於新進人員的重要性,並能獲得啟發,幫助他們更好的選擇未來的職業道路。
Thumbnail
在快速變遷的職場環境中,實習生的角色被重新探討。隨著工作流動性的增加,許多公司利用實習生作為廉價勞工。這篇文章分析了正確招募實習生的策略,強調實習應為教育與互補的過程,並提出公司如何避免實習的陷阱,促進實習生的成長與企業形象的提升。
Thumbnail
在快速變遷的職場環境中,實習生的角色被重新探討。隨著工作流動性的增加,許多公司利用實習生作為廉價勞工。這篇文章分析了正確招募實習生的策略,強調實習應為教育與互補的過程,並提出公司如何避免實習的陷阱,促進實習生的成長與企業形象的提升。
Thumbnail
以前台灣公司要找員工很容易,只要薪資條件不要太差,履歷就如雪花般飛來。 應徵人一多,挑人眼光及技巧不用太好,總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即便看走眼,挑到不適合的,再重新找人,反覆幾次,終究能招募到理想的員工。 然而,隨著台灣少子化加上高學歷,個人意識高,加上年輕人想追求自我發展需求,老闆如果還抱著被動等
Thumbnail
以前台灣公司要找員工很容易,只要薪資條件不要太差,履歷就如雪花般飛來。 應徵人一多,挑人眼光及技巧不用太好,總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即便看走眼,挑到不適合的,再重新找人,反覆幾次,終究能招募到理想的員工。 然而,隨著台灣少子化加上高學歷,個人意識高,加上年輕人想追求自我發展需求,老闆如果還抱著被動等
Thumbnail
這次在探討關於『虛假型職缺』和『炫耀型職缺』在求職市場中的普遍問題。虛假型職缺是企業不真實的招聘信息,通常用於數據收集或市場操控;而炫耀型職缺則是企業透過誇大的薪資和福利來提升形象。 兩種職缺不僅迷惑求職者,也容易損害企業的信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誠實招聘成為企業長期成功的基石。
Thumbnail
這次在探討關於『虛假型職缺』和『炫耀型職缺』在求職市場中的普遍問題。虛假型職缺是企業不真實的招聘信息,通常用於數據收集或市場操控;而炫耀型職缺則是企業透過誇大的薪資和福利來提升形象。 兩種職缺不僅迷惑求職者,也容易損害企業的信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誠實招聘成為企業長期成功的基石。
Thumbnail
職場上的求職者,大多數都在中小企業的規模裡滾動,做著說不出名堂的職務內容。每次跟朋友聊到工作,當聊完後,人家還是不知道你到底做的是甚麼,甚至自己要換工作時,履歷也寫不出甚麼令人驚豔的成績,只能把例行程序的公式寫法一一奉上,結果就跟大多數人一樣,沒有不對,但也不突出。 拿著這樣的內容去談新職務的薪資,
Thumbnail
職場上的求職者,大多數都在中小企業的規模裡滾動,做著說不出名堂的職務內容。每次跟朋友聊到工作,當聊完後,人家還是不知道你到底做的是甚麼,甚至自己要換工作時,履歷也寫不出甚麼令人驚豔的成績,只能把例行程序的公式寫法一一奉上,結果就跟大多數人一樣,沒有不對,但也不突出。 拿著這樣的內容去談新職務的薪資,
Thumbnail
我自己在職場打拼已經有10年的經驗了,大學主修觀光系,畢業後從公關顧問業轉職到網路科技業做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這篇文章我想分享3個寶貴的求職秘技,希望能幫助你們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訂閱我的專題可免費獲得1次履歷健檢,馬上訂閱觀看吧
Thumbnail
我自己在職場打拼已經有10年的經驗了,大學主修觀光系,畢業後從公關顧問業轉職到網路科技業做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這篇文章我想分享3個寶貴的求職秘技,希望能幫助你們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訂閱我的專題可免費獲得1次履歷健檢,馬上訂閱觀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