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覺得紀錄片是我難以熟悉的領域,近年除了被《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自我頗析的過程所感動,看過許多作品,都因為作者的風格、拍攝的手法及議題的多元性等因素,常常進入戲院出來後,帶了更多的問號出來,總的來說,我更重視的是紀錄重要社會議題的內容,對於片子本身的藝術表現比較難以解讀,譬如《戰場日記》、《愛別離苦》等,甚至《蘇維埃巴士站》這種小品,我也對他背後所想要傳達的時代意義跟藝術價值所打動。
去年金馬紀錄片獎項的神仙打架,《撼山河撼向世界》、《詩》就是我的守備範圍,《診所》跟《何處》就是我只想要算李康生的時速多少的片。
但《種土》算是我記憶中,議題重要性跟藝術性都讓我相當享受的紀錄片。顏蘭權導演再次從關懷這片土地的角度出發,長期紀錄想把「土」種回來的阿仁的掙扎,以及小規模種土成功安和哥的故事。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土地記憶是很紮實的,台灣人對於土地做的事,不論是好是壞,都會結痂在一層一層的泥壤中,藉由兩位主人公的視角,充分的敘述對農業、汙染、都市計畫、甚至昇華到人生哲學的議題,都非常平實且一目了然,希冀為其留下紀錄,讓觀眾或後人持續關注。
至於藝術性,我想我還是無法很正確的表達,但從《無米樂》到《種土》這20年間,我相信導演除了對這片土地不變的關懷,在銀幕上表現手法,是讓我非常享受觀賞此片的過程,不論是場景轉換的剪接、對白帶入的時機、敘說故事的前後順序,都沒有我過去看許多紀錄片常常感覺到的停滯及節奏失準的不適感。加上陳明章的配樂,楊大正的歌曲,這一部電影絕對不只是今年,而是台灣影史上都能稱上重要的作品。
聽到首映會上,導演因病無法出席的事情,實在感到很難過,做不賺錢的志業,真正關心台灣的人,就像故事裡的阿仁、安和哥,是無法享受電影光譜另一端的人所擁有的榮華富貴跟光鮮亮麗的生活。但是他們為台灣留下了重要的記憶,這種作品才是能流傳百年的電影,而導演才是應該被記住百年的人物,希望她能好轉,平安過生活。
回到現實面,即使是如此重要的作品,今年金馬獎還有《由島至島》跟《青春(苦)》兩大強作共同入圍,雖然很想看到《種土》拿下大獎,但這時候能求的可能就只是一些運氣而已,誠摯地祈禱導演的身體健康,跟拿大獎的保佑,謝謝導演帶給我們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