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土

含有「種土」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精華重點: 1.紀錄片特點: 由顏蘭權導演執導,拍攝1,800小時影像,最終剪輯成142分鐘 溫和但有力地描繪農民日常生活 呈現農業與文化、經濟、氣候變遷的密切關係 2.台灣農業面臨的主要困境: 農地零碎化,平均農地面積小於1公頃 農業人口高齡化,平均農民年齡超過65歲
Thumbnail
➍《種土》 「台灣農業的狀況就像是進了加護病房,然後裝上了葉克膜。」 . 「土」出了問題,農民賺不了錢。但是養一個土,要十幾年的時間,投入有機農業,則需要花上一輩子。生活已經夠痛苦了,誰又願意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 阿仁就是這樣的憨人,離開了待了10年的竹科,帶著一家四口來到堆肥場,
Thumbnail
4/5種土
「做惡夢都在撿塑膠繩,好像太太身上的棉被也是塑膠做的」蠻駭人的...
「將訊息傳給好友,讓他們務必來看這部片」 從「種土」的故事中 我想要分享的另外一個點是:「向外溝通」 首先真的要感恩導演顏蘭權對於議題的敏感度 毅然決然的蹲點拍攝本片的兩位主角 八年的時間是如此大的毅力與決心 如此的付出才有辦法讓這個「基礎建設級別」的議題透過電影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Thumbnail
昨天上花蓮看「種土」紀錄片,因為最近開始自己種田,也很興奮的想更多理解有關生物、土壤、種植的總總,便帶著或許能「獲得」什麼的心態,來欣賞這部與土壤有關的紀錄片。 但看完之後,心情卻非常的沉重... 這不是一部教你如何養育土壤的紀錄,這是一部,窺探到真相,想要勇敢的去翻轉、回覆,卻被現實燒毀飛翔翅
Thumbnail
或許你承接到的痛苦,就為他們分杯了一些失望。初心不會不見,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不要被世界改變。 這是大地最寬廣的愛,不管我們如何改變他,他仍繼續支持我們站在這片土地上,不管白天與黑夜。
《種土》是紀錄片,主角有兩位分別是阿仁及安和哥。 阿仁從科技業離開前往高雄創業,回收食材廢料重新發酵,立志成為農夫的後盾,想改變已是加護病房的台灣土壤。 安和哥受到《清靜經》啟發,回家鄉耕作有機棗子的故事。 先謝謝顏蘭權導演拍攝這題材,再者感謝阿仁及安和哥願意曝光自己的故事,當然還有周圍的協助
Thumbnail
以台灣土地為主題的《種土》,是一個值得觀眾思考的紀錄片。故事敘述原本在科技業的阿仁,決定轉換跑道從科技業轉換到農地肥料的製作,想把腐化的垃圾作為堆肥,讓土壤活化,而向自然農法的安和哥取經,種土養地的有機農法。但年年過去,理想很美好;現實卻無情,無盡的勞力下阿仁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投身農業的決定。
Thumbnail
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 我心裏的太陽 種土 魔女荷莉
Thumbnail
4/5我心裡的太陽
讀YJ介紹的「我變笨了」覺得很心酸,人生最後一程😔
退化的硬土如何重獲生機?59歲的安和哥與41歲的阿仁,兩位農夫分別以「清」、「濁」之法來解決土壤死去的問題,「清」指的是安和哥以「清淨經」為本,使用有機法養地三十年,尊重土壤裡的生命,栽種的果樹才得以結實纍纍。「濁」指的則是阿仁推行的土壤運動,讓城市裡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沃土,他因此到菜市場收集菜渣、到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藏身在一片鳳梨苗與一罐淨土的背後,蘊藏著怎樣深刻的人生況味? 果農兩代人多年的辛勤努力,為何在一夜之間化為泡影?  
Thumbnail
覺得拍攝紀錄片的團隊都很強,有著堅毅的毅力。
【種土】電影觀後感 「重新回到自己對於土地的關懷....」 你還記得土摸起來應該是什麼樣子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