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顧好自己,才能發揮影響力

先顧好自己,才能發揮影響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經聽到許多永續從業人員,顧問端的加班已成常態,或是公司端一人挑十人責任,成為無所不能的管理超人。雖然我們的工作與永續有關,但工作型態卻往往不永續,這樣下去,身體遲早會無法承受,而我自己也有相似的體驗。


今年二月初,我照常參加公司網球社的練習,突然一陣暈眩襲來,手腳變得難以控制,像靈魂從身體抽離,感覺變得遲鈍,彷彿隨時可能跌倒,我立刻到旁邊休息,思索發生了什麼事。打網球已經三四年,之前也一直有規律運動的習慣,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這樣的狀況,過去可能因為血糖過低而頭暈,但這次的感覺完全不同,不是簡單吃點東西或休息就能緩解。而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三四天,只要走路就頭暈,稍微劇烈的動作更是讓人覺得腦袋像要被甩出來。

經過一系列檢查,包括抽血、心臟、腦神經和內耳平衡檢測等等,中西醫都試過了,卻找不出具體原因,我才開始反思自己與身體相處的方式。從去年十月開始工作後,下班時間便用來經營Podcast、寫文章、剪影片,這樣的生活節奏一直持續到睡前,我總以為只要睡眠充足,健康就不會出問題。但事實證明,腦袋從早到晚不停運轉,身體也處於長期的緊繃狀態,終究會出事,這次網球事件像一記警鐘,提醒我不能再這樣下去,否則只會耗盡健康。

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有些人可以每天只睡四小時,持續高效運轉好幾年,成就一番事業。但我相信大部分人無法如此。我們每天仍需6到8小時的睡眠,也需要花時間療癒身心,才能面對新一天的挑戰,我也逐漸意識到,自己並非超人,需要給身心放鬆的空間,才能”永續”地做事。

自從二月健康出狀況後,經過半年的休養,我開始有意識地讓身體放鬆,最近也逐漸重返網球場,為11月的公司比賽做準備。這段時間的體悟就是,越是全力工作,就越是要用心休息,這樣才能讓身心回到平衡,因此,休息應該成為日常規劃的一部分,例如運動、拉筋、散步等,把這些活動提到更高優先順序,不再是可以隨時犧牲的時間。所以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時時提醒自己,也想將這一點分享給所有在永續領域裡奮鬥的朋友們,願大家在追求事業的同時,也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才能真正發揮永續的影響力。




這個新平台"永續工作的小事們"是我和Shan 的永續・商業・人生迭代大補帖Riri|永續旅遊🌏尋找「自由」的意義中✨Paul's 永續/文化選讀 📚共同經營

我們會輪流月產出一篇文章,所以對你來說就是每周都會有新文章,目前主題方向還在摸索中,請期待我們來自不同領域的切入點吧!

avatar-img
永續工作的小事們
14會員
5內容數
由四名永續人組成,定期發布默默(murmur) 分享的永續產業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永續工作的小事們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我的 FB 跟 Threads 都炸開了,點開 Apps 都在討論「做出這種事情的企業,到底算不算是 ESG 企業?」或是「他們的永續形象是真的嗎?」 看了幾十篇貼文,好像沒看到我真的很認同的觀點,所以我自己寫一篇。
在面對工作倦怠時,我發現透過主動爭取專案、和主管進行一對一溝通、以及考慮轉換職涯方向,能幫助我重新找回對於永續工作的熱情。也希望本文能啟發同樣有類似困擾的你。
讀完本篇文,你將學到: 永續部門的角色定位 影響永續部門定位的關鍵因素 作為永續工作者,如何成為公司的關鍵齒輪 情境:想像你是一間公司的永續專員/ 永續管理師 你是否曾經在某個時刻,當坐在你隔壁的財務部、採購部、行銷部...同仁問起你們永續部在幹嘛時,你卻一度語塞,講不清楚? 「
前陣子,我的 FB 跟 Threads 都炸開了,點開 Apps 都在討論「做出這種事情的企業,到底算不算是 ESG 企業?」或是「他們的永續形象是真的嗎?」 看了幾十篇貼文,好像沒看到我真的很認同的觀點,所以我自己寫一篇。
在面對工作倦怠時,我發現透過主動爭取專案、和主管進行一對一溝通、以及考慮轉換職涯方向,能幫助我重新找回對於永續工作的熱情。也希望本文能啟發同樣有類似困擾的你。
讀完本篇文,你將學到: 永續部門的角色定位 影響永續部門定位的關鍵因素 作為永續工作者,如何成為公司的關鍵齒輪 情境:想像你是一間公司的永續專員/ 永續管理師 你是否曾經在某個時刻,當坐在你隔壁的財務部、採購部、行銷部...同仁問起你們永續部在幹嘛時,你卻一度語塞,講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