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敘事探究:第一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遙等一個多月的自我敘事探究課程終於在今天開學了,兩週一次二個半時的課程共八堂,課程名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自我敘事探究。看著課堂名稱及簡述,讓我以為是一門寫作技巧及探究文本的課程,可實際上卻有一點點認知上落差,但這並不影響我學習的欲望,那只是動機上的些許誤差而已。


米蘭‧昆德拉,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經歷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也因此流亡至法國,所以成了一位捷克裔法國籍作家。其作品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被歸類為哲學小說,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部作品,其他像笑忘書、玩笑、無知等作品,背景及內容也均圍繞在改革運動與社會變盪的議題書寫,著實不能算是有趣的讀物。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這部小說大約二十年前我便看過一遍,對於托馬斯的不羈很是羨慕。但用羨慕來比喻似乎也不太恰當,有種情況是你會想要成為這樣一位具有專業工作能力、豐富知識及擁有絕對玩世不恭魅力的人。羨慕只是一種無法達到及癡想的委婉表示。


沒錯,這是一位血氣方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應該有的欲望。


二十年後再看生命中一書,是衝著永劫回歸的議題。鑽入角色的對白與意境之中,抽絲剝繭的去比擬,這些角色甚至有了更多的想法想傳遞於我。這樣的妄想便是閱讀上的超譯沒錯,但我不僅問人也問自己,這是一件規矩的事嗎?又或者它是否存在不良的影響?而這次的委婉,是大家說的。這,沒有一定的答案。


沒錯,這也是一位血氣方剛的成年人應該有的欲望。


今天是第一次上課,講師是博物館先生,我就擅自叫做Mu先生了。彰化人,是雲科大文化科技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說了些博物館方面的專業我都沒能聽懂,但我知道這是老師的志向。


Mu說(先生也不要了),這門課不是要帶大家寫作,而是自我探究。他又說,這本書不容易讀,如果大家有想法或是討論修改教材也行,因為這課的主軸在於自我探究與描述,並不是研讀這本書。一開始他在描述米蘭昆德拉的生平與此書的背景時,我因對此書粗淺的了解而產生極小的共鳴,在我頻頻點頭的附和中,當他說可以接受更換文本時,我的頭瞬間呆住了。後來串堂的休息時間,我向Mu提及有無推薦也是適合自我敘事探究的書籍時,他說這並不依賴教材。


接著Mu要我們做點練習。他要我們在紙上寫下三個句子,二個是真實的,一個是捏造的。後來把大家寫的句子不記名的朗讀出來,要大家判別真偽。結論是當自己在判斷這些文句的真實性時,人會因自身的經驗與能力的影響而對事件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雖然我對這樣的結果表示認同,但對於這個小練習則不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運用。因為要寫出虛假的文句是再簡單不過的了,如同我自己說過文字是危險的,他會使你合情合理的相信一位偽善的寫者。以致這樣的練習要讓人分辨真偽,著實困難。


我在百貨公司上班/我讀過很多文學小說/我很喜歡咖啡


下半時間裡Mu分享了幾則報導跟電影,我覺得目的在於這些內容裡作者想要傳遞的情感,透過文字、影像、活動等媒介,把隱藏在心底的聲音、低層的聲音展現出來。最後也對文本的內容最一簡單的介紹,包含人物、故事、背景、輕重的悖論、靈肉的分離,還有關於媚俗這件事。當他提到媚俗時我有點訝異與興奮,因為前陣子自己寫下的簡短讀後心得就是以媚俗為題,而這段媚俗的劇情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分。


課程最後Mu要我們再做一次練習寫一篇50~150字的短文,內容是近期的生活經歷或是社會事件。有同學分享了小時候與青梅竹馬第一次約會的經歷,有人掛念長照的母親,我沒想到行道樹也能書寫,還有考駕照前一晚的酗酒與企業上的活動。


練習短文時我其實也無頭緒,於是硬著頭皮寫下玩笑這個段落,而這天課程到此大致告一段落。


這天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第一堂課,講師在做課程介紹的時候說,我們也可以選擇其他的文本時,我覺得他是在開玩笑嗎?於是在他要我們做練習寫下三個敘述的時候,我也開了一個玩笑,那些百貨公司啦,看過很多書啊,咖啡什麼的,都不是真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nn的閱讀筆記
7會員
87內容數
一個咖啡人的閱讀筆記
Junn的閱讀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挪威遇見的村上春樹其實不是一片森林, 而是文字的旅行, 是面對與探索自由的起點。
2025/04/22
挪威遇見的村上春樹其實不是一片森林, 而是文字的旅行, 是面對與探索自由的起點。
2025/04/22
去年末開始,共同修課的幾人成立小小讀書會。星期一早上聚在一起閱讀與練習寫作,彼此交換心得與生活經驗。透過淑如的安排,幾人也同做過樂齡的服務,還走進國小互動。我本擔心大家可能只是為了填滿寒假的空檔而成行,沒想到隨著時間與思想的交融,幾個人感情越生緊密。一邊吃著番茄一邊看著大家分贓,心裡有股踏實的感覺。
2025/04/22
去年末開始,共同修課的幾人成立小小讀書會。星期一早上聚在一起閱讀與練習寫作,彼此交換心得與生活經驗。透過淑如的安排,幾人也同做過樂齡的服務,還走進國小互動。我本擔心大家可能只是為了填滿寒假的空檔而成行,沒想到隨著時間與思想的交融,幾個人感情越生緊密。一邊吃著番茄一邊看著大家分贓,心裡有股踏實的感覺。
2025/04/07
等待不是慢活,而是一種觀察,我品味著生活流動下的等待。
2025/04/07
等待不是慢活,而是一種觀察,我品味著生活流動下的等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女性在社會壓力下壓抑慾望與夢想,以及如何從「低價值感」的束縛中解放自我。作者分享自身經驗,描述因體制內成長帶來的羞恥感和不配得感,導致不敢表達性慾、渴望與夢想。文章點出這是普遍的人類集體共業,鼓勵讀者勇敢做自己,並提供作者的聯繫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女性在社會壓力下壓抑慾望與夢想,以及如何從「低價值感」的束縛中解放自我。作者分享自身經驗,描述因體制內成長帶來的羞恥感和不配得感,導致不敢表達性慾、渴望與夢想。文章點出這是普遍的人類集體共業,鼓勵讀者勇敢做自己,並提供作者的聯繫方式。
Thumbnail
只談過1.5段戀愛的我,還在探索和體驗生命中的各種人事物,期待自己能享受其中。 小時候的我認為自己是偏理性的人,還記得高中做了一個小測試,交叉抱胸和十指交扣姿勢,測出來都是感性的,那時感到很疑惑。
Thumbnail
只談過1.5段戀愛的我,還在探索和體驗生命中的各種人事物,期待自己能享受其中。 小時候的我認為自己是偏理性的人,還記得高中做了一個小測試,交叉抱胸和十指交扣姿勢,測出來都是感性的,那時感到很疑惑。
Thumbnail
1.單純自己喜歡寫or畫畫。 2.因為有了自己崇拜的人,想變得和對方一樣厲害。 3.碰上了自己喜歡的cp,想更改他們的結局or遭遇。 4.單純壓力大想發洩。 5.沒想法,只是誤打誤撞。 6.繼承了某人的遺志(?) 7.因為喜歡的人在做,所以自己才去做的。 8
Thumbnail
1.單純自己喜歡寫or畫畫。 2.因為有了自己崇拜的人,想變得和對方一樣厲害。 3.碰上了自己喜歡的cp,想更改他們的結局or遭遇。 4.單純壓力大想發洩。 5.沒想法,只是誤打誤撞。 6.繼承了某人的遺志(?) 7.因為喜歡的人在做,所以自己才去做的。 8
Thumbnail
延續昨天與朋友的對話,他提到要我觀察自己的動機、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充滿好奇心。 「好奇心」大概是生而為人都會有的一環,但有些人的好奇心比較旺盛,有些人好像又只有一點點。 那我呢? 我大概是那種心理中滿很多問題,總會想問為什麼,或者想動手嘗試的人,但是我骨子裡卻有一種道德束縛感,就是那種唸書時期
Thumbnail
延續昨天與朋友的對話,他提到要我觀察自己的動機、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充滿好奇心。 「好奇心」大概是生而為人都會有的一環,但有些人的好奇心比較旺盛,有些人好像又只有一點點。 那我呢? 我大概是那種心理中滿很多問題,總會想問為什麼,或者想動手嘗試的人,但是我骨子裡卻有一種道德束縛感,就是那種唸書時期
Thumbnail
網路曾經有一部很夯的短片:「不怎樣的25歲,誰沒有過?」提醒握有權力的大人,應該有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很好學歷、或者到二、三十歲也沒有什麼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歷,是否能夠以沒有偏見的眼光,給予他們一些機會,以成就他們的無限可能。 或許影片的確很勵志感人,所以短短幾天就有非常高的點閱率,
Thumbnail
網路曾經有一部很夯的短片:「不怎樣的25歲,誰沒有過?」提醒握有權力的大人,應該有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很好學歷、或者到二、三十歲也沒有什麼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歷,是否能夠以沒有偏見的眼光,給予他們一些機會,以成就他們的無限可能。 或許影片的確很勵志感人,所以短短幾天就有非常高的點閱率,
Thumbnail
《正常人》是一本談感情、談自我、談階級、談疏離、談心理狀態的小說,從兩位主角高中開始,一段說不上正常或不正常的戀情或友情,透過一來一往的對話、性吸引力、權力互換、階級差異,跟著作者筆下的人物一起探索及成長。
Thumbnail
《正常人》是一本談感情、談自我、談階級、談疏離、談心理狀態的小說,從兩位主角高中開始,一段說不上正常或不正常的戀情或友情,透過一來一往的對話、性吸引力、權力互換、階級差異,跟著作者筆下的人物一起探索及成長。
Thumbnail
年輕時,不會去思考他人背後的動機, 只是純粹覺得這樣的人很有心機。 直到碰到一些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問題時, 才逐漸了解到事情發生的一切含意。 我還在學習當人的藝術,我也還在學習不生氣的藝術。 只是又有多少人願意給我機會,又有多少人能停下腳步, 去告訴我,那怕只有那麼一句:妳真的很努力了。 我想我的人
Thumbnail
年輕時,不會去思考他人背後的動機, 只是純粹覺得這樣的人很有心機。 直到碰到一些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問題時, 才逐漸了解到事情發生的一切含意。 我還在學習當人的藝術,我也還在學習不生氣的藝術。 只是又有多少人願意給我機會,又有多少人能停下腳步, 去告訴我,那怕只有那麼一句:妳真的很努力了。 我想我的人
Thumbnail
每一個小男孩、小女孩心中,都曾經是以另一個比自己優秀的小男孩、小女孩作為深情的對象,一個類愛情的「自我理想」。後來,這份情感或記憶被轉移,對大部份的人而言,他們轉向了異性。從同性到異性的「愛」的轉變,是一個精神分析考究的重要議題。 要求自我完美,其實在於自我不滿,但愛情可以止住這傷口
Thumbnail
每一個小男孩、小女孩心中,都曾經是以另一個比自己優秀的小男孩、小女孩作為深情的對象,一個類愛情的「自我理想」。後來,這份情感或記憶被轉移,對大部份的人而言,他們轉向了異性。從同性到異性的「愛」的轉變,是一個精神分析考究的重要議題。 要求自我完美,其實在於自我不滿,但愛情可以止住這傷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