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的生命故事讀寫_114/4/7

怦然心動的生命故事讀寫_114/4/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袤的田野間興起一片車潮,鄉間小路旁停滿了汽車,夾道綿延數十公尺,如此榮景就連返鄉的農曆年間,都很難看到這樣的人潮。近年越來越多這類的賞花據點,不知是政府還是地方辦起的活動,每當季節花開時分,當地便湧進一股喧嘩。


  我對金砂里的印象亦是如此,驚豔的花旗木,盛開的人潮。回想過去到訪那天,單位還安排了國樂演奏的活動,搭著優美樂聲的背景,嘻笑的人語此起彼落。休耕的田地裡瑪格麗特片地開花,花旗木綻放出濃郁的香氣,攤商流來食物梅納的香氣,一幅田園遊記煞是精彩。


  課堂一開始鳳鑾便與大家分享了有名的「金葡萄」蛋黃酥,是她去遊賞花旗木回程的伴手禮。我回想起多年前也曾走訪金砂里賞花,花開盛況非凡,主辦單位精心安排的活動雖然有聲有色,但也多了幾分喧囂氣息,若能單純賞花喝茶似乎更能吸引人回訪。


  這天老師拿了一本藤代圭一的作品《你想活出什麼樣的自己》來進行課程。本書透過自我提問的方式來認識自己,並誠實的面對自身的焦慮與不安,再經由自我反思來激發改變與實踐的動力。從書中的52個主題之中,老師要我們各自挑選一個與自己合拍的題目,經由亂數決定的同學進行朗讀之後,大家針對自己挑選的主題展開書寫練習。


  「自己想在什麼地方綻放自己?」

  「真的喜歡的是什麼?」

  「我今天能夠做什麼?」

  「今天想要什麼成長呢?」

  「能拿出什麼專長去協助別人?」

  「想活成什麼樣的自己?」

  「現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喜歡自己的什麼呢?」

  「喜歡怎樣的自己?」

  「現在有什麼選項呢?」

  「問題的癥結是什麼?」


  以上是同學們各自挑選的主體下,書裡最後的提問。這段書寫練習沒有被公開分享,我挑選的主題是「給未曾思考過的你」,其問句是「想活成什麼樣的自己?」課堂這段時間的討論與自己的周遭正在進行的經歷不謀而合,太多的生活畫面與感觸巧合般的重疊,幾位生活上頻繁接觸的同學間面面相覷,彷彿回到上一個時空。


  回想去年進到這門課時,對於理不出下一步的教學方式很不習慣。總習慣預設別人預設的自己,想法動得特別快,工作時這樣的小聰明總讓自己可以贏在起跑點上。對於無法架構與連貫正在發生的事件,會讓自己陷入一種不踏實的處境。幾堂課下來,漸漸熟悉老師的模式,也不再讓自己的腦子去假想可能進行的程序,慢慢地從預設變成「等待」。


  課堂上我說「最近很有想法,也沒有想法。」很有想法是因為感觸很多,而沒有想法則是不想說得太多。


  不想說得太多是希望多聽別人的想法與觀點,我「等待」著別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我等待著下一個階段的課程。我等待著別人發表看法。我等待著綠燈。我等待著那些後到的人,越過排隊的我去點餐。


  等待不是慢活,而是一種觀察,我品味著生活流動下的等待。


  「想活成什麼樣的自己?」


  它不會只有一個答案。隨著滾動的生命,我們存在的價值一直在變動。為了一頓飯,一個興趣,一對衰老的雙親,甚至是國土家園的興亡。存在價值的正確性必須不斷地透過自我察覺與反思來反覆驗證。它沒有唯一的答案,但確有合宜的判斷。


  Here and Now.


  這門下一回差點變成怦然心動音樂課的課程不能說是不按牌理出牌,藉由老師多元的教學引導與同學間的互動討論,總能不斷刺激我們從不同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激發出屬於自己的文字與心得。


  我在筆記本寫下「這個位置很好,可是又想往前。」


  課堂一開始圓圓旁邊空著的座位在內心向我招手,想往前與人更輕易互動,卻更想留在原地記錄觀察,用一種屬於我的方式去參加別人的生活,也是一種「Here and Now」。

avatar-img
Junn的閱讀筆記
5會員
58內容數
一個賣咖啡的人的閱讀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unn的閱讀筆記 的其他內容
挪威遇見的村上春樹其實不是一片森林, 而是文字的旅行, 是面對與探索自由的起點。
去年末開始,共同修課的幾人成立小小讀書會。星期一早上聚在一起閱讀與練習寫作,彼此交換心得與生活經驗。透過淑如的安排,幾人也同做過樂齡的服務,還走進國小互動。我本擔心大家可能只是為了填滿寒假的空檔而成行,沒想到隨著時間與思想的交融,幾個人感情越生緊密。一邊吃著番茄一邊看著大家分贓,心裡有股踏實的感覺。
雖然在這門多元的課堂上有些神奇的體驗並不意外,但教具出現辣椒的確是蠻特別的,當老師拿出那一大把從菁寮來的辣椒時,大家紛紛笑出聲音來。老師要我們寫辣椒,畫辣椒,最後還有同學吃了辣椒,難道我們就要變成怦然心動的烹飪課了嗎?
挪威遇見的村上春樹其實不是一片森林, 而是文字的旅行, 是面對與探索自由的起點。
去年末開始,共同修課的幾人成立小小讀書會。星期一早上聚在一起閱讀與練習寫作,彼此交換心得與生活經驗。透過淑如的安排,幾人也同做過樂齡的服務,還走進國小互動。我本擔心大家可能只是為了填滿寒假的空檔而成行,沒想到隨著時間與思想的交融,幾個人感情越生緊密。一邊吃著番茄一邊看著大家分贓,心裡有股踏實的感覺。
雖然在這門多元的課堂上有些神奇的體驗並不意外,但教具出現辣椒的確是蠻特別的,當老師拿出那一大把從菁寮來的辣椒時,大家紛紛笑出聲音來。老師要我們寫辣椒,畫辣椒,最後還有同學吃了辣椒,難道我們就要變成怦然心動的烹飪課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