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大麥甜菜渣塑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彭卉汝

編輯|王琪琇


塑膠,這個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卻成為了我們環境的最大敵人。它們無處不在,從我們的日常用品到全球各地的垃圾場和海洋,無所遁形。然而,在眾多環保困境之中,是否真的無解?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們,正以創新的生物塑膠技術,為這個地球帶來一線希望。他們的突破能否改變塑膠污染的未來?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項革命性發明,或許,我們正站在塑膠時代的終點線前。



raw-image


石化工業的興起,帶動了塑膠產業的發展。時至今日,塑膠用品已充斥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眾所周知,塑膠是屬於不可分解性的產物,可人們往往貪圖一時方便,將大量的塑膠傾倒至海中、將其永久封印在泥土裡,對本就危在旦夕的環境來說宛如雪上加霜。幸好,位於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開發了一項由大麥澱粉製成之100%生物分解性塑膠,為此等危機帶來一道曙光。


raw-image


哥本哈根大學植物與環境科學系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由改良澱粉製成的新材料,只需兩個月,就可以在自然環境中完全分解。該材料使用來自農作物的天然植物材料製成,可用於食品包裝等多種用途。


這種新材料是由幾種不同的自然分解物質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以直鏈澱粉和纖維素為主;在植物界中是很常見的元素,而直鏈澱粉是從多種作物中提取出來的,提取作物包括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


纖維素是一種存在於所有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可從棉花和亞麻纖維以及木材和紙製品中發現到它的蹤跡。


raw-image


哥本哈根大學植物與環境科學系的安德烈亞斯‧布萊諾教授說:「我們在塑膠廢棄物方面存在巨大問題,回收似乎無法完全解決此問題。因此,我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生物塑膠,它比現有的生物塑膠更堅固、更能防水。同時,我們使用的材料保證是100%可生物分解,假設它最終流落到垃圾桶以外的地方,依舊可以被微生物轉化為堆肥,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


raw-image


布萊諾教授表示:「雖然塑膠已經存在,但這個名稱具有誤導性。雖然今天的生物是由石油當中所萃取出來的,但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是可分解的;而且只有在工業堆肥下的特殊條件才可進行。」


哥本哈根大學植物與環境科學系的研究人員說:「我認為這個名稱並不合適,因為最常見的塑膠如果被丟棄到自然界中,並不容易分解。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多年,其中部分會繼續以微塑膠的形式造成污染。分解塑膠需要專門的設施,即使如此,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回收,其餘的終將成為廢棄物。」


raw-image


布萊諾教授和其研究人員正在申請專利,一旦獲得批准,就可以為這種新的生物複合材料的生產奠下基石。儘管有巨額資金用於塑膠的分類和回收,但研究人員並不相信它會真正成功。但我認為,這應該被視為一種過渡技術,直到我們真正告別化石塑膠為止。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VMe9mb

https://reurl.cc/ReDN2n

https://reurl.cc/5dam3R

https://reurl.cc/bYxvdr



歡迎大家於留言區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六、日14:00準時更新✨

別忘了到我們的主頁查看更多文章😍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課外活動 #學習歷程 #環保教育 #生物塑膠 #塑膠污染 

#循環經濟 #永續發展 #生物分解 #環境保護 #綠色科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9會員
310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隨著石化產業技術日漸進步,相信你我日常生活中早已離不開塑膠製品。使用及製造塑膠產品所帶來相關的負面效應相信你我都不陌生;最近南韓一所知名大學教授的專業團隊研究出一項史無前例的技術,號稱能夠達到零污染、零耗能、零碳排放的「3零技術」,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Thumbnail
隨著石化產業技術日漸進步,相信你我日常生活中早已離不開塑膠製品。使用及製造塑膠產品所帶來相關的負面效應相信你我都不陌生;最近南韓一所知名大學教授的專業團隊研究出一項史無前例的技術,號稱能夠達到零污染、零耗能、零碳排放的「3零技術」,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Thumbnail
塑膠已成為現代生活的不可或缺材料,更成為環境的最大敵人。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100%可生物分解的生物塑膠,該材料可在兩個月內完完全全地分解,並能在自然環境中安全轉化。這一創新科技不僅提高了環保意識,亦為解決塑膠汙染問題帶來新的希望。本文將深入探討這項具革命性的發明及其對未來塑膠產業的影響
Thumbnail
塑膠已成為現代生活的不可或缺材料,更成為環境的最大敵人。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100%可生物分解的生物塑膠,該材料可在兩個月內完完全全地分解,並能在自然環境中安全轉化。這一創新科技不僅提高了環保意識,亦為解決塑膠汙染問題帶來新的希望。本文將深入探討這項具革命性的發明及其對未來塑膠產業的影響
Thumbnail
綠潔塑™,一種創新的生物分解塑料,旨在解決傳統塑料製品對環境造成的長期污染問題。我們利用最先進的生物科技,從天然可再生資源中提取原料,製成對人類和自然都友好的塑料替代品。
Thumbnail
綠潔塑™,一種創新的生物分解塑料,旨在解決傳統塑料製品對環境造成的長期污染問題。我們利用最先進的生物科技,從天然可再生資源中提取原料,製成對人類和自然都友好的塑料替代品。
Thumbnail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張耿崚領導的團隊已成功研發一種能在短時間內自行分解的環保塑膠。這項創新製備方法將酵素均勻分佈於聚L-乳酸(PLA)結構中,使其在一般條件下能夠自行分解。該研究成果在2023年日本JDIE真夏設計創意暨發明展中摘得金牌,並贏得羅馬尼亞特別獎。
Thumbnail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張耿崚領導的團隊已成功研發一種能在短時間內自行分解的環保塑膠。這項創新製備方法將酵素均勻分佈於聚L-乳酸(PLA)結構中,使其在一般條件下能夠自行分解。該研究成果在2023年日本JDIE真夏設計創意暨發明展中摘得金牌,並贏得羅馬尼亞特別獎。
Thumbnail
其實市面上標榜可生物分解的塑膠,並不一定能完全分解,主要可分三種類型 1.在傳統塑膠材質裡添加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但是無法讓塑膠消失!! 2.添加光敏促進劑,可在自然環境裂解成碎片粉狀,並不是完全分解!!! 3.可堆肥塑膠,這種才可以在自然掩埋或堆肥之下分解變成有機物質、二氧化碳 和水!!
Thumbnail
其實市面上標榜可生物分解的塑膠,並不一定能完全分解,主要可分三種類型 1.在傳統塑膠材質裡添加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但是無法讓塑膠消失!! 2.添加光敏促進劑,可在自然環境裂解成碎片粉狀,並不是完全分解!!! 3.可堆肥塑膠,這種才可以在自然掩埋或堆肥之下分解變成有機物質、二氧化碳 和水!!
Thumbnail
|引言:從海洋到餐桌,別當摧毀地球的加害者 一次性塑膠用品已成為全球環境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年使用和製造的塑料量已經高達4億噸,其中約有50%用於生產一次性塑膠產品。而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極短,一般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Thumbnail
|引言:從海洋到餐桌,別當摧毀地球的加害者 一次性塑膠用品已成為全球環境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年使用和製造的塑料量已經高達4億噸,其中約有50%用於生產一次性塑膠產品。而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極短,一般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Thumbnail
在這個塑化時代下,要完全避免使用塑膠真的很困難🤯 那我們該如何在塑膠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呢❓其實塑膠也可以回收再利用成為PCR再生塑膠喔‼️ 那PCR再生塑膠又是怎麼達到環保的呢💚快來看看吧🔍
Thumbnail
在這個塑化時代下,要完全避免使用塑膠真的很困難🤯 那我們該如何在塑膠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呢❓其實塑膠也可以回收再利用成為PCR再生塑膠喔‼️ 那PCR再生塑膠又是怎麼達到環保的呢💚快來看看吧🔍
Thumbnail
比爾蓋茲曾說未來將會有兩大災難,比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影響更加劇烈,分別是:「氣候變遷危機」以及「生物恐怖主義」。也許創新的產業,將是永續發展的解方!
Thumbnail
比爾蓋茲曾說未來將會有兩大災難,比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影響更加劇烈,分別是:「氣候變遷危機」以及「生物恐怖主義」。也許創新的產業,將是永續發展的解方!
Thumbnail
最近BBC的一篇訪問報導透露塑膠袋原先的發明動機,其實是為了替代造成大量森林砍伐、材質脆弱的傳統紙袋。然而人們的消費思維與習慣調適錯誤,而沒有將資源使用效率極高、方便耐用的塑膠製品循環利用,遂累積成如今的環境、生態危機。但,如果我們把這些塑膠,導入循環經濟的模型呢?
Thumbnail
最近BBC的一篇訪問報導透露塑膠袋原先的發明動機,其實是為了替代造成大量森林砍伐、材質脆弱的傳統紙袋。然而人們的消費思維與習慣調適錯誤,而沒有將資源使用效率極高、方便耐用的塑膠製品循環利用,遂累積成如今的環境、生態危機。但,如果我們把這些塑膠,導入循環經濟的模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