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菊為名的歌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詩《詠菊》,描述秋夜初降的霜輕輕的附著在瓦上,芭蕉和殘荷無法耐住嚴寒,或折斷,或歪斜,只有那東邊籬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開讓清晨更多了一絲清香。農曆九月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亦稱為菊月,今天分享六首以菊為名的歌曲:

raw-image


曾詠欣《雛菊》



回憶的殿堂 鐘聲在敲響

遲來的誰的模樣

孤單的時候 抬著頭仰望

等待一場雨落下


喜歡一整天 一隻貓陪在身旁

看雲朵在流浪

推開一扇窗 一顆星落在手掌

閉上眼感覺安詳


誰不是歷經幾次風浪

才學會坦然面對失望

別怕那些惱人的小小惆悵

已隨著風飄去了什麼地方


當靠近了昨天的夢想

馴服了年少時的輕狂

回望那些沉默的雨季時光

像路邊的雛菊已悄悄開放


喜歡一整天 一隻貓陪在身旁

看雲朵在流浪

推開一扇窗 一顆星落在手掌

閉上眼感覺安詳

誰不是歷經幾次風浪

才學會坦然面對失望

別怕那些惱人的小小惆悵

已隨著風飄去了什麼地方


當靠近了昨天的夢想

馴服了年少時的輕狂

回望那些沉默的雨季時光

像路邊的雛菊已悄悄開放


回憶的殿堂 鐘聲在敲響

遲來的誰的模樣

孤單的時候 抬著頭仰望

等待一場雨落下


林志穎《野菊花》



走過一地黃泥巴 地上一朵野菊花

枝頭花朵正開放 旁邊又在添新芽

前面一排竹籬笆 農舍茅屋一人家

三分菜圃三分田 又種菜來又種花


大雨大雨一直下 地上有個大水窪

亭亭玉立輕搖曳 菊花變成水中花

野菊花呀野菊花 這裡可是你的家

菊花輕輕搖搖頭 這裡不是我的家


野菊花呀野菊花 那兒才是你的家

隨波逐流輕搖曳 我的家在天之涯

野菊花呀野菊花 那兒才是你的家

山高雲深不知處 只有夢裡去尋它


米拉拉《小菊花》




我不怕 雖然你看我是一朵小菊花

我知道 要快快長大

天再高 微風把眼淚輕輕擦

跟著雲 我們會找到家


我不怕 我們緊緊牽著手兒一起爬

往前走 現在就出發

夜很長 我的微笑在夢裡發芽

我就是 最勇敢的小菊花


你受了傷 失去了光芒

失去了溫暖 失去希望

請你 用力哭到沙啞 也不怕

你會 聽見我的回答


我不怕 雖然你看我是一朵小菊花

我知道 要快快長大

天再高 微風把眼淚輕輕擦

跟著雲 我們就會找到家


我不怕 我們緊緊牽著手兒一起爬

往前走 現在就出發

夜很長 我的微笑在夢裡發芽

我就是 最勇敢的小菊花


你受了傷 失去了光芒

失去了溫暖 失去希望

請你 用力哭到沙啞 也不怕

你會 聽見我的這句話


我不怕 雖然你看我是一朵小菊花

我知道 要快快長大

天再高 微風把眼淚輕輕擦

我是最勇敢的小菊花

我會給你更美麗的家


唐磊《菊花香》



我曾經有個夢想 你能做我的新娘

朝朝的盼 夜夜的想

菊花何時 吐露芬芳


曾經的年少輕狂 有多少兒女情長

花開花落 人世無常

歲月流淌 像夢一場


你曾説 到秋天 菊花都開放

我會為 你穿上 那件美麗紅裝

誓言像花兒般 隨風飄向遠方

青春散場 留下永恒的傷


秋天來了 葉子紅了

這季節我收獲了悲傷

菊花開了 滿天的香

你却早已不在我身旁


半噸兄弟《菊花爆滿山》



你看那山野中開滿的菊花

每一朵都像你一樣的嬌艷

我用心去灌溉著我們的愛情

綻放出最美的花蕾


花叢中的菊花不及你動人

你的笑容讓它們羞澀枯萎

你的柔情似水被緊緊包圍

綻放出愛情的甜美


看那一朵朵菊花爆滿山

盛開在我們相愛的季節

就算海水枯就算石頭也腐爛

我的心也不會再改變


看那一朵朵菊花爆滿山

見證了我們承諾的誓言

就算山無稜就算天地也相連

我的手會一直把你牽


周杰倫《菊花台》



妳 的淚光 柔弱中帶傷

慘白的月彎彎 勾住過往

夜 太漫長 凝結成了霜

是誰在閣樓上 冰冷的絕望

雨 輕輕彈 朱紅色的窗

我一生在紙上 被風吹亂

夢 在遠方 化成一縷香

隨風飄散 妳的模樣


菊花殘 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 成雙


花 已向晚 飄落了燦爛

凋謝的世道上 命運不堪

愁 莫渡江 秋心拆兩半

怕妳上不了岸 一輩子搖晃

誰 的江山 馬蹄聲狂亂

我一身的戎裝 呼嘯滄桑

天 微微亮 妳輕聲的嘆

一夜惆悵 如此委婉


菊花殘 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 成雙


菊花殘 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 成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內娛嗑學觀察及軼聞趣事分享
6會員
434內容數
以局外人角度觀察內娛粉圈討論嗑學以及分享軼聞趣事
2025/04/29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唐代王維創作的詩《新晴野望》,描繪詩人在初夏雨過天晴眺望原野所看見的田園風光,抒發熱愛自然、眷戀田園生活的情懷。今天分享六首以晴天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2025/04/29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唐代王維創作的詩《新晴野望》,描繪詩人在初夏雨過天晴眺望原野所看見的田園風光,抒發熱愛自然、眷戀田園生活的情懷。今天分享六首以晴天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2025/04/27
4月23日發布的《小站記》影片中男孩翻閱兒童繪本圖片提到「像中國的水墨一樣」,恰巧女孩4月22日殺青的古裝劇就是製墨工藝傳承。4月24日女孩卡點2312(愛贊旎奧)發布商務照片,照片中的木馬讓CP粉聯想到男孩去年生日照片以及《漂流》MV中的木馬。木馬讓筆者聯想到保有童心的大人以及天真無邪的小孩
Thumbnail
2025/04/27
4月23日發布的《小站記》影片中男孩翻閱兒童繪本圖片提到「像中國的水墨一樣」,恰巧女孩4月22日殺青的古裝劇就是製墨工藝傳承。4月24日女孩卡點2312(愛贊旎奧)發布商務照片,照片中的木馬讓CP粉聯想到男孩去年生日照片以及《漂流》MV中的木馬。木馬讓筆者聯想到保有童心的大人以及天真無邪的小孩
Thumbnail
2025/04/26
餘生劇中顧醫生和校校的拍立得畫面是名場面之一,而劇外男孩亦經常利用等戲空檔以相機、手機或拍立得為女孩拍照。拍照是紀錄生活保留回憶的最佳方式,當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時空景象被凍結在方框窗格之中留下美麗瞬間,今天分享祝康偉創作的現代詩《相機》和四首以相機、拍照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2025/04/26
餘生劇中顧醫生和校校的拍立得畫面是名場面之一,而劇外男孩亦經常利用等戲空檔以相機、手機或拍立得為女孩拍照。拍照是紀錄生活保留回憶的最佳方式,當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時空景象被凍結在方框窗格之中留下美麗瞬間,今天分享祝康偉創作的現代詩《相機》和四首以相機、拍照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最近是紫藤花的賞花期,讓筆者想到唐代李白創作的詩《紫藤樹》,描述參天大樹垂掛著紫藤花,在溫暖的春天盛開綻放。濃密的樹葉中有小鳥在歡唱,紫藤花的香氣讓美人駐足流連。今天分享六首以花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最近是紫藤花的賞花期,讓筆者想到唐代李白創作的詩《紫藤樹》,描述參天大樹垂掛著紫藤花,在溫暖的春天盛開綻放。濃密的樹葉中有小鳥在歡唱,紫藤花的香氣讓美人駐足流連。今天分享六首以花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入秋來第一場由晨至昏的雨竟是下的纏綿悱惻,雨中花各展姿色嬌妍,雲鎖天空, 重重迷離黯然銷魂;左右徘徊,雨絲披髮,我像友人親人家人一一探望,蓮盆滿溢, 枝葉低垂,靜謐的只有雨滴聲。朝天椒己乎已落盡一身綠妝, 剩幾點殘紅瘦小撐到秋,盛夏時節的鳳梨花大多枯萎,尚有幾株舉起火炬似的透紅, 不讓秋天那
Thumbnail
入秋來第一場由晨至昏的雨竟是下的纏綿悱惻,雨中花各展姿色嬌妍,雲鎖天空, 重重迷離黯然銷魂;左右徘徊,雨絲披髮,我像友人親人家人一一探望,蓮盆滿溢, 枝葉低垂,靜謐的只有雨滴聲。朝天椒己乎已落盡一身綠妝, 剩幾點殘紅瘦小撐到秋,盛夏時節的鳳梨花大多枯萎,尚有幾株舉起火炬似的透紅, 不讓秋天那
Thumbnail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詩《詠菊》,描述秋夜初降的霜輕輕的附著在瓦上,芭蕉和殘荷無法耐住嚴寒,或折斷,或歪斜,只有那東邊籬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開讓清晨更多了一絲清香。農曆九月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亦稱為菊月。
Thumbnail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詩《詠菊》,描述秋夜初降的霜輕輕的附著在瓦上,芭蕉和殘荷無法耐住嚴寒,或折斷,或歪斜,只有那東邊籬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開讓清晨更多了一絲清香。農曆九月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亦稱為菊月。
Thumbnail
紅一落 已是 秋 (紅與黃之間還隔著橙) 雲白蓋天 冠髮漸稀 一吹開 便暮年即至 (何曾為樹織頂帽子?) 疏理 褪色葉子 如舊照整理 泛起多少日子漣漪 (今日湖面倒影不再) 葉一散便是個秋 碎開如散落地圖 當年的風景是今日的記憶 圖片逐塊逐塊地重整 只
Thumbnail
紅一落 已是 秋 (紅與黃之間還隔著橙) 雲白蓋天 冠髮漸稀 一吹開 便暮年即至 (何曾為樹織頂帽子?) 疏理 褪色葉子 如舊照整理 泛起多少日子漣漪 (今日湖面倒影不再) 葉一散便是個秋 碎開如散落地圖 當年的風景是今日的記憶 圖片逐塊逐塊地重整 只
Thumbnail
「菊花開」是和曆七十二候的第五十候...
Thumbnail
「菊花開」是和曆七十二候的第五十候...
Thumbnail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八月十五月圓人團圓,祝大家佳節愉快 清宮留下的《十二月令圖》的八月景,必然是以中國三大節的中秋賞月為主題,到了這一天,今人烤肉賞月,古人以詩伴月、以酒酬情,玩月、賞月、吟詠酬唱、酌酒淸歌。 家人同在的歡慶團圓,家人不在身邊的則將思念之情吟詩賦歌。例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
Thumbnail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八月十五月圓人團圓,祝大家佳節愉快 清宮留下的《十二月令圖》的八月景,必然是以中國三大節的中秋賞月為主題,到了這一天,今人烤肉賞月,古人以詩伴月、以酒酬情,玩月、賞月、吟詠酬唱、酌酒淸歌。 家人同在的歡慶團圓,家人不在身邊的則將思念之情吟詩賦歌。例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
Thumbnail
自古菊花就是秋天重陽節的節物,但在台灣,卻要到十一月中旬才會盛開。菊花因為是如期盛放的花朵,因此在古代有所謂的「雞黍之約」,這個故事歷經千年來的傳述與改寫,甚至傳到日本成為「菊花之約」。在今日各方面的事物都亂了套的時代,人心總是特別的迷惘與倉皇!在這清冷的時節,菊花如期而至的花信,令人覺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自古菊花就是秋天重陽節的節物,但在台灣,卻要到十一月中旬才會盛開。菊花因為是如期盛放的花朵,因此在古代有所謂的「雞黍之約」,這個故事歷經千年來的傳述與改寫,甚至傳到日本成為「菊花之約」。在今日各方面的事物都亂了套的時代,人心總是特別的迷惘與倉皇!在這清冷的時節,菊花如期而至的花信,令人覺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賞菊~2 露白風涼柳葉垂,黃花繞戶展妍姿; 幽芳秀色添秋意,美景邀來皓月隨。 賞菊尋詩~2 籬菊展姿賞客來,紅黃粉白傲霜開; 詩人吟詠誇高潔,酬謝花農勤植栽。 細菊浮觴 細菊凝成琥珀光,騷人水畔賦重陽; 紛紛擾擾心頭事,盡付詩詞且舉觴。
Thumbnail
賞菊~2 露白風涼柳葉垂,黃花繞戶展妍姿; 幽芳秀色添秋意,美景邀來皓月隨。 賞菊尋詩~2 籬菊展姿賞客來,紅黃粉白傲霜開; 詩人吟詠誇高潔,酬謝花農勤植栽。 細菊浮觴 細菊凝成琥珀光,騷人水畔賦重陽; 紛紛擾擾心頭事,盡付詩詞且舉觴。
Thumbnail
今天是「寒露」(10月8日,有時會落在10月9日),有句俗語說「露水先白而後寒」,就是因為「白露在先,寒露在後」,寒露的氣溫會比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甚至在北方,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所以在西夏曆法,寒露稱「寒霜」。 東北風的呼呼聲不知道是否吵得你無法安眠呢?迎風面的宜蘭地區
Thumbnail
今天是「寒露」(10月8日,有時會落在10月9日),有句俗語說「露水先白而後寒」,就是因為「白露在先,寒露在後」,寒露的氣溫會比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甚至在北方,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所以在西夏曆法,寒露稱「寒霜」。 東北風的呼呼聲不知道是否吵得你無法安眠呢?迎風面的宜蘭地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