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各方面的事物都亂了套的時代,人心總是特別的迷惘與倉皇,很多東西總悄悄地被改變了!來吧,坐下來,一起聽聽菊花的故事!
還記得十多年前為了親訪採菊風情,特意在10月底跑到苗栗銅鑼的九華山,沒想到撲了個空,不是說農曆九月是菊花盛開的時節?怎麼都已到了10月底了,竟然只有纍纍的花苞,卻一朵花也無?一叢一叢如野草般的菊花實在不起眼,問了當地人才知早到了半個月。
直到十一月中旬再去時,放眼望去一整個山坡早已覆滿如黃金般耀眼、浪花般雪白的壯觀花海。由於親自跑了兩趟,因此對菊花盛開的時節感受特別強烈!這幾年在自家園子裡種了幾畝菊花也是這個樣子的,縱然結了許多脹得鼓鼓的苞,時間不到絕不開放。
正因為菊花開花的時間點如此精準(相較於許多因氣候變遷而亂掉花信的花),讓人對菊花的開放特別期待,也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菊花之約」來!
中國古代有一則非常有名、頌揚朋友之間信義的民間故事——范式與張劭,從《搜神記》的〈山陽死友傳〉開始,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改編,到了明代馮夢龍的〈范巨卿雞黍死生交〉,可以說將情節的安排達到了最強音。
在《搜神記》中,范式是信守承諾之人,可以為兩年之約、千里之遙的聚會守諾,被張劭視為信士與死友,死後魂魄還前來託夢道別。到了馮孟龍的版本,原本比較寫實的劇情一變而為:范式因經商耽擱,趕不及與張劭重陽節的雞黍之約,還因此自刎變成鬼魂,乘著陰風前來赴約。
這個故事後來傳到日本有類似的改寫,卻不只是純粹的翻譯,除了故事之一的主角一變而為武士,也將重陽節最重要的菊花特別提點出來。從中國故人之間的「雞黍之約」變成日本武士的「菊花之約」,不難看出在情調與精神方面的改變:由原本較為樸實親切的人情一轉而為必須捍衛的武士道精神。
「人不能行千里,魂能日行千里」,是中日這兩個民間故事所共同著墨的。每每在古典小說中讀到這一類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繫、為了突破時空與肉身的侷限,而不惜殉身的故事,那一份單純、決絕而又義不容辭的濃烈情感總是讓我心頭一震,好一瞬間不能自已。
在今天通訊如此發達與便捷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牽絆卻似乎越來越淡薄,心頭總有種難以言喻的惆悵之感!又是一年菊花盛放,在諸多事物都亂了套的今天,菊花如期而至的花信,令人覺得格外珍貴!
來,一起喝杯菊花茶吧!
聽聽更多的菊花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