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繞一圈剛剛好,去程走台9號,回程走台11號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機車小旅行(四天三夜): 🛵從花蓮市(住)出發走台九線/193,沿路鯉魚潭、鳳林、玉里(住)、赤科山、轉台30線(玉長公路)、安通、轉台11線、長濱、豐濱(住)、回到花蓮市...剛好繞一圈。

花蓮鯉魚潭

花蓮鯉魚潭

花蓮玉里橋頭臭豆腐

花蓮玉里橋頭臭豆腐

赤科山,當地店家告訴我以下故事~ 原本這兒滿山是赤科樹所以命名為赤科山,早年日據時代把赤科樹砍光了,木頭質地堅硬,運回日本製作成警棍。 他的阿公住在嘉義,當年87水災的受災戶,全家逃難到這兒定居,也把金針帶來種植(金針原產地是嘉義喔?)。 因為金針一年只採收一次,又容易遇上颱風,第二代開始種植茶樹,降低天災造成農損的機率,增加多元收入,所以赤科山也產茶(海拔900+)。 看見農夫們辛苦採收金針,大太陽下歪腰,一朵一朵慢慢採,近距離接觸農作物,這兒的作物是 #有機 栽種,從耕作、培育、採收、曬乾、入菜...慢慢長路,經過好多人的手作,採用友善栽種對於一路上的我們都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純魚的腦亂流輸出
27會員
219內容數
分享 #生活大小事 #姑姑大小事 #皇帝大小事 #工作大小事 #分享大小事 #投資大小事 #繪本大小事
2025/04/28
《織毛線的女孩》故事大綱用下面繪本裡的四張文字來描述~ 對,繪本裡的孩子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用水蜜桃代表母親懸掛的心,母親等待再等待最後落下去了。沒錯,後來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從圖片中發現母親的等待再等待,並非原地等待,陪著孩子做各種探索,最後試探到織毛線,那是孩子有反應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織毛線的女孩》故事大綱用下面繪本裡的四張文字來描述~ 對,繪本裡的孩子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用水蜜桃代表母親懸掛的心,母親等待再等待最後落下去了。沒錯,後來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從圖片中發現母親的等待再等待,並非原地等待,陪著孩子做各種探索,最後試探到織毛線,那是孩子有反應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15
因為喜好繪本參加這場講座,認識了作者-劉清彥(阿達叔叔)及《書店裡的小花》。 《書店裡的小花》描述小花流浪到家口門,這戶人家曾經是個書店,老闆的太太過世,他無心繼續經營,而小花的到訪,書店重新開張,同時也是老闆、小花、書店的下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中間他們一起經歷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4/15
因為喜好繪本參加這場講座,認識了作者-劉清彥(阿達叔叔)及《書店裡的小花》。 《書店裡的小花》描述小花流浪到家口門,這戶人家曾經是個書店,老闆的太太過世,他無心繼續經營,而小花的到訪,書店重新開張,同時也是老闆、小花、書店的下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中間他們一起經歷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4/09
看了一部關於樹的紀錄片,片中指出「人造林」是人類用自己的有限的視野做出的蠢事,大自然有再生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 爾後只要經過人造林,這個觀點自動從腦子中跳出來~ 開始自我提問: 1.為什麼這裡要人造林? 2.為什麼要種這樹種? 3.為什麼種得這麼密集? 4.有沒有適度的伐木?
Thumbnail
2025/04/09
看了一部關於樹的紀錄片,片中指出「人造林」是人類用自己的有限的視野做出的蠢事,大自然有再生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 爾後只要經過人造林,這個觀點自動從腦子中跳出來~ 開始自我提問: 1.為什麼這裡要人造林? 2.為什麼要種這樹種? 3.為什麼種得這麼密集? 4.有沒有適度的伐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機車小旅行(四天三夜): 🛵從花蓮市(住)出發走台九線/193,沿路鯉魚潭、鳳林、玉里(住)、赤科山、轉台30線(玉長公路)、安通、轉台11線、長濱、豐濱(住)、回到花蓮市...剛好繞一圈。
Thumbnail
🛵機車小旅行(四天三夜): 🛵從花蓮市(住)出發走台九線/193,沿路鯉魚潭、鳳林、玉里(住)、赤科山、轉台30線(玉長公路)、安通、轉台11線、長濱、豐濱(住)、回到花蓮市...剛好繞一圈。
Thumbnail
花東縱谷到東部海岸有七條橫越海岸山脈的道路,將美麗壯闊的大山大海美景串聯起來! 其中光豐公路、瑞港公路、玉長公路、富東公路路況最好,又稱「花東四小橫」,距離不長、坡度適中,是單車族喜愛的路線,計畫許久擇期不如撞期,就趁這兩天天氣晴朗,來趟花東單車之旅!
Thumbnail
花東縱谷到東部海岸有七條橫越海岸山脈的道路,將美麗壯闊的大山大海美景串聯起來! 其中光豐公路、瑞港公路、玉長公路、富東公路路況最好,又稱「花東四小橫」,距離不長、坡度適中,是單車族喜愛的路線,計畫許久擇期不如撞期,就趁這兩天天氣晴朗,來趟花東單車之旅!
Thumbnail
去一趟後山,當然要選擇鐵道旅行。 把心慢下來~把時間慢下來~ 擁抱後山的好山好水!花蓮我來囉!
Thumbnail
去一趟後山,當然要選擇鐵道旅行。 把心慢下來~把時間慢下來~ 擁抱後山的好山好水!花蓮我來囉!
Thumbnail
台東離我好遠,與新竹就是個斜對角,每次造訪都得隔上好長一段時間,這次難得有機會東行,說什麼都不想錯過那片記憶裡最自然的美景-花東縱谷。
Thumbnail
台東離我好遠,與新竹就是個斜對角,每次造訪都得隔上好長一段時間,這次難得有機會東行,說什麼都不想錯過那片記憶裡最自然的美景-花東縱谷。
Thumbnail
第一次在花蓮騎自行車,慢悠悠的很舒適~>W< 路過:北濱、南濱、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吉安慶修院、花蓮東大門夜市。 還等什麼?!趕快拿著行李衝花蓮!
Thumbnail
第一次在花蓮騎自行車,慢悠悠的很舒適~>W< 路過:北濱、南濱、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吉安慶修院、花蓮東大門夜市。 還等什麼?!趕快拿著行李衝花蓮!
Thumbnail
環島到花蓮旅居 Long Stay,既然單車帶著帳篷,肯定要從市區露到市郊、公園露到高地...
Thumbnail
環島到花蓮旅居 Long Stay,既然單車帶著帳篷,肯定要從市區露到市郊、公園露到高地...
Thumbnail
第一次在19歲時花了4天環了台灣一圈 愛上了台灣,愛上了騎機車 第二次一樣花了4天從中橫再一次繞了台灣一圈 這次是第三次的環島之旅 這次環島的意義在於在結婚前與河馬(男友)來場單身之旅 一直以來我們都喜歡騎機車到處晃晃 但沒有機會一個人騎一台機車長途旅行過 所以就趁這次的計畫說走就走!
Thumbnail
第一次在19歲時花了4天環了台灣一圈 愛上了台灣,愛上了騎機車 第二次一樣花了4天從中橫再一次繞了台灣一圈 這次是第三次的環島之旅 這次環島的意義在於在結婚前與河馬(男友)來場單身之旅 一直以來我們都喜歡騎機車到處晃晃 但沒有機會一個人騎一台機車長途旅行過 所以就趁這次的計畫說走就走!
Thumbnail
如果時間可以 如果日常瑣事可以輕易放下 想去環島~想去環島~想去環島(說三次,因為真的很想去環島🤣) 用一種比開車慢很多的速度 用一種比搭火車更隨意的方式 騎著機車去看看台灣這座島 曾經開車定點玩了台灣好幾個好幾個好幾個景點 也曾搭火車搭火車搭火車漫遊幾個縣市鄉鎮 第一天:Home→屏東枋寮
Thumbnail
如果時間可以 如果日常瑣事可以輕易放下 想去環島~想去環島~想去環島(說三次,因為真的很想去環島🤣) 用一種比開車慢很多的速度 用一種比搭火車更隨意的方式 騎著機車去看看台灣這座島 曾經開車定點玩了台灣好幾個好幾個好幾個景點 也曾搭火車搭火車搭火車漫遊幾個縣市鄉鎮 第一天:Home→屏東枋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