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為達類與班禪的師尊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宗喀ㄎㄚˋ巴 (藏語:ཙོང་ཁ་པ་།,威利轉寫:tsong kha pa,THL:tsong kha pa,藏語拼音:Zongkaba,1357年—1419年),法名羅桑札巴藏語:བློ་བཟང་གྲགས་པ,威利轉寫:blo bzang grags pa,藏語拼音:Losang Chagba,意為 「善慧名稱」),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42歲時,得到佛護的《中論釋》,認識到月稱清辯兩家見解的異同,了悟到「緣起性空」,提倡「中觀應成」,並依此批判當時西藏流行之各種中觀學說,主張「一切法唯名分別安立」,建立他在中觀思想方面的獨特主張。[1]其弟子克主傑班禪轉世之先河,其弟子根敦朱巴達賴轉世之初尊,宗喀巴是藏傳佛教一代祖師,被藏族視作文殊菩薩化身


北京雍和宮供奉宗喀巴大師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是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其南北長400米,占地66000平方米,布局分為東、中、西三路,共有五進院落。其始建於明代,原為太監官房。1694年,清朝康熙皇帝在其舊址上為皇四子雍親王胤禛(即雍正皇帝)建立了府邸。雍正皇帝即位後,將其前半部改為黃教上院,後半作為行宮,後行宮遇火被焚。1725年,上院改為行宮,正式更名為雍和宮。1744年,雍和宮改為藏傳佛教寺院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其於1957年入選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感謝宗喀巴大師助我程式開發順利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珍淵的沙龍
1會員
153內容數
清淨一下遠離煩惱
陳珍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收驚是臺灣常見的民俗療法,本文介紹行天宮收驚時間、流程及禁忌,包含親自到場和無法到場兩種情況,並說明收驚原理及適用情況,以及生理期、服喪期間是否適合收驚等細節。
Thumbnail
2025/04/14
收驚是臺灣常見的民俗療法,本文介紹行天宮收驚時間、流程及禁忌,包含親自到場和無法到場兩種情況,並說明收驚原理及適用情況,以及生理期、服喪期間是否適合收驚等細節。
Thumbnail
2025/04/14
安定身心保康寧 收驚   行天宮的收驚儀式簡要靈驗,使得信眾心神安寧,尤其是効勞生阿嬤不畏寒暑,利人方便的付出,一炷香一炷香地收驚而毫不歇息,更是感動了無數信眾。   所以,除了特殊的日子之外,平日從上午十一點二十分過後,在三宮拜亭前,總可以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善男信女,扶老攜幼,很有耐
Thumbnail
2025/04/14
安定身心保康寧 收驚   行天宮的收驚儀式簡要靈驗,使得信眾心神安寧,尤其是効勞生阿嬤不畏寒暑,利人方便的付出,一炷香一炷香地收驚而毫不歇息,更是感動了無數信眾。   所以,除了特殊的日子之外,平日從上午十一點二十分過後,在三宮拜亭前,總可以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善男信女,扶老攜幼,很有耐
Thumbnail
2025/04/14
行天宮奉祀五聖恩主,所謂的「恩主」就是扶鸞信仰的「救世主」,因為恩主公憐憫世人、救世濟民,所以信眾感恩如救世主。五位恩主,以關聖帝君為首,因此臺灣一般民眾亦稱關聖帝君為恩主公,也經常稱行天宮為恩主公廟。 行天宮五聖恩主(神明座向為主) 隆恩真君:道教重要的護法神、火神,又稱豁落靈官,尊稱
Thumbnail
2025/04/14
行天宮奉祀五聖恩主,所謂的「恩主」就是扶鸞信仰的「救世主」,因為恩主公憐憫世人、救世濟民,所以信眾感恩如救世主。五位恩主,以關聖帝君為首,因此臺灣一般民眾亦稱關聖帝君為恩主公,也經常稱行天宮為恩主公廟。 行天宮五聖恩主(神明座向為主) 隆恩真君:道教重要的護法神、火神,又稱豁落靈官,尊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是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位被譽為「班智達」者,意為學識淵博的大學者,尊者精通五明、智慧無比,是 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示現以凡夫肉身成佛。薩迦班智達作為傳承祖師與 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只要我們能夠如法祈請,必定能夠感受到殊勝瑞相,從而增長信心,與上師的法緣更加緊密。
Thumbnail
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是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位被譽為「班智達」者,意為學識淵博的大學者,尊者精通五明、智慧無比,是 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示現以凡夫肉身成佛。薩迦班智達作為傳承祖師與 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只要我們能夠如法祈請,必定能夠感受到殊勝瑞相,從而增長信心,與上師的法緣更加緊密。
Thumbnail
宗喀巴大師創立佛教金剛乘四大教派中的格魯派,以披戴黃帽為嚴持戒律、重視實修的象徵。大師辯才無礙、博學廣智,一切顯密經藏之奧義,無不涵泳於其甚深的悲智願海。曾於一天之內,同時講述十五部論著,歷時三個月無間斷,亦曾於法會中同時講述二十一部大論,析辨精微、條理分明,令眾懾服。
Thumbnail
宗喀巴大師創立佛教金剛乘四大教派中的格魯派,以披戴黃帽為嚴持戒律、重視實修的象徵。大師辯才無礙、博學廣智,一切顯密經藏之奧義,無不涵泳於其甚深的悲智願海。曾於一天之內,同時講述十五部論著,歷時三個月無間斷,亦曾於法會中同時講述二十一部大論,析辨精微、條理分明,令眾懾服。
Thumbnail
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 薩迦班智達(1182—1251),法名薩班•貢噶堅贊(慶喜幢),簡明尊稱「薩班」,是著名「薩迦五祖」之第四位傳承持有者,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示現以凡夫肉身成佛,法體荼毗(火化)時,煙霧幻化出彩虹,聖骨燒化出無數舍利。 本文摘要 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 薩迦班智達精
Thumbnail
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 薩迦班智達(1182—1251),法名薩班•貢噶堅贊(慶喜幢),簡明尊稱「薩班」,是著名「薩迦五祖」之第四位傳承持有者,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示現以凡夫肉身成佛,法體荼毗(火化)時,煙霧幻化出彩虹,聖骨燒化出無數舍利。 本文摘要 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 薩迦班智達精
Thumbnail
宗喀ㄎㄚˋ巴 (藏語:ཙོང་ཁ་པ་།,威利轉寫:tsong kha pa,THL:tsong kha pa,藏語拼音:Zongkaba,1357年—1419年),法名羅桑札巴(藏語:བློ་བཟང་གྲགས་པ,威利轉寫:blo bzang grags pa,藏語拼音:Losang Chagba
Thumbnail
宗喀ㄎㄚˋ巴 (藏語:ཙོང་ཁ་པ་།,威利轉寫:tsong kha pa,THL:tsong kha pa,藏語拼音:Zongkaba,1357年—1419年),法名羅桑札巴(藏語:བློ་བཟང་གྲགས་པ,威利轉寫:blo bzang grags pa,藏語拼音:Losang Chagba
Thumbnail
2023年12月25日(藏曆11月14日)為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圓寂紀念日,薩迦班智達是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位被譽為「班智達」者,意為學識淵博的大學者,也是薩迦派第四位傳承持有者。觀音山 12月20日~12月27日,特別禮請康藏地區喇嘛僧眾,舉辦連續8日「薩迦班智達祈請相應法會」。
Thumbnail
2023年12月25日(藏曆11月14日)為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圓寂紀念日,薩迦班智達是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位被譽為「班智達」者,意為學識淵博的大學者,也是薩迦派第四位傳承持有者。觀音山 12月20日~12月27日,特別禮請康藏地區喇嘛僧眾,舉辦連續8日「薩迦班智達祈請相應法會」。
Thumbnail
八思巴尊者不僅有非常大的功德智慧,且對西藏的每一個傳承,都表現出尊重包容的仁慈心,祂是第一位統治全藏的上師,也是宗教領袖統治西藏的肇始;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上師統治過整個西藏,八思巴算是西藏宗教領袖兼政治領袖的第一人。觀音山 2024年偉大祖師追思系列法會ー佛前萬燈供.供養臺灣薩迦寺僧團。臺灣薩迦寺
Thumbnail
八思巴尊者不僅有非常大的功德智慧,且對西藏的每一個傳承,都表現出尊重包容的仁慈心,祂是第一位統治全藏的上師,也是宗教領袖統治西藏的肇始;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上師統治過整個西藏,八思巴算是西藏宗教領袖兼政治領袖的第一人。觀音山 2024年偉大祖師追思系列法會ー佛前萬燈供.供養臺灣薩迦寺僧團。臺灣薩迦寺
Thumbnail
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是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位被譽為班智達者,為薩迦派第四位傳承持有者。以萬般恭敬的心修持《上師相應法》,這是最基本的一個相應。若能相應,才能夠由「一」生出「萬物」,進而獲得種種的成就,因為一切法的基礎來自上師。歡迎大家把握殊勝的因緣,參加法會,祈請與上師相應,獲得無上加持。
Thumbnail
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是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位被譽為班智達者,為薩迦派第四位傳承持有者。以萬般恭敬的心修持《上師相應法》,這是最基本的一個相應。若能相應,才能夠由「一」生出「萬物」,進而獲得種種的成就,因為一切法的基礎來自上師。歡迎大家把握殊勝的因緣,參加法會,祈請與上師相應,獲得無上加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