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吹五月、伊吹雞腿子、摸魚齋

伊吹五月、伊吹雞腿子、摸魚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附上網站:摸魚齋伊吹雞腿子


伊吹很有名不用介紹(這邊不提她的爭議)

早期作品是水彩,和現在的畫風其實差蠻多的,現在根本

目前伊吹出了兩本畫集,兩本風格略顯不同,同樣的重量感(物理)

劍網3主題的山月無憂,風格偏向水墨感

古劍3主題的千歲寄夢,更細緻的畫風,連續的故事性,附帶一本漫畫

兩本均有開箱影片,有興趣的請自行搜尋


伊吹的圖最有魅力在構圖的故事性,彷彿時間凝結的一瞬間,人物互動的氣氛

不是追求的姿態是否美好,是在捕捉人物最自然的那一面


raw-image

半身像在伊吹的作品中很常見,光影美不用說

這張在疏密和虛實的對比上做的很漂亮

但我比較訝異於,人物的臉比較朦朧寫意,飾品反而刻畫較細(伊吹蠻多圖都這樣處理)

這跟印象中臉要畫清楚,旁邊用來陪襯不搶風采的方式不同

但卻又很意外的整體協調感還蠻平衡的,精細的部分有點綴用途

雖然視覺會被吸引過去,但還是能看清整個人物


伊吹看到珠寶後畫的圖

伊吹看到珠寶後畫的圖

另一張主體就是珠寶,構圖也在中心,人物雖然襯托珠寶,依然不失風采

伊吹作品會有很多山河,遼闊自然景物,傳統建物,可以感受到她的創作來源很多來自生活

有些場景感覺有照片參照,少數使用3D,但都處理地很融入圖像中,一點也不突兀

有一次看到礦物的近拍圖,光影材質的感覺也很像她的圖會出現的畫面

最厲害的是圖量非常多,兩本畫集厚度已經收錄蠻多圖,但網站上還是持續在創作


寧靜的時刻

寧靜的時刻

好像可以感受到水氣

好像可以感受到水氣

礦物近拍很像自然景色

礦物近拍很像自然景色

特殊材質的光澤感

特殊材質的光澤感


avatar-img
知道也沒用的動畫隨筆
13會員
58內容數
動畫師一名,技術不算炸裂,至少還能把角色動起來。這裡是我對動畫、工作、生活的低頻碎唸集合站。你會看到工作心得、技術筆記、動漫相關的廢話,總之就是寫給空氣看的,歡迎路過,但不必停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