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臨終末命八人同受面諭傳位見證人疑雲?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1.雍正五年(1727年)十月,朝廷公布隆科多所犯四十一款重罪,當事人隆科多在獲罪供詞中說: 「聖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並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禦之人1。當日康熙臨終時,隆科多並未在康熙身旁,所以康熙臨終時很有可能只有雍正一人。隆科多又說:「妄擬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2康熙帝臨終前傳位於胤禛之事,很可能是由胤禛與隆科多共同捏造的天大謊言,所謂康熙末命,是由隆科多宣讀於眾,自然這樣做是冒著被殺頭、滅族之險。還有西方文獻作為佐證:雍正元年九月十六日(1723年10月14日)西方捷克在華傳教士嚴嘉樂在信中批披露說:「皇十四子提出要看先帝的遺囑,對九門提督嚴詞訓斥,甚至要殺了九門提督,因為此人是(先帝遺詔—譯者注)唯一的、可疑的見證人。3信中只有提到九門提督是唯一的、可疑的見證人,也就間接否定了雍正帝所說的七皇子共同聆遺詔之說法。後來乾隆帝在談起雍正繼位過程中,也只是說「聖祖大漸授位,皇考其時係内大臣隆科多宣傳顧命4,並沒有起到七皇子共同面聆遺詔的說法。然而《皇清通誌綱要》、《永憲錄》這兩本私人著作也有都康熙帝過世的記載,但都沒有記載7位皇子一同面聆遺詔,而在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召總理事務王大臣、滿漢文武大臣、九卿入,面諭曰:命朕纘承統緒。於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5。雍正元年當時並沒有7位皇子一同面聆遺詔的說法。後來雍正四年九月,阿其納、賽斯黑相繼死去後,在隔年雍正五年十月在制隆科多罪案時雍正召議政王大臣內閣九卿等,諭曰: 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諸兄弟及隆科多入見,面降諭旨,以大統付朕6。到了雍正四年繼位描述出現了跟之前不同的說法,出現了諸兄弟皇子跟隆科多一統面聆遺詔說法,和最早先的說法並不一至致,這也是對於雍正帝所說的七皇子共同聆遺詔的真實性產生莫大的疑問。

然而依雍正《大義覺迷錄》的說法,年幼皇子應在寢宮外祗候,但隆科多說:祖皇帝賓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親王在內值班,聞大事出與臣過於西直門大街,告以聖上紹登大位之言,果親王神色乖張,有類瘋狂聞其奔回邸第,並未在官迎駕伺候等語,朕聞之甚為疑訝是以差往7。果親王允禮並未在皇宮內守候。

依《大義覺迷錄》的記載,皇四子胤禛是最後知道自己是皇位的繼承人的,但各皇子在雍正面前表現出驚訝大不敬的行為,不像是之前已經由康熙帝面諭過了皇位的繼承人的態度。皇考龍馭上賓,方有大事之夜,朕命允祉管理内事,阿其那管理外務。乃允祉私自出外與阿其那宻語多時,不知所商何事。8

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時,塞思黑(允禟)突至朕前,箕踞對坐,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若非朕鎮定隱忍,必至激成事端。9

然而雍正一方面又說:夫以朕兄弟之中,如阿其那、塞思黑等,久蓄邪謀,希冀儲位,當兹授受之際,伊等若非親承皇考付朕鴻基之遺詔,安肯帖無一語,俯首臣伏於朕之前乎?10雍正前後毛矛盾的敘述,不禁讓人懷疑八人同受面諭說法的可信度。

 

 ̄ ̄ ̄ ̄ ̄ ̄ ̄

1、2、6.《雍正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25‚第105行。

3.嚴嘉樂:《中國來信 1716~1735》﹐大象出版社﹐2002年﹐第40頁。

4.《欽定四庫全書御製文三集》巻三論﹐慎建儲貳論。

5.《清實錄雍正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5‚第9行。

7.《上諭八旗》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八‚第42行。

8.《世宗憲皇帝上諭旗務議覆》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八‚第9頁。

9.《大義覺迷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一‚第25行。

10.《大義覺迷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一‚第23行。

 

2.康熙帝臨終時只召一位大臣而且還是武官,沒有大學士這不符合康熙帝先前廢立太子時的作法,根據《皇清通治綱要》記載:當時有6位領侍衛內大臣 公鄂倫岱差、貝勒滿都護署、候巴渾德病、公馬爾賽、公阿爾松阿、宗室吳爾占、公振恒,有5位大學士 馬齊、嵩祝、蕭永藻、王琰、王頊齡11

 

3.雍正繼位初期時就出現許多雍正不當得位傳言,朝鮮使節都有聽聞,康熙六十一年朝鮮冬至行正使全城君李混、副使左參贊李萬選返國後報告: 或稱不發喪 或稱矯詔襲位,內間事秘,莫測端倪,而至於矯詔,則似實狀。12雍正元年進賀行正使密昌君樴具奏: 雍正繼立,或云出於矯詔。也同樣指證當時北京城確有傳言雍正繼位是出於矯詔。13事隔多年後雍正非法繼位還是流傳著,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馬戛爾尼率領英國使團訪華,使節團成員也有聽聞一個謠傳:雍正皇帝在其父臨終時候闖進宮去更改了大行皇帝的遺囑,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去,這樣繼承大位14

 

4.最令人可疑是雍正繼位後馬上下密令給延信收繳大將軍胤禎(禵)所有跟康熙帝奏摺書信,如果延信有手軟疏怠,並沒有全部交來,朕就不饒恕你!若在路上遇見大將軍,不要將此密令稍有洩漏,如果雍正是康熙所欽命繼承大統之人的話,那為什麼要這麼害怕胤禎(禵)跟康熙帝奏摺書信呢? 雍正怕那些書信和硃批奏摺中,有著康熙帝的明示或者暗示皇位傳承的信息,而後又收繳了康熙寫給嬪妃所有的手諭,收繳後全部銷毀。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輔國公臣延信密奏:為欽遵諭旨事。

延信宿住舉羅之日,奉上諭:爾到達後,爾將大將軍王之所有奏書,所奉朱批諭旨,均收繳,封閉具奏送來。倘將軍親自攜來,爾速陳其由,于伊家私書到達前密奏。倘爾稍有怠懈庸懦、使其觀家書而未全解送,朕則怨爾。途中若遇大將軍,此情萬勿被發覺,惟爾抵達甘州前,稱諭旨趕到,盡告彼處大臣等。爾抵達後即收領印信,掌權之後再行。此間事甚機密,爾之所有密奏文書,以大將軍有奏書之匣、鑰匙,爾傳旨取用。若平常具奏,則普通封奏,劄克丹等、太監等若強推薦謊稱將軍親自攜來,即行執拿,一面具奏。欽此。15

5. 雍正生母仁壽皇太后烏雅氏的反常表現,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皇太后烏雅氏就表示:“欽命予子纘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16雍正登極大典時,雍正帶著文武百官給皇太后行跪拜大禮時,德妃卻說:“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17不接受百官朝賀,更令人更驚呀的是皇太后烏雅氏表示“決意從殉,不飲不食。”

 

 ̄ ̄ ̄ ̄ ̄ ̄ ̄

11. 弘旺:《皇清通治綱要》‚卷4。

12.《同文彙考‚補篇》《使臣別單》卷四‚第 2頁。

13.《李朝實錄》景宗三年九月癸未日條。

14.(英)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葉篤義譯﹐商務印書館(北京)1963年版﹐第363頁。

15.《康熙朝滿文珠批奏摺全譯》3658。

16.《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2‚第41行。

17.《雍正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1‚第45行。

 

而在康熙朝初年,康熙帝就已經下旨,廢黜了“殉葬”的制度,然而這個時候皇太后烏雅氏卻提出要為康熙皇帝殉葬,甚至到了絕食絕水的地步,這讓雍正感到很難堪,卻又有無可奈何。雍正和各王公大臣經過一陣好言相勸之下,皇太后烏雅氏這才放棄了殉葬的念頭,然而她帶給雍正的困擾並沒有結束。前據王大臣等、合詞虔請,敬上仁壽皇太后尊號。盛德謙光。屢辭不允。諸王大臣援引舊典。懇求再三。始蒙慈允18也拒絕接受太后的尊號,直到雍正元年5月崩世,仁壽皇太后尊號也未及舉行冊尊典禮,最終雍正只得追封其為“孝恭仁皇后”。

 

 

 ̄ ̄ ̄ ̄ ̄ ̄ ̄

18.《雍正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2‚第64行。

raw-image

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封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探索歷史 真相藏於細微之處
0會員
42內容數
喜好探索歷史 真相藏於細微之處
2025/04/21
從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中得知雍正喜愛飲羊羔酒,雍正元年(1723)8月13日他回覆給太保公四川陝西總督年羹堯的奏摺中: 在寧夏靈州出一羊羔酒,當年進過,有二十年寧夏不進了,朕甚愛飲,尋些來,不必多進,不足用時再發旨意,不要過百瓶,密諭。 摘錄:(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舘編 第
2025/04/21
從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中得知雍正喜愛飲羊羔酒,雍正元年(1723)8月13日他回覆給太保公四川陝西總督年羹堯的奏摺中: 在寧夏靈州出一羊羔酒,當年進過,有二十年寧夏不進了,朕甚愛飲,尋些來,不必多進,不足用時再發旨意,不要過百瓶,密諭。 摘錄:(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舘編 第
2025/04/02
  從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內的《內務府奏查趙昌家產事折》可得知內務府趙昌是有妻子、兒子九人、兒媳四人、孫三人、孫女二人,所以可知趙昌是內務府的官員不是太監。   5 內務府奏查趙昌家產事折 雍正元年正月初六   內務府僅奏,為遵旨查查趙昌家產事。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奉上諭:
2025/04/02
  從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內的《內務府奏查趙昌家產事折》可得知內務府趙昌是有妻子、兒子九人、兒媳四人、孫三人、孫女二人,所以可知趙昌是內務府的官員不是太監。   5 內務府奏查趙昌家產事折 雍正元年正月初六   內務府僅奏,為遵旨查查趙昌家產事。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奉上諭:
2025/03/18
雍正三年四月二十八日上諭:“沈竹、戴鐸乃朕藩邸舊人”(摘錄:《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之31,第51行。) 雍正四年八月三十日上諭竟然說:“巴海、戴鐸、沈竹皆八阿哥屬下之人” (摘錄:《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之47,第82行。)   在雍正三年
2025/03/18
雍正三年四月二十八日上諭:“沈竹、戴鐸乃朕藩邸舊人”(摘錄:《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之31,第51行。) 雍正四年八月三十日上諭竟然說:“巴海、戴鐸、沈竹皆八阿哥屬下之人” (摘錄:《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之47,第82行。)   在雍正三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甲午十三,戌刻,上崩于暢春苑。上宴駕後,內侍仍扶禦鑾輿入大內。相傳隆科多先護皇四子雍親王回朝哭迎,身守闕下,諸王非傳令不得進。次日至庚子十四至十九日,九門皆未啟。(肖奭:《永憲錄》卷一,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1輯 沈雲龍 主編 ,文海出版社,,第55頁。)   甲午戌刻聖祖賓天。……十三阿哥允祥、
Thumbnail
甲午十三,戌刻,上崩于暢春苑。上宴駕後,內侍仍扶禦鑾輿入大內。相傳隆科多先護皇四子雍親王回朝哭迎,身守闕下,諸王非傳令不得進。次日至庚子十四至十九日,九門皆未啟。(肖奭:《永憲錄》卷一,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1輯 沈雲龍 主編 ,文海出版社,,第55頁。)   甲午戌刻聖祖賓天。……十三阿哥允祥、
Thumbnail
1.雍正五年(1727年)十月,朝廷公布隆科多所犯四十一款重罪,當事人隆科多在獲罪供詞中說: 「聖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並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禦之人」1。當日康熙臨終時,隆科多並未在康熙身旁,所以康熙臨終時很有可能只有雍正一人。隆科多又說:「妄擬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2康
Thumbnail
1.雍正五年(1727年)十月,朝廷公布隆科多所犯四十一款重罪,當事人隆科多在獲罪供詞中說: 「聖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並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禦之人」1。當日康熙臨終時,隆科多並未在康熙身旁,所以康熙臨終時很有可能只有雍正一人。隆科多又說:「妄擬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2康
Thumbnail
康熙無意間提起明珠,卻不想沿這話題多講,掉過馬頭往西行去,走了一陣忽聽有人叫喚:「三阿哥!」回頭四顧,卻不見左近有人,便問常寧道:「方才誰叫三阿哥?」常寧一怔,答道:「三阿哥留在京師,方才沒人叫三阿哥。」康熙伸手握住頸間嘎烏盒,呆了片刻,說道:「常寧,我想成德是去了。」
Thumbnail
康熙無意間提起明珠,卻不想沿這話題多講,掉過馬頭往西行去,走了一陣忽聽有人叫喚:「三阿哥!」回頭四顧,卻不見左近有人,便問常寧道:「方才誰叫三阿哥?」常寧一怔,答道:「三阿哥留在京師,方才沒人叫三阿哥。」康熙伸手握住頸間嘎烏盒,呆了片刻,說道:「常寧,我想成德是去了。」
Thumbnail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雍正王朝》是大學時代教授罕見推薦的經典影劇,我一直放在心中卻遲遲未及觀賞,而且以前還須大費周章去租借或購買影片觀賞,現在連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官方YouTube頻道都直接線上免費播送,讓我得以輕易欣賞全集,但作者二月河老師卻已過世,物換星移,不勝唏噓。
Thumbnail
《雍正王朝》是大學時代教授罕見推薦的經典影劇,我一直放在心中卻遲遲未及觀賞,而且以前還須大費周章去租借或購買影片觀賞,現在連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官方YouTube頻道都直接線上免費播送,讓我得以輕易欣賞全集,但作者二月河老師卻已過世,物換星移,不勝唏噓。
Thumbnail
南方加緊軍報在這日抵達京師,正當破曉之前最暗時分。成德如常到了乾清宮,剛在殿外站定,便見昏黑中有人過了乾清門。他認不出來者何人,但這樣大清早上乾清宮,他不能不攔,連忙快步下階,走到近前一看,來人竟是當今汗兄裕親王福全。
Thumbnail
南方加緊軍報在這日抵達京師,正當破曉之前最暗時分。成德如常到了乾清宮,剛在殿外站定,便見昏黑中有人過了乾清門。他認不出來者何人,但這樣大清早上乾清宮,他不能不攔,連忙快步下階,走到近前一看,來人竟是當今汗兄裕親王福全。
Thumbnail
朝鮮半島的亂世傳奇,在高麗王朝腐敗頻臨滅亡時,出現了六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六個人,宛如朝鮮半島的六條神龍,飛躍在空中,主宰了時代與百姓的命運。 而李芳遠為了掌權,殺了自己的師父鄭道傳,原因是鄭道傳輔佐李家成立朝鮮王朝之後,想要建立由官員及宰相掌權,架空國王王權的專制開明國家。 📷 📷 2則留言
Thumbnail
朝鮮半島的亂世傳奇,在高麗王朝腐敗頻臨滅亡時,出現了六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六個人,宛如朝鮮半島的六條神龍,飛躍在空中,主宰了時代與百姓的命運。 而李芳遠為了掌權,殺了自己的師父鄭道傳,原因是鄭道傳輔佐李家成立朝鮮王朝之後,想要建立由官員及宰相掌權,架空國王王權的專制開明國家。 📷 📷 2則留言
Thumbnail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史可法口中的恩師,就是左忠毅公──左光斗。他的故事,必須從明神宗萬曆年間說起......
Thumbnail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史可法口中的恩師,就是左忠毅公──左光斗。他的故事,必須從明神宗萬曆年間說起......
Thumbnail
太子人選接連過世,乾隆皇帝死亡筆記本的威力比他那懷疑自己剋皇后的祖父還強大。但是,國不可無本,隨著年事漸長,乾隆皇帝還是得拼死一搏。
Thumbnail
太子人選接連過世,乾隆皇帝死亡筆記本的威力比他那懷疑自己剋皇后的祖父還強大。但是,國不可無本,隨著年事漸長,乾隆皇帝還是得拼死一搏。
Thumbnail
世界上有一些帝王,雖然並不是創業的第一代,但他們承繼先人的基業,將國家推升到另一個高峰。蔡老師就要來簡述12位這些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屬於二代的生涯,或許可以給各位讀者一些啟發。本集介紹三位斜槓青年皇帝::唐玄宗、宋仁宗、明宣宗。
Thumbnail
世界上有一些帝王,雖然並不是創業的第一代,但他們承繼先人的基業,將國家推升到另一個高峰。蔡老師就要來簡述12位這些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屬於二代的生涯,或許可以給各位讀者一些啟發。本集介紹三位斜槓青年皇帝::唐玄宗、宋仁宗、明宣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