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是為了誰而辦的呢?
是為了生者嗎?是為了逝者嗎?
是為了什麼呢?
當開始思考之後,內心感到滿滿荒誕。
「當父母過世之後,所有的手足不再親密,只剩下親戚關係。」
兄弟姊妹之間,靠著父親與母親,強而有力地綁成一個組合,兄友弟恭建立在父母的威嚴之下。但長輩一離世之後,彼此之前的牽絆相當微弱,是兒時記憶?是同份血緣?更赤裸的其實是利益。
當長輩們為了利益反目,兒時親切的叔叔、阿姨、姑姑、舅舅、姨丈、姑丈,瞬間都統稱為熟悉的陌生人。分了派系之後,對立陣營的長輩甚至不僅視你為陌生人,更甚至,你懷疑起自己是否得到一件隱形斗篷,他們的視線不再落於你。
葬禮為了仍在世的家屬辦的嗎?
也許是,但也許不是最親近的這一群人。
因為年老的長輩,早已病入膏肓,需要外籍看護時時照料,多次進出醫院,食慾不振,日漸消瘦,直至遠房親戚偶遇可能也認不出,原來人真的會瘦到脫相。
最親近的這一群人,早有心理準備,久病親人時日無多了。
「奶奶過世了?怎麼哪麼突然?」因家族派系對立,已經多年沒有回去探望。
從母親的訊息得知奶奶過世的消息。
「老了、病了很久、瘦了很多、上次去就已經不太認人,不太說話了。」
母親每月舟車勞頓地看望著久病的奶奶,看著奶奶一天天地憔悴,大概心裡也有底了。
從幼時爺爺過世時,當時小小年紀的我,就有強烈的割裂感。
看著白日大人慟哭,外加孝女白琴撕心裂肺的哭聲加持,感受到告別的悲傷,再也看不到爺爺的失落感。可太陽一落下,喪禮的夜晚,叔叔們熱烈的搓麻將。
到此次奶奶的喪禮,莊嚴的花牆是怎麼設計,來訪賓如何安排,花圈需要幾對,邀請師父到喪禮念經,費用該如何計算,金錢一層層的加疊。家族手足早已分成對立兩派,面對這些事情的安排,明明該一起同心協力完成,卻更像是兩組人員在做報告。隔著一道看不見的牆,不走心的互相應答著。終究事情由較為強勢的派系主導,另外一方更像是陪襯,說是背景圖都不為過。
最為親近的孩子們,因為利益糾葛而互相厭棄且帶有敵意。
他們不悲傷。
葬禮是辦給上一代的人的。
奶奶的手足、遠房親戚來答禮,來做最後的悼念。
但是人終究是由很多很多記憶組成的,每一段記憶都有情感的累積,只是每段情感好像是一個個的抽屜,人們是不輕易拉開查看的。
葬禮像是要撫慰還活著的家人親屬們?
不如說是一個儀式讓遠房的親人們有機會再見逝者最後一面,即便只是一張遺照。
更好的情況的話,也許可以引出這些孩子們拉開情感的抽屜,真心實意地為奶奶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