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離世與家族關係的反思(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據長輩們說著死後世界,也是有所謂的物質生活,所以我們會燒她的活用品給她。我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像是紙房子、紙錢、金山銀山還有她生前愛穿的衣服等等的,擺在空地上頗為壯觀。


我們家族的人拉著紅繩對著待會要燒給奶奶的東西圍成一個大圓,接下來我們目視著那堆紙製品在幾十分鐘內幾乎燃燒殆盡。希望奶奶妳可以如實收到,過著奢侈的生活。


時間來到告別式那天。


那天來了很多我從沒看過的長輩們,多是佝僂。據說奶奶原生家庭人口很多,奶奶父母的朋友又剛好想多養個女兒,所以對奶奶來說她有兩個家,一個是親生家庭、一個是養父母家。然而說實話我不曉得那些她平輩或是長輩的家人們對奶奶而言有什麼感情,至少我這輩子沒有聽過奶奶提及他們一次,甚至於奶奶有兩個家這件事情也是在最近才聽說的。說來有點難過,原來我對奶奶如此陌生。


告別式上是個很催淚的儀式,無非是要勾起生者對於亡者的回憶,以至於很多人哭成一片。告別式上大伯、爸爸、兩個叔叔以及長孫在右邊站成一排,他們的妻子是依序站在左邊一排。我看到一個滿特別的現象是男生們每個人都面色凝重、帶點悲傷,他們的悲傷是深沉而內斂的;女生們則是情緒外放,整場告別式一直啜泣不停,每個人都哭紅了眼睛鼻子。事後媽媽跟我說,他們是男人,怎麼能哭?我不說他們誰對誰錯,但總讓我覺得很困惑,陪伴自己六十年左右的媽媽離世了,哭一場,又何仿?


仔細看看那天出席的人,幾乎都是奶奶的親人,這才重新明白家族之大,但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政治人物,或是街坊鄰居。我那天在想原來奶奶真的把自己的一輩子都給了家庭,無論是開心或是爭吵什麼的,都是她花了一輩子經營的。一陣鼻酸,原來有人可以這樣奉獻所有給家庭。如果是我恐怕就做不到吧。


不過對於我而言,告別式本身不是太過傷心的環節,我總覺得那是一個告別式主持人刻意營造的環節。總是會有種,哭得越傷心會孝順的感覺。


過了一會兒,告別式結束,休息一下後大家準備和奶奶一起上靈車、交通車,過程中還要囑咐奶奶要離開了。我發現對於我來說,這才是最讓我傷心的時刻,想到奶奶要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家,不免悲從中來,我速速拿起手機拍下一張照片,這也是和奶奶最後一次看這道熟悉的街景。前往火葬場的路上午的心很空,好像感覺不太到難過還是什麼情緒,有點麻木。


「火燒妳的身,不燒妳的魂」我們目送奶奶和她的棺材進火化。


永別了,奶奶。


avatar-img
23會員
45內容數
在半導體產業中打滾一年半載後深刻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那時的環境,毅然決然決定離職後生活開始有了巨變,從事了專利產業的工作,重新開始了書寫的習慣。在這裡記錄著我內心的情感世界,偶有掙扎、偶有日常、偶有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桔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連續好幾天我們沒有太多事情需要處理,整日的日常就是早上讓需要做旬的人在靈堂前做一些儀式,沒事的人圍在一張桌子摺紙。一開始我們大家都在摺紙蓮花,紙蓮花是種摺起來很費時的東西,一朵紙蓮花需要十八張紙才能摺出來,但說實話不怎麼難,甚至我會用枯燥無聊來
葬儀社的人除了大致上跟我們說些接下來的流程外,也留了一張估價單下來,我瞥見估價單上的第一項寫著「女旗袍」。那是奶奶現在身上穿著的衣服,要價3700元,說來諷刺,她生性節儉,也許這是她這輩子穿過最貴的衣服吧,但穿這套衣服也不過幾天的時間就將和她一起化為灰燼。
說一個意外的插曲是嬸嬸和親戚之間的摩擦,小叔一家人回來後嬸嬸對著小叔破口大罵,大意上是說小叔在奶奶住院將近一週的期間不曾去醫院探視過她,奶奶在世時也叨念著都沒看到小叔來看她、還有對小嬸成日無所事事碎念,最後對著奶奶說「你現在沒辦法念他們了,妳就記得託夢去念他們」。嬸嬸的怒火不停,繼續說大伯也沒去醫院
奶奶她前幾天以高齡88歲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家中長輩們說她是個很有福份的人,逝世前沒有經歷到台灣平均八年的臥床期,她在醫院躺了六天,最終在睡夢中離世;除此之外,家族也是子孫滿堂,今天仔細算算發現我們也已經是個近三十人的大家族了,其中還有五個曾孫...
連續好幾天我們沒有太多事情需要處理,整日的日常就是早上讓需要做旬的人在靈堂前做一些儀式,沒事的人圍在一張桌子摺紙。一開始我們大家都在摺紙蓮花,紙蓮花是種摺起來很費時的東西,一朵紙蓮花需要十八張紙才能摺出來,但說實話不怎麼難,甚至我會用枯燥無聊來
葬儀社的人除了大致上跟我們說些接下來的流程外,也留了一張估價單下來,我瞥見估價單上的第一項寫著「女旗袍」。那是奶奶現在身上穿著的衣服,要價3700元,說來諷刺,她生性節儉,也許這是她這輩子穿過最貴的衣服吧,但穿這套衣服也不過幾天的時間就將和她一起化為灰燼。
說一個意外的插曲是嬸嬸和親戚之間的摩擦,小叔一家人回來後嬸嬸對著小叔破口大罵,大意上是說小叔在奶奶住院將近一週的期間不曾去醫院探視過她,奶奶在世時也叨念著都沒看到小叔來看她、還有對小嬸成日無所事事碎念,最後對著奶奶說「你現在沒辦法念他們了,妳就記得託夢去念他們」。嬸嬸的怒火不停,繼續說大伯也沒去醫院
奶奶她前幾天以高齡88歲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家中長輩們說她是個很有福份的人,逝世前沒有經歷到台灣平均八年的臥床期,她在醫院躺了六天,最終在睡夢中離世;除此之外,家族也是子孫滿堂,今天仔細算算發現我們也已經是個近三十人的大家族了,其中還有五個曾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對著鏡子看到自己,驚訝的說:「啊!我現在怎麼這麼老了!」 這是妳清醒的那5分鐘,也是我們一家人把握的5分鐘,因為這是妳清醒的瞬間,這時候能溫暖的對話,能讓妳安心,能讓妳感到幸福。 妳會笑得很甜,能與我們順暢的對話。 僅僅5分鐘,我們都想讓妳知道愛。 彷彿妳的靈魂回歸,靈魂是自由的一片雲,分秒
Thumbnail
上一篇,講到我絮絮叨叨跟過世的乾爹代表道歉,獲得乾爹覺有點煩的回饋之後。 很快我就在當同學過世的母親代表,完全理解了乾爹的心情。 當我躺在地上,代表同學過世的母親,我感到全然的放鬆、安詳、舒服與自在。 正當感覺一切都很好的時候,個案在一旁哭了,開始講述母親生前生病但因為自身太忙沒能多陪伴母
2024年4月4日凌晨,伴我人生40年的奶奶,以高齡93的歲數,離開了人世。越漸失去聯繫的親人們,卻在治喪這段期間,難得的再次有機會相處;只是那種感覺很奇妙,有些熟悉但卻又感覺陌生 ......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回奶奶家過年,最期待的除了可以吃到好吃豐盛的年夜飯,就是拜拜燒金紙了。 奶奶準備的金銀元寶總是很多,好幾袋放在那,然後有回來的叔叔伯伯堂哥一起燒。 回想起來,也不知道為什麼期待,像是一種儀式感,宣告團圓飯即將到來嗎?還是將代表金銀財寶的金紙和元寶,丟進燒金爐裡,看著火焰忽大忽小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對著鏡子看到自己,驚訝的說:「啊!我現在怎麼這麼老了!」 這是妳清醒的那5分鐘,也是我們一家人把握的5分鐘,因為這是妳清醒的瞬間,這時候能溫暖的對話,能讓妳安心,能讓妳感到幸福。 妳會笑得很甜,能與我們順暢的對話。 僅僅5分鐘,我們都想讓妳知道愛。 彷彿妳的靈魂回歸,靈魂是自由的一片雲,分秒
Thumbnail
上一篇,講到我絮絮叨叨跟過世的乾爹代表道歉,獲得乾爹覺有點煩的回饋之後。 很快我就在當同學過世的母親代表,完全理解了乾爹的心情。 當我躺在地上,代表同學過世的母親,我感到全然的放鬆、安詳、舒服與自在。 正當感覺一切都很好的時候,個案在一旁哭了,開始講述母親生前生病但因為自身太忙沒能多陪伴母
2024年4月4日凌晨,伴我人生40年的奶奶,以高齡93的歲數,離開了人世。越漸失去聯繫的親人們,卻在治喪這段期間,難得的再次有機會相處;只是那種感覺很奇妙,有些熟悉但卻又感覺陌生 ......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回奶奶家過年,最期待的除了可以吃到好吃豐盛的年夜飯,就是拜拜燒金紙了。 奶奶準備的金銀元寶總是很多,好幾袋放在那,然後有回來的叔叔伯伯堂哥一起燒。 回想起來,也不知道為什麼期待,像是一種儀式感,宣告團圓飯即將到來嗎?還是將代表金銀財寶的金紙和元寶,丟進燒金爐裡,看著火焰忽大忽小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