侑美與夢魘繪師 – 美,是一種溝通的語言
By 布蘭登。山德森
譯者:傅弘哲
奇幻基地出版
在開始之前
讓我大喊一聲「熟悉的山德森回來了~」
這本書的後半部
千萬不要在公共場合閱讀
會哭到讓人以為怎麼了(還是只有我…)
這本也很推薦建築系的學生讀
特別是兩位主角的技能都跟藝術有關
(只是一個相對科學 一個相對人性)
書中對於理性及感性間平衡的拿捏與探討
就像走建築這條路的人常常問自己的
書中其實也探討了
當熱情在工作/生活中被消磨的蒼白時
該怎麼面對?
當志趣與現實衝突時
該怎麼選擇?
以及更重要的
當你花去大半年歲託付如生命的信仰崩潰的時候
又該怎麼辦?
『「……來到了現實世界,發現每分每秒都要有創造力實在很困難。發覺他們沒有教你重要的事,像是如果沒有熱忱時該如何工作,或是創造力沒有顯現時該怎麼辦?這時候怎麼辦?當你得忙著餵飽自己,理論又有什麼用?「在現實世界,你發現自己可以不斷重複做同一件事來完成工作……有時候…這就只是一份工作。」』(p300.)
整體來說背景設定簡單
但山神依然用他說故事的魅力、獨特的文筆
讓整個故事充滿張力
以及那些一楨楨如攝影般特別有畫面感的優美場景
當然山德森一貫有的熱血、反轉(但這次不是走戲劇化大反轉路線,更像解謎)也是維持著
*故事
整體的故事很明確
雙角色
然後不得不的相遇
並藉由日夜間會在兩者各自的世界移動
慢慢帶出兩個世界的環境
讀者好奇
他們到底從何而來?
為何而遇?
然後隨著慢慢的推展開
終於明白原因
更理解兩人背負的
以及看見他/她們的成長
故事中的女孩,侑美是一位…神職人員 ㄎ
像是神社的神女
代百姓祈禱、向上天求願
透過她的專注才能支持她所在世界的運轉
從小就像被囚禁一樣
只因為被教導是“天選之人”
所以被層層規矩所禁錮
循規蹈舉、戰戰兢兢的過每一天
完全沒有“自己”
而另一位男孩則是…另一種神職人員
像是道士、驅魔者
在黑夜裡行走
驅趕夢魘
避免祂們傷人
兩人的人生看到結局
會突然發現他/她們的信念很相似
都是更多的是為了別人而活
往往選擇犧牲自己
直到最後
兩人一個勇敢抗拒了自己長久以來的被動
找回了自我
另一個直視了自己的錯誤
(哪怕那個錯誤是來自於害怕在乎的人失望)
同樣也找回了自我
最後看他/她們突然鬆開來
並突然理解了一切、同理了彼此的那瞬間
真的讓人非常非常感動(還帶著一點心疼)
大概是很有共感
眼淚真的是止不住
*什麼是藝術
除了故事本身的懸疑性之外
對於什麼是藝術
我感覺書中也描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
神女用疊石頭來親近神靈
石頭這樣有重量、且大小各異的物件
怎樣找到重心
找到彼此之間的平衡
疊出高度、疊出一種紛亂中的和諧
是一種帶著科學氣質的藝術
一絲帶著理智的美
而繪師則是透過畫
讓夢魘具體化
他自己喜歡透過繪製竹子來控制夢魘
而其他繪師各有各自己的方式
或是也可以感受它給人的感覺再畫出來
就像雕刻的派別之一
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要刻成什麼樣
而是看著那塊木頭、石頭
感受它的靈魂是什麼,再動手
雕塑只是將最適合它的樣貌釋放出來
因此繪師的藝術是更感性、更人性、更奔放的
「藝術不需要好才有價值。我曾聽人說過藝術是唯一毫無用處的創作 – 沒有任何實質的用途。藝術有價值,完全是因為觀看者的認知。問題是,本質上來說,所有東西都毫無用處。任何東西都沒有價值,除非我們賦予它價值。任何物品的價值完全取決於我們決定它價值多少。」(p340.)
有趣的是兩人都有提到
透過重複的練習
撫摸與揀選石頭、感受指尖的重量與重心、相疊
一圈一圈向外
沾墨、畫下竹節、長出枝幹、冒出葉子、蔓成竹林
旋又重複
『「練習,」他說。「還有運氣。」第一項越少,就越需要第二項。』(p297.)
「微小的成功會產生意願,時間就會越過越快。」(p218.)
那種近乎冥想的專注感
讓我想到大一時的徒手線條練習
透過徒手繪製直線
30公分以上、間距0.1公分以下
不能歪斜、不能沾黏
當畫上幾百幾千條線時
精神真的會進入一種非常純粹的平靜以及專注
這種感覺在後來依然可以很多反覆的且單一的事中可以感受到
例如游泳、例如寫作、例如拉琴、例如閱讀
那種在反覆中的節律
帶來一種完全的抽離
所以很可以理解書中他/她們倆的感受
專注到極致
真的會有一種如觸天啟的悟
故事最後解開了一切事情發生的緣由
我不知道山德森有沒有故意
但我是想到AI創作這件事 ㄎ
我相信這世上除了神創的那些原有的東西之外
人類更多是使用這些原有去再創
(如果你把人也視為“神”的創造的話)
所以當我們失去透過自己思考與勞作的能力
或再不是由這樣而產生出來的成果
是否還能觸動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是否還能透過自己的藝術
接近神、接近自己的內心?
「繪師並沒有兩千年的經驗。但以某方面來說,他做的更好。因為藝術需要意圖。藝術需要激情。」(p474.)
*自己創造的美,自己救贖自己
故事中還有一點很觸動我
就是那種相互理解與體諒的情感
當然一開始作為熱血青年還帶著一點羅曼蒂克風格的奇幻小說 ㄎ
這兩個人必然在人生低谷、躁動的情緒中被動相遇
且必然看雙方不順眼 ㄎ
更何況是被迫的綁到彼此的生活中
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樣態(一個更像古代、一個更像靠近我們這時代一些)
但卻可以透過唯一的共通點
由藝術感受到超自然力量的方式
以及更重要的
願意理解的心情
慢慢的走進彼此心中
而這世上還有什麼比一個可以共感你、願意理解你的人更珍貴的
也沒有什麼比這更感人的了
「我會盯著看,」他說。「是因為我見到了無法一眼看盡的美麗。」(p283.)
我很喜歡從頭貫穿到最後的「我的世界,我作主。」這句話
淺層的意思是指被拉到對方世界時
必須遵循對方的決定/意志
但到後面
這已經是兩人各自對自己的喊話
真正核心的意涵是
我已經可以、也敢於自己做主了
*自己,然後向外
故事中也處處透著先自助,而後天助之的暗喻
(雖然故事中的神祇有點脆弱
可能也助不了人)
如果兩人不是經歷過漫長的、寂寞的時光
用生命去練習、去習錯
在挫折中擴大底氣
他/她們是救贖不了彼此
更救贖不了自己的
我曾說過十分討厭那句什麼感謝打壓你、欺負你的人
因為他們讓你成長(白眼)
絕對不是這樣
你的成長最終、最核心只是來自於你自己
至多是你身邊在乎你的人的推一把
是你的能力、你的意志
讓你站起來、變強大
『「我只是想要盡力精進自己,看我能做到什麼程度。抵達我的極限,然後超越它。」「為了成就什麼?」侑美問。「這本身就是成就。」』(p233.)
書中兩人揭露身份故事時
我們會發現其實他/她們原本就都是在各自領域極有天賦的人
所以肯定很有能力透過藝術去感動、改變這個世界
瞬間會有那麼點遺憾我們只是普通人(在這面向,作為讀者)
但其實放對地方
我們都有可能成為了不起的人
(例如故事中的利允、設計)
朱少麟的<燕子>中我非常喜歡一段
藍泡泡頭對龍仔說
"這世界不公平,你讓我看見不公平,真好"
這是有多豁達,又純粹的喜愛才可以說出口的境界
平心靜氣的欣賞一個人
他有著你畢生追求,卻始終到達不了的能力與世界
但這前提是你有可以欣賞對方的能力與美所在的氣度與眼光
年少時閱讀時我就對藍泡泡頭十分敬服
怨恨與忌妒是因為你沒有淋漓盡致的奔跑過
當你自己回顧內心
沒有一絲遺憾與愧對時
就會放下
因為你明白世界上有比你更美好的存在
你可以坦然欣賞
然後瀟灑去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位置
(我相信那位置絕對不會離那個你心中的美好太遠)
<燕子>裡卓教授說過「美,就是自尊」。
侑美與繪師都透過美
還是透過對方拼盡全力所創造的美
幫助彼此找回了自己的自尊
我覺得那是整本書最感動我的
『「侑美,」他雙眼泛淚,緊抓不放。「我們才能夠決定什麼是對的。夢魘可以是真的。美夢為何不行?……你的人生 – 妳十幾倍的人生 – 都用來服務大眾了。就這一次,為了妳自己而使用吧。」但是…「我們的世界,侑美。我們做主。」』(p475.)
我很喜愛這本
這大概是我這半年第一次被故事感動的這麼深
(以為都要變成行屍走肉了 被生活)
推薦
後記:
這本書是山德森疫情時寫給妻子的故事
如果他透過這本書想所傳達的意涵
(那些失望時候的陪伴、堅定地信任、看見彼此美好的能力等)
故事中那些隱晦的眼神
那些沒有說出來卻無比真誠的行動
都是要給妻子的話的話
那我真的覺得太浪漫了(淚)
***喜歡的段落***
P70. 有某種瘋狂定義了藝術家。那是願意忽略現實存在的能力。世紀以降的演化讓我們不但有能力認知到光線,更能定義顏色、形狀、物體。我們通常不會去想這有多了不起,我們居然只靠朝我們反彈而來的光子,就能判別物體的本質。
P85. 有個常見的錯誤是認為親切的人都很軟弱。如果你也這樣想,那你可能不知道別人要花多少功伕 -多少力氣 – 才能忍受你的無理取鬧。侑美並不軟弱。她並不會認人擺佈,別以為那代表脆弱。除此之外,她也有極限。
P264. 「可以和其他人對話,」繪師說。「並不代表就知道該說什麼。」
P291. 「他們可以創造任何故事、製作任何內容,為什麼他們要做出令人傷心的創作?」「我聽說大家覺得這樣更真實。」「真的嗎?」侑美把毯子拉得更緊。「悲傷有比較真實嗎?」……「我曾經這麼認為。」繪師說。「而且侑美,人生中有許多事是悲哀的,所以至少包含一些進去確實比較真。有些故事令人開心,有些令人傷心,是件好事 – 這句話是真實的。」……「……即使很痛苦,依然可以是正確的。」
P323.「大家都說就算沒人觀看,真正的藝術家仍然會創作。他們的動力是真實的。我以為那就是我……我進到學校裡,找到了觀眾,才發覺為了某人創作實在是美妙太多、太多了。」
P330. 「重點不是獎品,」……「而是獲勝本身。獎品只是證明。一種紀念品?讓妳記住這一天?它的價值在於能夠激起美妙的回憶……」
P341. 「答案,」她說,「並不單純。從來都不是。」
P482. 事物只有我們所賦予的價值。同理,任何作為也值得我們所決定的任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