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看完《宛如星辰的你》後,開始對這位作者感到好奇,於是又看起了這本《流浪的月》,聽說還有拍成電影!
(回顧:《宛如星辰的你》「正常」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幸福也是)
作者凪良汐總是很擅長的去描寫那些看似「不正常」、「不被接納」的關係、事件,看的時候,必須放下我們「自以為是」,好好體會人生中的各種可能及自由。
故事節奏緊湊,因此很想一直緊接著讀下去,而這次沒有難過得想哭,但卻覺得五味雜陳——源自於對這社會扭曲又輕浮的惡意、人的無知偽善和自以為是的愚蠢。
更糟的是,這些都不是只出現在故事中的情節,而是我們生活隨處可見的。
男女主角——佐伯文與更紗,兩人非常互補又契合的靈魂,成為了彼此的心靈伴侶,因為對方而感到在這世界上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他們是大眾眼中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對「加害者」唾棄、對「被害者」憐憫,「被害者」因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所以才一直包庇「加害者」——這一切都看似很合理,新聞上也經常這樣播報。
我們理當也這樣相信這就是事實,但真的是這樣嗎?
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證詞,「因為他們精神不正常了」,所以一律都被屏蔽掉了,連同「真相、真實」也是,所以,這個被認定的前因後果,就變成的千真萬確的「事實」,人們願意相信的事件版本。
事實和真實不一樣。世人自以為知道的你,和我知道的你不一樣,你不是那種會牆破對方做不願意的事的人,我知道這才是真實。
被社會貼上了一輩子撕不掉的標籤,而且,還是個大家一廂情願相信在自己所認知的故事情節所編織出來的標籤,更可悲。
因為沒有人願意看清真相、又或者說,沒有人真心的去了解過,只顧戴著自己的憐憫濾鏡,因為認定自己是好人,所以這件事一定就是這樣子。
社會並不冷漠,反倒是充斥著無處宣洩的關懷。
那些聽起來善意的關心,又有多少只是「聽聽就算了,而且是為了確定自己是幸福的。」
一方面看了無奈,又與主角一同陷入那身不由己的現實,不禁覺得這個世界也太不自由了。
或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體會這本書,並以此為戒,提醒自己,收斂一下自己的無知,不希望自己哪天也陷入這種不自由的話,也不要成為推別人入地獄的幫兇。
五星推薦/喜愛指數:⭐️⭐️⭐️⭐️
或許是因為這次的主角處境都比較特別,較難以對角色引起共鳴感,唯有對一些較現實的議題感到深刻,不過還是很好看的故事!
會想找時間來看看翻拍成的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