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因首次前往這兩國的設計周,許多的觀後思考亦源自「期待」。也許在深入探索設計之前,正好是時候該談談這凡人都有的「比較」心態——「爲什麽會這樣佈展?如果是在(某設計周)就不會……」——這樣的疑問層出不窮,但諸多看似異於常態的設計,反而都是來自於預先設定好的「期待」。但會不會「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自 2007 年起,米蘭家具展(或今日的通稱「米蘭設計周」)就成了我的年度朝聖之旅。它的重要性,可説已成了我個人的暑假之旅,重要性堪比歐洲人的夏季之旅。但一切并不容易:從旅費的大勢攀升、到展區的無限擴大,米蘭家具展不管是對身理(趕場)或心理(掏錢)來説,已成爲了一個需要精準預算,仔細平衡的拉鋸戰——當然,對於只需要區區 2-3 個小時就能抵達,還有習慣一個三明治要 10 歐元的歐陸訪客而言,這不免總是會有 Take it for Granted(理所当然)的心態。因此對於我而言,若不在短短的一周内把逛展時間填滿,也就真的對不起自己了。
顯然,這也無形中延伸出一種 CP 值。即便 9 月的巴黎與赫爾辛基之旅與米蘭的展出期限大致相同,但「好看的」亮點——尤其是值得報導的部分——就相差甚遠。最有趣的是,不只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觀點:在赫爾辛基設計周的主要「聚會」,原封不動地將今年 4 月米蘭的 Unikko 酒吧概念轉移到這裡時,就聽到有訪客稱:「I expected more.」(我期待更多)。雖然並不知道 TA 所「期待更多」的部分究竟指的是什麽,但可想而知,當初在米蘭所策劃的驚喜已在此失去了「新鮮度」——爲什麽會這樣?這部分我將會在未來慢慢作分析。
當然,如果回到設計周的出發點——亦即設計展會(巴黎:Maison&Objet,赫爾辛基: Habitare)——我們絕對會進行各方面的比較:從前期溝通,到展會佈置和路綫,還有吃喝消費,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偏愛」的主觀性。也許,這樣的比較並不公平,畢竟我意識到,展會的建築、主辦方和到訪者的不一樣,皆會產生不一樣的體驗。但看在常客的眼裡,有些事卻是習以爲常。然而,在硬體和軟體(或説 UX 設計)的層面上,還是有值得互相「學習」的部分。就像是當初當初責怪米蘭 Rho-Pero 展場在下雨時總有難以避雨的現象,很可能就是基於習慣了巴黎 Nord Villepinte 展場的寬大的「外廊」,讓訪客可在入場前有坐下休息或享用咖啡等的可能(這在米蘭就完全沒有)。
這些就是觀展的自學過程。沒有媒體會對此作報道,而且除了耳口相傳外,也不會有任何訪客有空將觀後感發放到社交媒體上——那裡一般都只會有「美圖」。或許,近期將這一部分作較爲深入評述的,就有 Dezeen 網頁的 編輯總監 Max Fraser(原文在此)。對於他的評論,我也在上一期的《賞物誌》中稍微做了回應。其中如他所説:設計周所吸引人們的原因,并非僅僅是觀看新設計那麽存粹。業界人士(亦即需要在展位「上班」的人)也期待下班后的酒會和派對,尤其與同業相聚的機會。從這一社交面來看,巴黎和赫爾辛基也都個別擁有其「文化冲击」,但卻與米蘭的情況相去不遠:設計師們也都有其舒適圈,就看其接受「外人」的可能性大不大而已。
有趣的是,我亦在赫爾辛基的這樣一個社交場合中短暫地邂逅上 Max,所以以爲會有相關報導的出現。但查看 Dezeen 迄今,卻未見他對該設計周作任何的評論(有關該設計周的報道也非出自他手),所以讓人好奇的是:是否每個設計周都值得「期待」、「比較」,甚至報導?誰又説了算?
明天,我們將正式進入巴黎設計周:Allez ! On y 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