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eil·s:Solar Biennale 2 | 太陽能雙年展:對能源和未來可能的多元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c) Cynthia Ammann

(c) Cynthia Ammann



太陽能,或許因爲早前的漁電共生計劃引起爭議而成了熱門話題,亦很快地成了全民顯學。然而當這「熱情」消退後,又有多少人真的仍對太陽能科技的演進保持關注呢?有意識固然好,但若無法激發後續行動,那也不過是「口號」,喊爽而而已……


2022 年由設計師 Pauline van Dongen 和 Marjan van Aubel 在荷蘭發起的太陽能雙年展,就希望成爲一個對太陽能進行挑戰和反思的平台。今年來到第二屆,則跨國到了瑞士洛桑,進駐到城中博物館 mudac 展開。以展覽「Soleil·s」做主軸,雙年展除了將透過匯集設計師、策展人、活動家和研究人員來探索如何處理生態轉型,也對於這個宇宙的象徵和生命的重要來源的恆星做出各種的探索——後者,就是雙年展的亮點所在:十個新的委託項目給予 Common Accounts、EcologicStudio 和 Joanie Lemercier 等設計工作室。




本次展覽將圍繞四大主題進行策劃:


1. 能源振興 🔋 Energy revitalisation

設計師如何幫助加速能源的轉型?他們能否使太陽能技術更便利、美觀、實用,同時提高大眾對於氣候變遷的認知?他們在設計新的解決方案和新用途中扮演什麽樣的角色?


2. 物質文化 🛒 Material culture

太陽如何塑造我們的身體、我們對美麗的定義,以及我們的消費習慣?它如何將景觀轉變為我們現在的社交場所經常進行運動、休閒和旅遊嗎?


3. 象徵性力量 💪 Symbolic power

無論是作爲許多烏托邦中的平等象徵,還是無可爭議的權力的象徵,太陽究竟在生態與政治賭注超高的時代中代表什麼?它能成為理想未來的新烏托邦中的一種象徵性的驅動力嗎?


4. 晝夜節律 🦗 Circadian rhythms

如果我們將日常節奏和社交空間調整到與太陽的自然循環同行,那是都能重新發明我們與時間的關係,尤其以年齡和季節為導向?


「展覽不僅僅聚焦於單一的、社會建構的願景,反而有效解決我們與太陽的關係,尤其在象徵、政治、實用和美學層面的議題。」策展人 Scott Longfellow(斯科特·朗费罗)提到。




raw-image

Soleil·s:Solar Biennale 2

展期:即日起至 9 月 21 日

展地:mudac / museum of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Applied Arts

Plateforme 10, Quartier des arts, Place de la Gare 17, CH – 1003 Lausanne

👉 更多訊息:Soleil·s:Solar Biennale 2





「Soleil·s」精彩展品巡禮——




Fellaria’s Time Capsule(2024),設計:TAKK // mireia luzárraga + alejandro muiño

這個時間膠囊是一個時間旅行機器,允許生物多樣性傳播到可能的未來。這個直徑兩公尺的球體整合的技術設備,可創造出一塊可能有著 2070 年條件的土地——預計將落戶在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的前費拉里亞冰河下。在適應與消失之間,死亡與活力之間,這模擬將引發了爭論:我們應該看著冰川消失,還是讓草地崛起?




Anthropogenic Discharge of The Earth-Space Battery,(2023), 設計:DISNOVATION.ORG

這一系列十二塊雕刻陶瓷盤其實是一個政治經濟學論文。重新思考了我們的價值系統,在優先考慮到太陽能,以便更好地整合永續性原則。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但礦物和化石的開採卻是不可逆的。藝術家聯盟 Disnovation.org 建議以光合作用為我們的經濟基礎。因爲,只有光合作用才能產生再生碳化合物亦即構成地球生命的基礎。



raw-image


Maison Soustraire(2022),設計:Mathilde Pellé

Maison Soustraire 計畫誕生於一個激進的實驗,爲求能減少日常物品。Mathilde Pellé 在她位於聖艾蒂安的公寓中進行。在八週的時間裡,公寓裡的 112 件物品内三分之二的材料被移走或轉變,以質疑其必要性,真實性和影響力。重現出此「斷捨離」的環境,設計師也就直接彰顯出永續性和簡約主義的挑戰。



raw-image


The idea of a tree(2008),設計:mischer’traxler

這台機器每天只生產一個物體。就像樹木需要光綫來生長與適應,該機器僅會利用太陽能,在日出時工作,日落時下班。它將以穩定的節奏將線和黏合劑一層層地圍繞著芯體,形成一張凳或一盞燈。家具的大小也因此將隨季節而變化,結果也反映了當天的天氣。當陽光普照時,層次會厚實,色澤淡雅。但多雲的天空則會造成單薄、暗沉的層次。




Reflexions(2021-2023),設計:Nathanaël Abeille

這些設備將自然光從陽光照射的區域重新轉移到較暗的空間,無論是城市或居家的規模内。看似簡單,但有益且獨特,因爲這樣反射也將能改變我們體驗空間的方式。Nathanaël Abeille 與各種工匠合作,開發了提升反射能力的精準技巧,採用了玻璃、陶瓷、金屬等貴重材料。



raw-image


The Abysses of the Scorching Sun (2018), 設計:Nicky Assmann

在這個動態裝置中,一個科技物體緩慢地追蹤太陽的路徑。透過光的投射和反射系統,它產生了移動式的棱鏡影像,看似複製了太陽核心的原子聚變。這是否反映了我們對未來不確定的生態環境而感到集體焦慮?還是我們的脆弱與無限的宇宙有關?或者人類生存的決心,即使意味著得人造太陽?



raw-image


BADDANCE WITH THE BADWEEDS(2024),設計:Rocio Berenguer

這個互動式裝置,邀請訪客經歷一次轉型並加入「坏雜草」(TheBadWeeds):一個半人類、半植物組成的跨物種音樂團體。它的混合成員體現了一種奇怪的生態過渡期:它們從遺忘、裂縫中、不毛之地生長出來,卻同時展現出雜草的恢復力和抵抗力。這沉浸式體驗將讓觀眾透過舞蹈而有所轉型,並對生態的轉變視作為一種節慶和玩味般意境。




我們正處在一個「後設計」時代裡:我們懂得體驗,卻只在乎打卡自拍;我們懂得設計,卻説不出美的用意;我們懂得生活,卻以逃離辦公至上——編輯一本設計雜誌的日常,即從「開箱」展覽、「開箱」創意展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西班牙是世界上生產橄欖油最多的國家。然而,設計師 Jorge Penadés 卻在10年前發現到該生產工業鮮爲人知的黑心之處。今日,他終於要將解決方案公諸於世——
盤算上半年舉行的國際設計周「地位」,米蘭自然排行第一。然而,三月期間的馬德里設計節(Madrid Design Festival )會不會是這當中的「黑馬」?一場名爲《夢之線》的專題展覽就展示出「朝聖地」般的氣勢。
國際婦女節快樂!要去巴塞羅那看個展嗎?有女性設計師向女性設計大師致敬的新視角哦~
後知後覺地,今年才發現到原來斯德哥爾摩家具展中有著一個為「實驗設計」開拓的平台:Älvsjö gård(阿爾夫舍庭院)——但所謂的「實驗設計」,究竟是什麽?
論新生設計平台,誰能與衛星展較勁?知名度「緊追在後」的斯德哥爾摩家具展 Greenhouse(溫室)是否有可能?
今日開展的「紡織宣言-從包浩斯到軟雕塑」(Textile Manifestos – From Bauhaus to Soft Sculpture)適逢情人節,是否意味著展品將充滿了濃濃的甜蜜氣味呢?
西班牙是世界上生產橄欖油最多的國家。然而,設計師 Jorge Penadés 卻在10年前發現到該生產工業鮮爲人知的黑心之處。今日,他終於要將解決方案公諸於世——
盤算上半年舉行的國際設計周「地位」,米蘭自然排行第一。然而,三月期間的馬德里設計節(Madrid Design Festival )會不會是這當中的「黑馬」?一場名爲《夢之線》的專題展覽就展示出「朝聖地」般的氣勢。
國際婦女節快樂!要去巴塞羅那看個展嗎?有女性設計師向女性設計大師致敬的新視角哦~
後知後覺地,今年才發現到原來斯德哥爾摩家具展中有著一個為「實驗設計」開拓的平台:Älvsjö gård(阿爾夫舍庭院)——但所謂的「實驗設計」,究竟是什麽?
論新生設計平台,誰能與衛星展較勁?知名度「緊追在後」的斯德哥爾摩家具展 Greenhouse(溫室)是否有可能?
今日開展的「紡織宣言-從包浩斯到軟雕塑」(Textile Manifestos – From Bauhaus to Soft Sculpture)適逢情人節,是否意味著展品將充滿了濃濃的甜蜜氣味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田中達也的微縮攝影,不只是童趣,而是一場日常物件的顛覆性變革。 他運用日本「見立」概念,將筷子變成跳高竿、刮鬍刀變雪山,創造出全新視角的奇幻世界。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他的視覺傳達、創意思維與高產法則,探索他如何將設計發想課的思維融入日常,透過每天一張作品,將創意變成生活習慣。快來揭開這場微縮藝術的秘密!
啟文前敬告: 本篇文章涉及死亡與安樂死等議題,15 歲以下讀者建議需在成人陪同下閱覽。對此議題敏感的人也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閱讀。
含 AI 應用內容
#生命#展覽#死亡
田中達也的微縮攝影,不只是童趣,而是一場日常物件的顛覆性變革。 他運用日本「見立」概念,將筷子變成跳高竿、刮鬍刀變雪山,創造出全新視角的奇幻世界。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他的視覺傳達、創意思維與高產法則,探索他如何將設計發想課的思維融入日常,透過每天一張作品,將創意變成生活習慣。快來揭開這場微縮藝術的秘密!
啟文前敬告: 本篇文章涉及死亡與安樂死等議題,15 歲以下讀者建議需在成人陪同下閱覽。對此議題敏感的人也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閱讀。
含 AI 應用內容
#生命#展覽#死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隨著全球對環保意識的提升,綠電成為了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而在眾多綠電形式中,太陽光電因其清潔、可再生且成本逐漸降低的特點,成為了各國積極推動的重點項目。本文將帶你了解太陽光電的發展現狀、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分析它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Ohu1G6N6vkBraffOXhnGPuPsSVU73PGaLzUDME2kh8/edit#gid=428533053 聯合再生2022年海外營收比重一度站上5成,2023年全球太陽能供過於求嚴重、庫存高築,造成海外市場也不理想,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太陽能屋頂成為一種廣受關注的綠能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種電」這個關鍵字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謂「種電」,即是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板,通過光伏技術將陽光轉化為電能。這種技術不僅能夠減少碳排放,還能為家庭和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來源。本文將深入
太陽能作為一種潔淨、可再生的能源,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全球範圍內投資者的青睞。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太陽能產業不僅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也在重新定義我們對能源投資的概念。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開太陽能投資的神秘面紗,探索其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如何為地球帶來永續發展。
Thumbnail
150人的大型講座、也是學程必修, 每週邀請業界專家或國外學者負笈授課, 主題橫跨工業節能、氫能、儲能、核能、風能、生質能。 惶惶十二週,每週都須提出五頁的分組報告。 目的是要研究一個產業瓶頸,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船舶式核反應爐如何上岸併網提供穩定能源、 熔鹽儲能技術要如何平衡電網頻率、
Thumbnail
太陽能發電作為全球推廣的可再生能源,其優點不僅在於利用無窮盡的太陽能。當太陽能電池板達到壽命時,其處理和回收方式成為一個重大問題。這是因為太陽能電池板大量生產和安裝,但在其壽命結束時的適當處理和回收方面尚未充分建立。本文將探討太陽能電池板的廢棄和回收現狀、挑戰,以及未來的展望。
Thumbnail
太陽光発電是指利用太陽光電池板接收來自太陽的光,將其轉換為可供家庭使用的電力並提供的系統。它有時也被稱為「PV」,這代表「Photovoltaic(光伏)」。 光伏電池板是一種裝置,主要用於將太陽光轉換為電能。這種裝置的核心組件是光伏電池,也被稱為太陽能電池。以下是光伏電池板的基本工作原理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隨著全球對環保意識的提升,綠電成為了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而在眾多綠電形式中,太陽光電因其清潔、可再生且成本逐漸降低的特點,成為了各國積極推動的重點項目。本文將帶你了解太陽光電的發展現狀、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分析它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Ohu1G6N6vkBraffOXhnGPuPsSVU73PGaLzUDME2kh8/edit#gid=428533053 聯合再生2022年海外營收比重一度站上5成,2023年全球太陽能供過於求嚴重、庫存高築,造成海外市場也不理想,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太陽能屋頂成為一種廣受關注的綠能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種電」這個關鍵字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謂「種電」,即是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板,通過光伏技術將陽光轉化為電能。這種技術不僅能夠減少碳排放,還能為家庭和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來源。本文將深入
太陽能作為一種潔淨、可再生的能源,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全球範圍內投資者的青睞。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太陽能產業不僅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也在重新定義我們對能源投資的概念。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開太陽能投資的神秘面紗,探索其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如何為地球帶來永續發展。
Thumbnail
150人的大型講座、也是學程必修, 每週邀請業界專家或國外學者負笈授課, 主題橫跨工業節能、氫能、儲能、核能、風能、生質能。 惶惶十二週,每週都須提出五頁的分組報告。 目的是要研究一個產業瓶頸,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船舶式核反應爐如何上岸併網提供穩定能源、 熔鹽儲能技術要如何平衡電網頻率、
Thumbnail
太陽能發電作為全球推廣的可再生能源,其優點不僅在於利用無窮盡的太陽能。當太陽能電池板達到壽命時,其處理和回收方式成為一個重大問題。這是因為太陽能電池板大量生產和安裝,但在其壽命結束時的適當處理和回收方面尚未充分建立。本文將探討太陽能電池板的廢棄和回收現狀、挑戰,以及未來的展望。
Thumbnail
太陽光発電是指利用太陽光電池板接收來自太陽的光,將其轉換為可供家庭使用的電力並提供的系統。它有時也被稱為「PV」,這代表「Photovoltaic(光伏)」。 光伏電池板是一種裝置,主要用於將太陽光轉換為電能。這種裝置的核心組件是光伏電池,也被稱為太陽能電池。以下是光伏電池板的基本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