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自己一馬,其實沒這麼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人常有一種「自我內耗」和「過度自省」的傾向,彷彿生活在無形的壓力中,不得不對自己加倍嚴格。這種情況從教育到職場、從家庭到人際關係,無處不在。今天就讓我們用輕鬆的角度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這些壓力源頭從哪來,又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輕鬆一點」。

成長中的「好孩子壓力」

從小,台灣的教育環境就有一種「要當好孩子」的壓力,要求成績好、要上好學校,成為「父母的驕傲」。這樣的心態自然延伸到了長大以後,轉變成職場上要拿到高薪工作、在人際關係中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於是,「成就」與「價值」就像牢不可破的鎖鏈,捆綁著人們的自我認知。

其實,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做到完美,生活中很多小小的成就也值得鼓勵自己。當自己已經做得不錯時,不要一直追求更多。有時候放過自己一馬,才會發現,其實已經很棒了!

職場的競爭和「隨時被取代」的焦慮

進入職場後,很多人開始感受到「被取代」的焦慮,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能力不夠強。這種壓力讓人不自覺地進行「無限自我檢討」,害怕被公司或同事「比下去」。於是,一個問題出現了:即使付出再多,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

可其實,職場也不需要完美主義。太過挑剔自己只會讓人疲憊不堪。試著給自己一點空間,別那麼緊繃,偶爾偷個懶或適當放下,其實效率還會更高!工作之餘享受生活,才不會感到倦怠和壓力。

社群媒體的比較心態

社群媒體這種「假象生成器」讓人不斷被別人的光鮮亮麗所吸引,看到他人旅遊、健身、美食等生活分享,讓人忍不住懷疑「我是不是過得太差?」這種自我比較的習慣往往會讓人更加過度自省,陷入一種「永遠不夠好」的狀態,對自己的小缺點和小遺憾格外敏感。

其實,社群平台上多數是精心挑選的美好片段,並非完整的生活。偶爾翻翻自己的照片,你會發現自己生活裡也有很多美好的瞬間。對生活多一點欣賞,少一點比較,內心也會平和許多。

人際關係中的「好人情結」

台灣社會強調人際和諧,所以很多人都很在意他人的想法,有時甚至會壓抑自己來迎合他人,避免衝突。長期下來,這樣的「好人情結」讓人容易陷入「我是不是太自私」的思考,進一步壓力上升。然而,長期壓抑自己的需求,也會影響心理健康。

其實,適當地表達自我並不代表自私,而是對自己的尊重。不要害怕向身邊的人說出自己的需求,適當表達可以讓人際關係更真誠,也能減少內心的自我消耗。

讓自己輕鬆一點的小建議

既然了解了自我內耗的成因,接下來就是如何緩解。以下幾個小建議或許可以讓生活更輕鬆、內心更自在:

  1. 正念練習:把注意力拉回當下,少些「過去做得不好」和「未來會怎麼樣」的擔憂。專注當下的每個時刻,會讓你覺得生活真實而滿足。
  2. 重新定義成功:別再用外在成績或收入來衡量自己,把日常生活中的小進步、完成的小事也當成成就,這樣才能真正欣賞生活。
  3. 找人聊聊:心情不好時找信任的朋友或家人聊聊,把壓力說出來會發現原來問題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4.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犯小錯,人生本來就不可能樣樣完美,適當放下對自己的苛責,會讓人更自在、開心。

結語

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懷疑和自我批評的時刻,這些都是成長的過程。重要的是別讓這種自省變成一種無止境的消耗,否則生活會變得很累、壓力也很大。偶爾放下過度的標準,不再一味追求完美,或許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中的輕鬆和自在。

avatar-img
68會員
126內容數
這裡將以輕鬆風格,深入探討程式設計的基礎和高級概念。從程式語言到演算法,我們將以易懂的方式解釋每個主題,讓你輕鬆掌握。無論你是初學者或有經驗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你的內容。無論你的目標是成為專業開發者還是擴展知識,我們都會陪伴你一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程式輕鬆玩 的其他內容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軟的Copilot和各種人工智慧個人助理(AIPC)應運而生,並在不同領域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本文將深入分析這兩者在功能、應用範圍和技術基礎上的異同。
在求職面試中,行為面試問題是面試官常用的一種方法,這類問題旨在了解你過去的經歷,從而推測你未來在類似情境中的表現。回答這類問題時,結構化的回應可以使你的回答更加清晰、有條理,也更能打動面試官。STAR 法則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巧,幫助你有效地組織回答。以下是 STAR 法則的詳細說明及應用範例。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慧(AI)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的電腦,稱為AIP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onal Computer,人工智慧個人電腦)。那麼,AIPC到底是什麼?它與我們日常使用的PC(個人電腦)有何不同?
2024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於6月4日至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1,500家廠商展示4,500個攤位。本次展覽的主題為「AI串聯,共創未來」(Connecting AI),重點聚焦於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及創新等六大領域​
育碧(Ubisoft)在2024年5月16日公開了其最新作《刺客教條:暗影者》的預告片,宣布這款遊戲將於2024年11月15日正式發行​ ​。然而,這部遊戲一經曝光,便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爭議主要集中在角色選擇、文化呈現以及玩家反應上。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軟的Copilot和各種人工智慧個人助理(AIPC)應運而生,並在不同領域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本文將深入分析這兩者在功能、應用範圍和技術基礎上的異同。
在求職面試中,行為面試問題是面試官常用的一種方法,這類問題旨在了解你過去的經歷,從而推測你未來在類似情境中的表現。回答這類問題時,結構化的回應可以使你的回答更加清晰、有條理,也更能打動面試官。STAR 法則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巧,幫助你有效地組織回答。以下是 STAR 法則的詳細說明及應用範例。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慧(AI)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的電腦,稱為AIP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onal Computer,人工智慧個人電腦)。那麼,AIPC到底是什麼?它與我們日常使用的PC(個人電腦)有何不同?
2024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於6月4日至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1,500家廠商展示4,500個攤位。本次展覽的主題為「AI串聯,共創未來」(Connecting AI),重點聚焦於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及創新等六大領域​
育碧(Ubisoft)在2024年5月16日公開了其最新作《刺客教條:暗影者》的預告片,宣布這款遊戲將於2024年11月15日正式發行​ ​。然而,這部遊戲一經曝光,便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爭議主要集中在角色選擇、文化呈現以及玩家反應上。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心理學上認為,通常是因為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需要有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得到肯定及安慰,就會想控制別人,有些人會發展自戀型人格、自負自傲及偏見。 「你是我的,必須聽我的話!」有人跟你講過這句話嗎?戀愛過程很常見,有些人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想控制。 你認為控制慾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是一種關心方式嗎?
一位長輩在聊天時大力抱怨房子太貴,社會失序、政府放任不管,讓房價不斷上漲,他努力打拚一輩子所存的錢,只是要在「蛋白區」買間新房竟然連頭期款都很吃力。 於是悶在肚子裡的怨氣有如止不住的水流奔放而出,富人炒作、政府無能,他腳踏實地,為什麼要被欺負? 滿滿的受害者心態能量爆發,周遭散落一地的負能量。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心理學上認為,通常是因為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需要有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得到肯定及安慰,就會想控制別人,有些人會發展自戀型人格、自負自傲及偏見。 「你是我的,必須聽我的話!」有人跟你講過這句話嗎?戀愛過程很常見,有些人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想控制。 你認為控制慾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是一種關心方式嗎?
一位長輩在聊天時大力抱怨房子太貴,社會失序、政府放任不管,讓房價不斷上漲,他努力打拚一輩子所存的錢,只是要在「蛋白區」買間新房竟然連頭期款都很吃力。 於是悶在肚子裡的怨氣有如止不住的水流奔放而出,富人炒作、政府無能,他腳踏實地,為什麼要被欺負? 滿滿的受害者心態能量爆發,周遭散落一地的負能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