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難日不能慶祝生日?那就過「提前十個月的爽爽日」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母難日」的說法吧?這個源於傳統文化認為,每當孩子生日時,母親會回憶起生產時的痛苦,所以生日不能過得太高調。這一天應該以孝敬母親為主,而不是自己大肆慶祝。雖然這個說法在現代很少被當真,但有意思的是,它竟然成為了一個爆笑的網路迷因!💡

💡於是,網友靈光一閃:既然生日不能慶祝,那提前十個月的日子——也就是「爽爽日」,豈不就可以好好過?

所謂「爽爽日」,其實就是自己「受孕」的日子!這一天象徵著「愛的結晶」的誕生,也是爸媽「興致高昂」的時刻,所以被戲稱為「爽爽日」。既然生日是母難日不能慶祝,那爽爽日理論上就沒禁忌了吧!?

🤣 如何計算你的「爽爽日」? 只需要將生日往前推十個月!比如,12月25日生日的人,他的「爽爽日」大概就是2月25日!這樣一來,大家就多了一個「隱藏版生日」啦!


🔥 爽爽日迷因的花式玩法:

  • 「受精紀念日」:既然生日不夠特別,真正的紀念日該是「受精日」!🤣
  • 「孝敬爽爽日」:有些網友說,爽爽日應該孝敬父母,畢竟他們那天可是開心不已呢!👀
  • 「提醒爸媽爽爽日」:還有調皮的人會提醒爸媽:「今天是我算出來的爽爽日,請問你們當時…?」這簡直是「大型尷尬現場」!

其實,這個迷因的出現也讓人感受到一種自我解嘲的幽默。傳統的「母難日」說法不再成為禁忌,反而轉化為一種網友間的樂趣。人生嘛,哪天不能開心呢?🎉無論是生日、爽爽日還是任何日子,都應該找到自己歡樂的理由!

還等什麼,快算算你的爽爽日是哪天,然後標記朋友,看看他們的爽爽日是不是也很有趣吧!😜



raw-image

Happy Birthday cake by Julia Mello from Noun Project (CC BY-NC-ND 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千尋的讀書筆記
2會員
27內容數
最後的讀書筆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母難日」的說法吧?這個源於傳統文化認為,每當孩子生日時,母親會回憶起生產時的痛苦,所以生日不能過得太高調。這一天應該以孝敬母親為主,而不是自己大肆慶祝。雖然這個說法在現代很少被當真,但有意思的是,它竟然成為了一個爆笑的網路迷因!💡 💡於是,網友靈光一閃:既然生日不能慶祝,那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母難日」的說法吧?這個源於傳統文化認為,每當孩子生日時,母親會回憶起生產時的痛苦,所以生日不能過得太高調。這一天應該以孝敬母親為主,而不是自己大肆慶祝。雖然這個說法在現代很少被當真,但有意思的是,它竟然成為了一個爆笑的網路迷因!💡 💡於是,網友靈光一閃:既然生日不能慶祝,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從單身女子到步入婚姻,成為媽媽的喜悅和人生的價值觀。同時也談到了對生日和死亡的看法,以及在家庭中談論死亡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從單身女子到步入婚姻,成為媽媽的喜悅和人生的價值觀。同時也談到了對生日和死亡的看法,以及在家庭中談論死亡的重要性。
Thumbnail
母親節帶來的喜悅和矛盾,反映了母親在生活中的付出和犧牲。對於新手媽媽來說,這個節日更多地意味著壓力和挑戰。儘管生活充滿挑戰,但希望每一位母親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確幸,並為自己的付出感到驕傲。母親節快樂!
Thumbnail
母親節帶來的喜悅和矛盾,反映了母親在生活中的付出和犧牲。對於新手媽媽來說,這個節日更多地意味著壓力和挑戰。儘管生活充滿挑戰,但希望每一位母親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確幸,並為自己的付出感到驕傲。母親節快樂!
Thumbnail
五月第二週是母親節,是一個充滿喜悅的節日,但對一些人來說也是痛苦的。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對母親的記憶和感悟。
Thumbnail
五月第二週是母親節,是一個充滿喜悅的節日,但對一些人來說也是痛苦的。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對母親的記憶和感悟。
Thumbnail
有人會尊重母親的需求嗎? 為了母親節,我得要起床打理兩隻,吃長輩們喜歡的桌菜料理,客家小炒和豬腳小孩根本咬不動,只能吃點白飯又要被長輩們不斷關心:你怎麼不用給他們吃?! 兒子12:30想睡了,1:00還沒開飯,冗長的吃飯時間又不能去哪裡,所以心情差大哭,他爸在場當場抓他,他哭的更大聲,要媽媽抱抱,他
Thumbnail
有人會尊重母親的需求嗎? 為了母親節,我得要起床打理兩隻,吃長輩們喜歡的桌菜料理,客家小炒和豬腳小孩根本咬不動,只能吃點白飯又要被長輩們不斷關心:你怎麼不用給他們吃?! 兒子12:30想睡了,1:00還沒開飯,冗長的吃飯時間又不能去哪裡,所以心情差大哭,他爸在場當場抓他,他哭的更大聲,要媽媽抱抱,他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表達感激大會來了 「康乃馨、康乃馨、康乃馨、花~~~第二個星期天送給媽媽。」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唱過這首歌,或是在學校做康乃馨花或卡片回家送給媽媽的經驗。在德國也不例外,不過德國媒體開始討論是否要把母親節改為雙親節了,你的看法呢?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表達感激大會來了 「康乃馨、康乃馨、康乃馨、花~~~第二個星期天送給媽媽。」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唱過這首歌,或是在學校做康乃馨花或卡片回家送給媽媽的經驗。在德國也不例外,不過德國媒體開始討論是否要把母親節改為雙親節了,你的看法呢?
Thumbnail
因為她佔了一個位子,叫做《母親》 在世人大眾的眼光道德下,你得罪不起.
Thumbnail
因為她佔了一個位子,叫做《母親》 在世人大眾的眼光道德下,你得罪不起.
Thumbnail
"哇~哇~哇~" 小嬰兒剛出生的哭聲,帶給了家眷間滿滿的幸福感、帶給了這世界無窮的生命力,卻也成為了背後這位母親的"母難日"。
Thumbnail
"哇~哇~哇~" 小嬰兒剛出生的哭聲,帶給了家眷間滿滿的幸福感、帶給了這世界無窮的生命力,卻也成為了背後這位母親的"母難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