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生命中,
或許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候——
佇立在某座橋上,凝視著流動的河水,
在夕陽的餘暉中感受著生命的重量。
湯本香樹實與酒井駒子的《橋上》,
正是以這樣看似平常的場景開始,
漸漸展開一段觸動人心的心靈之旅。
▪️畫家酒井駒子選用以灰階為主的色調,
但不是為了營造憂傷的氛圍,
而是為了讓讀者沉澱下來,
進入一種深度觀照的狀態。
在她筆下,傍晚的橋面、流動的河水、
遠方的天際,都帶著一種若有似無的朦朧感,
這種朦朧感不僅是視覺上的體現,
更是一種情感的隱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畫面中的光影處理。
夕陽的光線如何穿透雲層,
如何灑在橋面上,
在河面上折射出微弱的光芒,
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
這些光影不只是裝飾,
更像是一種無聲的對話,
映照著主角內心的起伏與掙扎。
▪️故事開始於一個意味深長的場景:
「那個傍晚,我在橋上盯著底下的河流看」。
這句看似平淡的開場,
卻暗示孩子內心的掙扎。
傍晚這個時間點的選擇別具意味——
既不是完全的黑暗,也不是光明的白晝,
正如主角內心搖擺在生死之間的曖昧狀態。
「盯著河流」這個動作,
透露出他內心的執著與糾結,
彷彿在河水中尋找著某種答案。
▪️湯本香樹實的文字如河水,看來平靜簡單,
流動之處總能觸及心底最深處。
尤其少年的內心獨白特別讓人揪心:
「要是直接從橋上跳下去,那會怎樣?」
這個念頭不是突如其來的衝動,
而是累積了太多委屈與不被理解的痛苦。
「一口咬定我偷書的那位阿姨」、
「把我的上衣扔到垃圾桶的那個傢伙」⋯⋯
這些經歷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霸凌與誤解。
湯本香樹實沒有迴避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痛苦,
被誣陷、誤解、孤立⋯⋯
這些經歷都是青少年可能面對的真實困境,
也讓讀者能深刻感受到少年內心的孤獨與無助。
▪️書中最動人之處,
在於它展現人與人之間那種微妙而深刻的連結。
一個穿著舊雪花毛衣的陌生伯伯,
如何在一個陌生孩子生命中最脆弱的時刻,
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這種連結不是刻意說教,
而是一種近乎禪意的引導,
讓人在不經意間找到通往內心的路徑。
而這條路徑不只存在於當下,
更會延伸至未來。
當我們學會與內心對話,
就會發現自己其實從未真正孤單。
那片內在的湖泊旁,
總有一些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身影,
陪伴著我們度過漫漫長夜。
▪️在這個充滿噪音的時代,
這本書教會我們聆聽一種更為深層的聲音。
故事中反覆出現的「摀住耳朵」這個動作,
象徵著與外界喧囂的暫時隔離,
也是一種向內探索的儀式。
當我們願意安靜下來,
或許就能聽見內心深處那片湖泊的聲音。
作者透過水聲這個意象,
巧妙連結外在的河流與內在的心湖。
河水的流動是可見的,
而心湖的漣漪卻是無形的。
這種可見與不可見的交織,
形成了作品獨特的節奏與韻律。
「摀住耳朵,聆聽水聲」這個意象特別關鍵,
暗示向內尋求答案的可能。
在紛擾的外部世界裡,
每個人都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避風港,
這個概念通過「湖泊」的意象得到完美詮釋。
▪️時間在這部作品中呈現出雙重性。
表面上,我們看到實體的橋樑會隨歲月改建,
人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成長。
但在更深的層面上,
那些重要的心靈時刻似乎永遠停駐在某個特定的傍晚,
成為照亮未來的一盞明燈。
酒井駒子用她細膩的筆觸,
捕捉了這種時間的雙重性。
畫面中的光影變化暗示著時間的流動,
而某些特寫場景卻又彷彿讓時間靜止,
讓讀者能夠在這個靜止的瞬間,
深深感受角色的心理變化。
在視覺表現上,酒井駒子大量運用留白,
創造出空靈的意境,這些留白不是空無,
而是讓讀者的想像能夠在其中自由延展。
尤其是在描繪水面和天空的場景時,
她的筆觸極為克制,
卻能傳達出豐富的層次感。
畫面中的人物表情同樣保持了適度的模糊,
這種模糊不是技法的缺陷,而是藝術的高度。
這讓讀者能夠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
在閱讀過程中完成情感的共鳴與轉化。
▪️《橋上》的價值不僅在它寫出一個社會議題,
更在於它提供了一種面對生命困境的思路。
它打破兒童繪本和成人繪本的界線。
以看似簡單的圖文,
卻能觸及深刻的生命課題,
證明繪本這種形式能夠承載多層次的閱讀體驗。
▪️那座橋,從實體的橋樑,
最終化作了連結過去與未來、
絕望與希望的心橋。
當我們學會聆聽內心的水聲,
便能在生命最幽暗的時刻,
看見橋的另一端閃爍的光芒。
或許這是本書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在每個孤獨的傍晚,
我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橋,
通往那片內心的湖泊,
在那裡,我們從未真正孤單。
《橋上》
作者|湯本香樹實
繪者|酒井駒子
譯者|米雅
出版|聯經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