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我》:教室裡的人生預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喜歡這本繪本的作者和繪者,

尤其是谷川俊太郎的文字,

幾乎只要是他文字的繪本,

每一本都想收藏。


谷川俊太郎說過:「都說詩人是藝術家,

但我更願意稱自己是手藝人,

我是語言的匠人,以此手藝為生。」

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匠人,

把文字語言組織無數令人感動的詩句、文章。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raw-image

封面上最引人注目的圖像是奔跑中的男孩,

他背著書包,似正向學校的方向前進。

男孩的表情帶著微笑,

透露出他對學校生活的期待,

這種簡單而直接的表情帶來一種真實、純粹的感受。


背景中寬闊的天空和學校建築的相互襯托,

彷彿暗示孩子們在學校這片天地中,

擁有無限的可能性,讓他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記得第一天上班的緊張嗎?

那種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

其實在很久以前,我們就已經體驗過了。

封面上那個揹著書包、躍在空中的小男孩,

正是我們人生第一次離開安全區域的寫照。

秦好史郎細膩的筆觸,

完整保留那份忐忑與勇氣:

緊握書包帶的手指、微微泛紅的臉頰,

和閃爍著期待又帶點不安的眼神。


第一天上學,第一天上班,

都是生命中的重要轉捩點。

書包換成了公事包,制服換成了西裝,

但那份初次踏入新環境的心情,卻始終相似。



raw-image

🏠「在家裡,我是一個小孩,

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這句話讓多少上班族會心一笑,

不就像是在描述我們下班後的世界嗎?

只是現在的「家」可能是一間小公寓,

「做任何事」可能變成了追劇、

打電動或者賴在沙發上。


raw-image

🏫而「一旦去了學校,我就是學生,

成為許多人中的一個」,

何嘗不是職場生活的寫照?

在辦公室裡,我們都是公司中的一員,

需要遵守既定的規範,配合團隊的節奏。

那個在家肆意張揚的自我,

必須適度收斂,學會在群體中找到平衡點。


raw-image

教室場景彷彿是職場的預覽版本,

黑板前的老師,就像是主管在主持會議;

同學間的小組討論,不就是日後的團隊合作;

課堂報告,則是簡報技巧的初體驗。

如果腹黑點的思考,

甚至連座位安排都暗示著日後的辦公室政治:

誰坐在前排,誰被安排在角落,都各有深意。

我還記得國中時的座位是按照名次排的,

名次在前的人先選位子,

於是小圈圈就這樣形成了。


raw-image

💡書中描繪的遊戲場景:有人在踢足球,

有人在觀察花朵,有人選擇獨處。

這些不同的選擇,

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們在職場中的定位,

有人喜歡站在聚光燈下、

有人偏好在幕後默默耕耘,

而有人則在專業領域中深耕。


raw-image

💛「有時候,也會和不喜歡的朋友變成好朋友。」

這句話道出了職場中最值得玩味的現象,

就像我們在學校裡與不同性格的同學相處,

職場中也常常需要和性格迥異的同事合作。

那些在樓梯間化解的誤會,

那些在教室角落達成的和解,

都是為今日職場關係的墊腳石。


💛但只有職場嗎?怎麼可能。

還記得嗎?

放學時分,空教室裡殘留著一整天的痕跡:

黑板上未擦淨的字跡、抽屜裡遺落的鉛筆屑、

窗臺上的粉筆灰⋯⋯現在想起來,

生命中最深刻的體悟往往來自最平凡的時刻。


在校園生活裡,

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真誠的道歉、

一場突如其來的雨中並肩奔跑,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時刻,

卻是構築生命的重要部分。

誰沒有過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的緊張?

誰沒有因為一個善意的謊言而感到愧疚?

這些經歷,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

定義了我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那些在求學時期學到的處世之道,

至今仍在指引著我們的人生。

無論是如何在團體中保持自我、

如何在競爭中守住善良、

如何在規範下找到自由⋯⋯

這些都是一輩子的功課。


💛谷川俊太郎和秦好史郎用最純粹的方式告訴我們:

成長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段持續的旅程。

對於正在經歷這一切的孩子們來說,

這個故事讓他們明白每個感受都值得被重視;

對於我們來說,

這本書喚醒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感動,

提醒我們那些曾經被遺忘的純真時光。


💛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回憶的旅程,

那些看似平凡的校園時光,

其實暗藏著人生最重要的智慧,

今日的我們在生活中、

職場中所需要的生存之道,

很可能早就藏在那些課堂、

操場和走廊的回憶裡。

(也有可能是老師的吼叫聲)


💛或許這就是《學校與我》最動人之處:

它不只是繪本,

更是一部映照人生的巧妙寓言。

那些孩提時代學到的課題,

在人生和職場中不斷被驗證;

那些青澀時期的經歷,

總在某個職場時刻突然浮現,

提醒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智慧,

原來很早我們就已經懂了。



《學校與我》

作者|谷川俊太郎  

繪者|秦好史郎

譯者|吳海青

出版|采實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檸檬的家
64會員
399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檸檬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Thumbnail
2025/04/24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Thumbnail
2025/04/23
這本書沒有太多聲音, 一開始翻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格式很有趣。 但翻著翻著,好像就停在某頁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可以多看一下。 《詩的四季》不是一見鍾情的書, 但它在頁與頁之間, 藏了不少值得重新遇見的片段。 書中沒有劇情高峰,沒有華麗鋪排, 詩短、圖靜,語言輕得幾
Thumbnail
2025/04/23
這本書沒有太多聲音, 一開始翻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格式很有趣。 但翻著翻著,好像就停在某頁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可以多看一下。 《詩的四季》不是一見鍾情的書, 但它在頁與頁之間, 藏了不少值得重新遇見的片段。 書中沒有劇情高峰,沒有華麗鋪排, 詩短、圖靜,語言輕得幾
Thumbnail
2025/04/22
🐱我承認,是那個封面先讓我投降的。 三隻貓咪排排站, 表情認真的舉著年糕, 上頭寫著:《年糕體操喵喵喵》。   你也許會好奇,這什麼意思? 貓要做體操?還是年糕會喵喵喵? 🐱書一打開, 三隻貓咪站得整整齊齊, 配合左邊烤網上三塊麻糬, 從大小、位置、表情都一
Thumbnail
2025/04/22
🐱我承認,是那個封面先讓我投降的。 三隻貓咪排排站, 表情認真的舉著年糕, 上頭寫著:《年糕體操喵喵喵》。   你也許會好奇,這什麼意思? 貓要做體操?還是年糕會喵喵喵? 🐱書一打開, 三隻貓咪站得整整齊齊, 配合左邊烤網上三塊麻糬, 從大小、位置、表情都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原本想說標題不要打得這麼直接,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但真的需要吸引力嗎?似乎沒有什麼需要,而是想要藉由文字記錄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文字給予想像的空間,描述及敘事一個人物、故事、事件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而我在這本書中,看見的是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對於一個人生活的人生體悟。
Thumbnail
  原本想說標題不要打得這麼直接,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但真的需要吸引力嗎?似乎沒有什麼需要,而是想要藉由文字記錄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文字給予想像的空間,描述及敘事一個人物、故事、事件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而我在這本書中,看見的是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對於一個人生活的人生體悟。
Thumbnail
受谷川俊太郎的〈手術刀〉啟發,一開始的驚嘆號太有趣了。 我很喜歡詩人洗鍊樸實、將自己娓娓道來的坦承,以及看世界的獨特角度。另外推薦一首〈鑽石就是雨滴〉。
Thumbnail
受谷川俊太郎的〈手術刀〉啟發,一開始的驚嘆號太有趣了。 我很喜歡詩人洗鍊樸實、將自己娓娓道來的坦承,以及看世界的獨特角度。另外推薦一首〈鑽石就是雨滴〉。
Thumbnail
🏫很喜歡這本繪本的作者和繪者, 尤其是谷川俊太郎的文字, 幾乎只要是他文字的繪本, 每一本都想收藏。 谷川俊太郎說過:「都說詩人是藝術家, 但我更願意稱自己是手藝人, 我是語言的匠人,以此手藝為生。」 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匠人, 把文字語言組織無數令人感動的詩句、文章。
Thumbnail
🏫很喜歡這本繪本的作者和繪者, 尤其是谷川俊太郎的文字, 幾乎只要是他文字的繪本, 每一本都想收藏。 谷川俊太郎說過:「都說詩人是藝術家, 但我更願意稱自己是手藝人, 我是語言的匠人,以此手藝為生。」 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匠人, 把文字語言組織無數令人感動的詩句、文章。
Thumbnail
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Thumbnail
小時候我沒有特別喜歡看書。 反而是看了不少的漫畫,在長輩的眼中,這些都不算「課外書」。
Thumbnail
音樂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豐富寶藏並且傳遞給他人,讓自己和社會有所連結最有效的語言 -大江健三郎 逛書店對我來說,就如同音樂的意義,我會被哪本書吸引,一定是那本書有我一直在找尋的解答,逛書店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豐富寶藏並接住別人的傳遞,是讓社會和自己有所連結最有效的休閒活動。 而寫作於我而言也有類似的作用
Thumbnail
音樂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豐富寶藏並且傳遞給他人,讓自己和社會有所連結最有效的語言 -大江健三郎 逛書店對我來說,就如同音樂的意義,我會被哪本書吸引,一定是那本書有我一直在找尋的解答,逛書店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豐富寶藏並接住別人的傳遞,是讓社會和自己有所連結最有效的休閒活動。 而寫作於我而言也有類似的作用
Thumbnail
從2013年《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りんごかもしれない)獲得日本Moe繪本大賞第一名之後,「吉竹伸介」不僅成為日本書店自成一區的繪本作家風雲人物,更是爾後Moe大賞的常勝軍。Moe五月號專訪從事創作十年有成的吉竹伸介,揭示他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從2013年《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りんごかもしれない)獲得日本Moe繪本大賞第一名之後,「吉竹伸介」不僅成為日本書店自成一區的繪本作家風雲人物,更是爾後Moe大賞的常勝軍。Moe五月號專訪從事創作十年有成的吉竹伸介,揭示他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原來,並不需要特別華美的文字、不需要得到什麼文學獎,只要能清楚地用文字將我們的內在傳遞出來,就好了。倘若內在豐美,文字自然有力量。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Thumbnail
原來,並不需要特別華美的文字、不需要得到什麼文學獎,只要能清楚地用文字將我們的內在傳遞出來,就好了。倘若內在豐美,文字自然有力量。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Thumbnail
【書名】菁英都是閱讀控 【出版社】出色文化 2019/2 【作者】神田昌典 【共鳴句子】 l 發現好書時,我也會仔細且反覆地精讀它 (p.75) l 每看20頁就挑出一些關鍵句 (p.130) l 帶著書出門吧!然後跟你的夥伴一起改變世界 (p224) 【共鳴心得】 就很喜歡趕緊打開書本進入世界。
Thumbnail
【書名】菁英都是閱讀控 【出版社】出色文化 2019/2 【作者】神田昌典 【共鳴句子】 l 發現好書時,我也會仔細且反覆地精讀它 (p.75) l 每看20頁就挑出一些關鍵句 (p.130) l 帶著書出門吧!然後跟你的夥伴一起改變世界 (p224) 【共鳴心得】 就很喜歡趕緊打開書本進入世界。
Thumbnail
非常有趣又極推薦的一本書,不僅可以一窺日本最高藝術學府的面貌,也可以稍微認識道這些一般人眼中的天才到底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錄取率比東京大學還低的東京藝術大學,裡面有各式跟藝術相關的科系;音樂,繪畫,建築,雕刻,工藝,設計,攝影,分下去大概有二三十個科系,有的科系學生還只有個位數而已,裡頭大都是對
Thumbnail
非常有趣又極推薦的一本書,不僅可以一窺日本最高藝術學府的面貌,也可以稍微認識道這些一般人眼中的天才到底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錄取率比東京大學還低的東京藝術大學,裡面有各式跟藝術相關的科系;音樂,繪畫,建築,雕刻,工藝,設計,攝影,分下去大概有二三十個科系,有的科系學生還只有個位數而已,裡頭大都是對
Thumbnail
每當談及寫作,很多人都像是見到鬼似的,眼裡流露着「這麼奇怪的一個人」的反應……
Thumbnail
每當談及寫作,很多人都像是見到鬼似的,眼裡流露着「這麼奇怪的一個人」的反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