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r微信開網店,是自貶身價還是海賺一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Dior微信網店

Dior微信網店

從Dior本身的品牌經營與銷售模式來看,其企業的確是相當熟悉行銷與數位化操作,而Dior本身的作為也是很多品牌學習的對象。這邊以預算較多的亞太市場中國為例,2016年8月1日,迪奧在微信公眾號正式官宣Lady Dior Small手袋七夕限定款可在線上精品店做購買,之後迪奧的廣告便出現在朋友圈,資訊均與公眾號發布的內容差不多,並且可透過超連結直接進入賣場。Dior這一波線上銷售是世界上所有高訂奢牌第一個透過微信公眾號開設網店,這邊重申一下,以高級訂製服起家的奢牌品牌定位本來就比較高,他們的經營主軸還是會以奢華的線下體驗為主。一般來說,奢牌對於電商的態度都是比較保守的,因為產品易得性過高容易折損品牌價值。


Christian Dior公開表示,2016年上半年的營運利潤大跌三成以上,時裝部門營收約跌百分之三左右。以高消費力的中國市場來說,奢侈品的線下銷售佈局以及逐漸疲乏,迫使這些奢牌不得不轉型經營網店,以增益營收。企業管理學者Stephen P. Robbins在其相關著述中曾提及,銷售渠道最大化是企業在的業務規劃環節最重要的一部分,目的在增加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易得性,以增加營收。然而,奢侈品牌由於需要保有其稀缺性與排他性,在銷售管道上仍需盡量引導消費者至實體賣店享受奢華服務。對此,個人認為消費習慣是時代與科技演變造成的不可逆趨勢,網路的發達本就會減少消費者外出購物的動機,進而降低實體店的業績;然而,品牌價值的維繫不應該單以電商讓產品易得性變高便限縮其銷售的佈局,而是應該設法解決電商產品與實體產品之間的區隔性,找出其不得不至電商買或實體買的消費者洞察,直接於產品核心上做修正。換句話說,奢牌經營電商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最後你還是要在這上面佈局,因為時代與科技一直往前走,我目前還是沒看過有哪種產品是往後倒退以復古式策略經營成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炫・無意識的囈語
1會員
78內容數
曾在時尚與傳播產業打混, 回顧過去光怪陸離的人生, 感嘆自己何其幸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第一本書是濃縮我任時尚編輯時所見, 將不定時隨意發表。
2024/11/23
經過過去曾經在一起搭檔的范倫鐵諾雙人組設計師Pierpaolo Piccioli與Maria Grazia Chiurik的PK賽後,兩人拆夥後網上的確曾經一面倒的大讚Pierpaolo贏過Maria,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24/11/23
經過過去曾經在一起搭檔的范倫鐵諾雙人組設計師Pierpaolo Piccioli與Maria Grazia Chiurik的PK賽後,兩人拆夥後網上的確曾經一面倒的大讚Pierpaolo贏過Maria,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24/11/23
這麼說好了,小組作業總是平分秋色,彼此都需顧念同事情誼,禮貌性的不讓鎂光燈全部聚焦在一個人身上,而是雨露均霑式的將這份榮耀分散出去。
2024/11/23
這麼說好了,小組作業總是平分秋色,彼此都需顧念同事情誼,禮貌性的不讓鎂光燈全部聚焦在一個人身上,而是雨露均霑式的將這份榮耀分散出去。
2024/11/23
從Valentino鉚釘高跟鞋來看,這雙微搖滾元素的爆款因其大膽風格而與高定基因的范倫鐵諾過去仙氣飄飄的時裝元素衝撞,加上Pierpaolo Piccioli和Maria Grazia Chiurik兩位設計師成功對該元素做了轉化,讓這股叛逆風氣產生了少有的高定感。
2024/11/23
從Valentino鉚釘高跟鞋來看,這雙微搖滾元素的爆款因其大膽風格而與高定基因的范倫鐵諾過去仙氣飄飄的時裝元素衝撞,加上Pierpaolo Piccioli和Maria Grazia Chiurik兩位設計師成功對該元素做了轉化,讓這股叛逆風氣產生了少有的高定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今早看到同為二代接班的網友問到關於代工廠的品牌轉型,與他交流後也彙整了自己對於代工廠品牌的一些觀點: 代工廠經營品牌目的 代工廠的本質與受眾目標 代工廠需要做品牌嗎
Thumbnail
今早看到同為二代接班的網友問到關於代工廠的品牌轉型,與他交流後也彙整了自己對於代工廠品牌的一些觀點: 代工廠經營品牌目的 代工廠的本質與受眾目標 代工廠需要做品牌嗎
Thumbnail
看到廣告越大曝光越多次就代表這品牌好?我認為台灣的淺意識裡好像就是如此,只要我在你面前出現越多次,就好像跟它熟了一點,何嘗給個機會買單一次也無妨?? 先不討論文案與素材跟ROI,ROAS的.... 單純擴大投放金額相對轉換率也可能提高。 這在每個品牌方與行銷方是常態的作法,好像就是比資本誰厚&
Thumbnail
看到廣告越大曝光越多次就代表這品牌好?我認為台灣的淺意識裡好像就是如此,只要我在你面前出現越多次,就好像跟它熟了一點,何嘗給個機會買單一次也無妨?? 先不討論文案與素材跟ROI,ROAS的.... 單純擴大投放金額相對轉換率也可能提高。 這在每個品牌方與行銷方是常態的作法,好像就是比資本誰厚&
Thumbnail
大象轉身是很慢的,但是如果轉過去了動能就會非常大、無人可擋 疫情時代,品牌的線上線下轉移成了一個進行式的現象。消費通路的打通似乎已成定局,整體行銷操作還能只用ROAS、CPC來衡量嗎?
Thumbnail
大象轉身是很慢的,但是如果轉過去了動能就會非常大、無人可擋 疫情時代,品牌的線上線下轉移成了一個進行式的現象。消費通路的打通似乎已成定局,整體行銷操作還能只用ROAS、CPC來衡量嗎?
Thumbnail
參與多個想將自有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這些公司都有些共通點:多個想將自有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這些公司都有些共通點: (1)主要營收來源還是來自OEM或ODM (2)主要業績來源來自單一幾個代工大客戶 (3)長年活在擔心代工客戶是否繼續下單陰影 (4) 深受品牌的微笑
Thumbnail
參與多個想將自有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這些公司都有些共通點:多個想將自有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這些公司都有些共通點: (1)主要營收來源還是來自OEM或ODM (2)主要業績來源來自單一幾個代工大客戶 (3)長年活在擔心代工客戶是否繼續下單陰影 (4) 深受品牌的微笑
Thumbnail
自有品牌銷售地雷 「一直在幫大品牌代工,現在想做自己的品牌。」 老闆想的沒有錯,我做的商品這麼好,與其掛別人的名字,為什麼不能掛自己的名字? 但,做自己的品牌是多數代工老闆心裡的痛,很多老闆是技術出來的,只要一做自己的品牌,幾乎都是賠錢收場。 為什麼?這篇就來談談品牌要賺錢怎麼做? 品牌銷售
Thumbnail
自有品牌銷售地雷 「一直在幫大品牌代工,現在想做自己的品牌。」 老闆想的沒有錯,我做的商品這麼好,與其掛別人的名字,為什麼不能掛自己的名字? 但,做自己的品牌是多數代工老闆心裡的痛,很多老闆是技術出來的,只要一做自己的品牌,幾乎都是賠錢收場。 為什麼?這篇就來談談品牌要賺錢怎麼做? 品牌銷售
Thumbnail
過去幾年的商業市場上,許多做代工的工廠、製造的廠商,紛紛成立自有品牌,擺脫代工廠的標籤,用品牌去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畢竟兩者之間的毛利有著極大的差異。
Thumbnail
過去幾年的商業市場上,許多做代工的工廠、製造的廠商,紛紛成立自有品牌,擺脫代工廠的標籤,用品牌去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畢竟兩者之間的毛利有著極大的差異。
Thumbnail
在歐洲教育中,「策略」除了強大的遠見之外,最重要的在於服膺於此遠見的管理協調性:唯有部門在各司其職時排出其決策的優先順序,才能共譜優雅而大氣的協奏曲,「通路」也是一環。有鑒於精品背後的社會意義巨大,過於躁進的數位化反而有可能會破壞背後的意義投射。讓我們站在精品的角度,看看他們策略視野如何給予我們啟發
Thumbnail
在歐洲教育中,「策略」除了強大的遠見之外,最重要的在於服膺於此遠見的管理協調性:唯有部門在各司其職時排出其決策的優先順序,才能共譜優雅而大氣的協奏曲,「通路」也是一環。有鑒於精品背後的社會意義巨大,過於躁進的數位化反而有可能會破壞背後的意義投射。讓我們站在精品的角度,看看他們策略視野如何給予我們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