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名男子剛參加完巴黎的科技會議,
準備離開時,卻一直攔不到計程車。
他突然有個想法:
「如果按下按鈕,就有一台車來我前面,那不是很好嗎?」
——這就是UBER創立的初衷。
Garrett Camp以及Travis Kalanick
將這顆名為Uber的種子,種在共享經濟的土壤裡。
·「讓大家都一樣」
Garrett Camp最初想讓UBER成為預約高級黑車,
擁有自己的車輛和車庫,走「車隊模式」
經營一段時間後,Travis Kalanick認為,
應該要避免有過多成本負擔。
(養車和租車庫不便宜)
並提出幾個核心要點:
- 以平台運營為主,讓司機和乘客能自行選擇
- 車費和車程時間透明化
- 減少司機閒置,尤其是黑車
- 哪裡都叫的到車
·「新手上路——UberBlack」
剛創立時,Uber以模仿倫敦計程車形象,
採用豪華車型,讓司機穿著西裝,注重搭乘體驗,
專注於提供高消費客群便利。
他們也會與專車司機在咖啡店見面,詢問意見以改進服務。
·「輕車熟路——UberX」
有了一開始打下的基礎,在2012年,
推出了UberX,主張「平價服務」
令更多普通車型的車主加入平台,
擴大市場客群,讓普通人也能使用Uber。
·「分岔路——Uber Ice Cream」
為了試試UberX在市場的水溫,
Camp與Kalanick先從芝加哥試營運。
並在國家冰淇淋月(7月)推出冰淇淋車服務,
用Uber app叫冰淇淋配送。
這個舉動也為Uber eat奠定了基礎。
·「熟門熟路」
搭車最怕什麼?壞司機
Uber很清楚,不好的司機會帶來多大麻煩,
所以推出顧客評分系統,和加強司機導航。
讓司機們更注重服務品質,也解決了刻意繞路的問題,
這些改變,讓Uber迅速站穩共享平台的核心地位。
.「美食之路——Uber eat」
只是搭車還不夠,Uber要讓你連走路的機會都沒有。
有了冰淇淋日的測試,
Uber在2014年推出了Uber eat。
將司機的概念延伸到餐飲業,
讓大眾隨時隨地都有外送服務。
並且同樣沿用了評分系統。
在2020疫情期間,更達到高峰,成為第二大外送美食平台。
·「巔峰之路」
2020年,Uber晉升至500強企業,
只花了10年的時間。
2023年,Uber總體年收入來到419億美元。
不斷聽取顧客意見,以及改善問題,
讓Uber就算不是最大平台,也有驚人成績。
同時證明「共享經濟」也是現在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