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中的視覺陷阱:Munker錯覺如何影響色彩再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探索色彩錯覺:為什麼相同顏色在不同背景下看起來不同?

色彩錯覺是一種神奇的視覺現象,它讓我們重新思考顏色的真實性和我們眼睛的可信度。最近,一張由德州大學艾爾帕索分校教授David Novick分享的圖片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張圖片展示了「兩色Munker錯覺」(Two-color Munker illusion),其中兩個球體看起來像是藍色和綠色,但實際上它們具有完全相同的基色(RGB值為49,255,233)。這種色彩錯覺再次提醒我們,周圍的背景和圖案如何深刻影響我們對顏色的感知。

最近,一張由德州大學艾爾帕索分校教授David Novick分享的圖片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張圖片展示了「兩色Munker錯覺」(Two-color Munker illusion),其中兩個球體看起來像是藍色和綠色,但實際上它們具有完全相同的基色

最近,一張由德州大學艾爾帕索分校教授David Novick分享的圖片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張圖片展示了「兩色Munker錯覺」(Two-color Munker illusion),其中兩個球體看起來像是藍色和綠色,但實際上它們具有完全相同的基色

圖片出處:

raw-image

David Novick


什麼是色彩錯覺?Munker錯覺的奧秘

色彩錯覺是一種視覺錯覺,其中目標物體的顏色會因周圍色彩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在Munker錯覺中,主要是通過在顏色上覆蓋對比色的小點或線條,讓人感覺到目標顏色發生了變化。在這張圖片中,左側的球體被紫色點覆蓋,看起來像是藍色;右側的球體則被黃色點覆蓋,看起來像是綠色,儘管它們實際上是相同顏色。這張圖片展示了背景色如何通過視覺干擾影響我們的顏色知覺。

David Novick在他的推文中提到,縮小這張圖片會增強這種錯覺效果,這說明了圖像的大小和視距也會對顏色感知產生影響。原始圖片可以在這裡下載觀看,供大家自行體驗這種奇妙的錯覺。

縮小這張圖片會增強這種錯覺效果,這說明了圖像的大小和視距也會對顏色感知產生影響

縮小這張圖片會增強這種錯覺效果,這說明了圖像的大小和視距也會對顏色感知產生影響

為什麼我們會產生色彩錯覺?

人眼在感知顏色時,並非單獨分析某個區域的色彩,而是根據周圍顏色進行對比和調整。這種視覺補償讓我們能夠在多變的環境中穩定地辨別物體,但同時也為色彩錯覺提供了條件。以下是幾個造成色彩錯覺的因素:

  1. 背景顏色:周圍的顏色會影響我們對物體顏色的判斷。例如深色背景可能讓顏色顯得較亮,而淺色背景則可能讓顏色看起來更深。
  2. 對比效果:當兩種顏色具有強烈對比時,人眼會自動將顏色區分得更開,使目標物體顏色偏向相反的色調。
  3. 圖案結構:圖像的點陣排列或線條結構也會產生視覺上的「噪音」,讓我們無法準確感知原始顏色。
  4. 觀察距離和角度:圖像的大小和我們觀看的角度也會影響顏色感知,這就是為什麼縮小圖片後色彩錯覺會更強烈。

現代印刷和色彩管理如何應對色彩錯覺?

在印刷和設計行業中,顏色的準確性至關重要,特別是當品牌識別依賴於一致的顏色呈現時,色彩錯覺可能會成為一大挑戰。為了克服這種視覺偏差,現代印刷技術使用了光譜濃度計(SpectroDens)等高精度儀器。光譜濃度計能夠準確測量顏色數據,並以科學數據取代人眼的主觀判斷,確保在不同環境和光源下的顏色一致性。

例如,品牌在不同地區、不同材料上印刷其標誌時,可以利用光譜濃度計進行校正,確保顏色的一致性,避免因環境和視角差異引發的顏色偏差。

色彩錯覺的日常應用

除了在印刷和設計上的應用,理解色彩錯覺也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準確的顏色選擇。當我們購買家居裝飾、衣物或化妝品時,可能會受到環境光源或周圍色彩的影響,而選錯顏色。建議在不同光源下查看顏色,並考慮背景色的影響,以減少色彩錯誤判斷的機率。

科技進步如何改善色彩管理?


點此免費看完整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ckaging Media 的沙龍
0會員
74內容數
2025/04/18
當我們用手捧起一個微型世界,其實也是在撫慰內心的情感空洞。3D列印不只是科技,更是療癒的媒介,讓想像具象、讓回憶重生。
Thumbnail
2025/04/18
當我們用手捧起一個微型世界,其實也是在撫慰內心的情感空洞。3D列印不只是科技,更是療癒的媒介,讓想像具象、讓回憶重生。
Thumbnail
2025/03/07
你是否曾因為忘記服藥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或者擔心買到的生鮮食品不夠新鮮?智慧包裝,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生活中的小煩惱而生。它像一位貼心的管家,隨時監測食品的新鮮度、提醒你按時服藥,甚至在你購物時提供個人化的建議。這不只是科技,更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Thumbnail
2025/03/07
你是否曾因為忘記服藥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或者擔心買到的生鮮食品不夠新鮮?智慧包裝,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生活中的小煩惱而生。它像一位貼心的管家,隨時監測食品的新鮮度、提醒你按時服藥,甚至在你購物時提供個人化的建議。這不只是科技,更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Thumbnail
2025/03/05
當科技與創意碰撞,重複利用包裝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觸手可及的未來。智慧補充站、可分解的包裝材料、共享的包裝平台,這些創新,正悄悄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讓我們擁抱改變,用科技的力量,打造一個更環保、更永續的循環經濟。
Thumbnail
2025/03/05
當科技與創意碰撞,重複利用包裝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觸手可及的未來。智慧補充站、可分解的包裝材料、共享的包裝平台,這些創新,正悄悄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讓我們擁抱改變,用科技的力量,打造一個更環保、更永續的循環經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您是否曾經精心設計了一份作品,客戶也讚不絕口,滿心期待地送去印刷,結果成品卻令人傻眼——字體變了樣、文字間距亂七八糟,甚至出現了看不懂的亂碼?這種印刷前的常見惡夢,往往源於一個看似微小卻極其關鍵的細節:您數位檔案中的字體處理方式。 電腦與印刷機處理字體的方式相當複雜。 字體並非普遍存在於所有
Thumbnail
您是否曾經精心設計了一份作品,客戶也讚不絕口,滿心期待地送去印刷,結果成品卻令人傻眼——字體變了樣、文字間距亂七八糟,甚至出現了看不懂的亂碼?這種印刷前的常見惡夢,往往源於一個看似微小卻極其關鍵的細節:您數位檔案中的字體處理方式。 電腦與印刷機處理字體的方式相當複雜。 字體並非普遍存在於所有
Thumbnail
視覺設計的世界裡,色彩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傳達情感和訊息,還能夠影響觀眾的感受和行為。然而,色彩的運用並非隨意為之,特別是在印刷設計中,色彩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更是設計品質的保證。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色彩變更的正確方法,了解顏色值與不透明度的差異,並探討在未來設計趨勢中,色彩管理將如何與
Thumbnail
視覺設計的世界裡,色彩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傳達情感和訊息,還能夠影響觀眾的感受和行為。然而,色彩的運用並非隨意為之,特別是在印刷設計中,色彩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更是設計品質的保證。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色彩變更的正確方法,了解顏色值與不透明度的差異,並探討在未來設計趨勢中,色彩管理將如何與
Thumbnail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
Thumbnail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
Thumbnail
從印象派到色彩光影流派 印象派的藝術特徵享譽世界,強調了對自然界的光和色的敏感度和觀察力, 以及他們對傳統藝術規則和教條的挑戰和突破。印象派是19世紀重要的藝術 流派之一,深入研究色彩和光影的關係,進行最自然的感性繪畫。 任何一個物體如果沒有光影就會缺少立體感,物體之所以呈現不同的色
Thumbnail
從印象派到色彩光影流派 印象派的藝術特徵享譽世界,強調了對自然界的光和色的敏感度和觀察力, 以及他們對傳統藝術規則和教條的挑戰和突破。印象派是19世紀重要的藝術 流派之一,深入研究色彩和光影的關係,進行最自然的感性繪畫。 任何一個物體如果沒有光影就會缺少立體感,物體之所以呈現不同的色
Thumbnail
我看過一本書,裡面寫著一群畫家到戶外寫生,同樣的風景,類似的角度結果畫出來顏色、風景、都不一樣。繪畫不要論對錯,因為通過藝術家不同的眼睛與思考,自然畫出來各不相同。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廢話嗎,本來就是會畫的不一樣,但通常我們在學習的過程就是求真,畫的一模一樣就是畫的好。 很多人在還沒對物或風景還
Thumbnail
我看過一本書,裡面寫著一群畫家到戶外寫生,同樣的風景,類似的角度結果畫出來顏色、風景、都不一樣。繪畫不要論對錯,因為通過藝術家不同的眼睛與思考,自然畫出來各不相同。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廢話嗎,本來就是會畫的不一樣,但通常我們在學習的過程就是求真,畫的一模一樣就是畫的好。 很多人在還沒對物或風景還
Thumbnail
作者蘇珊·溫欽克 (Susan M. Weinschenk)是行為心理學家,研究將心理學應用於設計(用戶體驗)30餘年,本書是她查找多本論文、書籍,反覆研究選出的理論、概念和案例,以及總結她於用戶介面設計的經驗教訓書寫而成,本書共提供100個設計師該懂的心理學,歡迎一起來共讀。
Thumbnail
作者蘇珊·溫欽克 (Susan M. Weinschenk)是行為心理學家,研究將心理學應用於設計(用戶體驗)30餘年,本書是她查找多本論文、書籍,反覆研究選出的理論、概念和案例,以及總結她於用戶介面設計的經驗教訓書寫而成,本書共提供100個設計師該懂的心理學,歡迎一起來共讀。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眼見為憑、有圖有真相這類說法,但我們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嗎?就人們判斷色彩這部分來說,並非如此。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眼見為憑、有圖有真相這類說法,但我們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嗎?就人們判斷色彩這部分來說,並非如此。
Thumbnail
9月17日,No. 260,#一圖勝千言:眼見不為憑 這是經典的視覺錯覺——A與B兩格的顏色是一樣的灰: 1. 眼見不為憑。 2. 脈絡(context)很重要。 3. 理性的極限之一:即使你現在知道這兩個點一樣黑(你可以列印出來剪去其他的干擾物、或是單純用手遮住),我們的大腦還是告訴我們不一樣,
Thumbnail
9月17日,No. 260,#一圖勝千言:眼見不為憑 這是經典的視覺錯覺——A與B兩格的顏色是一樣的灰: 1. 眼見不為憑。 2. 脈絡(context)很重要。 3. 理性的極限之一:即使你現在知道這兩個點一樣黑(你可以列印出來剪去其他的干擾物、或是單純用手遮住),我們的大腦還是告訴我們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