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觀察的 12 條準則】上 #設計心理 #圖像視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製作圖卡要發揮效益,自然要了解用戶看到圖卡的體驗:用戶看到圖卡時是如何思考、閱讀、識別,甚至後續如何引發用戶的行動,因此,本次挑選《設計師要懂心理學》共讀,了解設計心理學,提升設計水平。

閱讀本系列的文章,您將可以獲得:100個設計相關的心理學。

作者蘇珊·溫欽克 (Susan M. Weinschenk)是行為心理學家,研究將心理學應用於設計(用戶體驗)30餘年,本書是她查找多本論文、書籍,反覆研究選出的理論、概念和案例,以及總結她於用戶介面設計的經驗教訓書寫而成。

歡迎跟我一起共讀《設計師要懂心理學》

01 眼見非腦見—視錯覺

一般以為,當我們觀察周遭,眼睛將資訊傳給大腦,大腦進行資訊處理,會讓我們感受到真實的世界。實則不然,大腦每秒接受約4000萬次的感官資訊輸入,為更快解析意義,大腦會根據以往經驗,去猜測看到什麼,但有時會出錯,產生所謂的「視錯覺」。

raw-image

「視錯覺」就是大腦錯誤解析視覺資訊的現象,在1889年德國社會學家弗朗茨·米勒-萊爾發現,人的大腦對於兩個平行端是一樣長的箭頭,會認為箭頭向外的更長,這是最早的視錯覺圖案之一,又被稱為慕勒-萊爾錯覺 (Muller-Lyer illusion)。

👉 每個人觀察到的影象,會受到用戶自身經驗、文化水平、對事物熟悉程度,以及期待看到的內容影響,因此,製作圖卡時,除了考慮排版配色,更要關注用戶調研,以確保用戶能理解。

02 人有兩種視覺—中央和周邊

人有兩種視覺,中央和周邊視覺:中央視覺用來直視觀察事物細節,周邊視覺(餘光)則觀察視野中的其他周邊區域,中央視覺很重要,但周邊視覺則主導人們對於場景的認知,對於理解情境場景有很大意義。

raw-image

現代人多具備周邊視覺,書中提出,在古代若無法注意到周圍環境的危險,比如,草叢藏著老虎,就很難生存下來,因此周邊視覺保留下來,這也說明為什麼,當瀏覽網頁時,若旁邊有廣告、動畫在閃爍,會很容易分心。

👉 在製作圖卡時,不僅中央位置要表達清晰,連周邊細節也要注意,不要認為沒有人會注意旁邊的細節唷,用戶的周邊視覺會讓他們注意到。

03 識別物體會找規律

發現規律會加速處理資訊的速度,即使原本沒有規律,大腦或眼睛會主動去找到規律,比如,圖卡中的圖案,你看到的會是3組圖案、每組2個點,而非6個點,你把距離當作一個規律。

raw-image

關於人如何觀察及辨識物體,過去認為大腦有個儲存上百萬物體的記憶庫,當人看到物體時,會與記憶庫的物體比對,直到找到匹配的為止。然而,近代有研究表明,人是通過將複雜物體拆解成基本形狀,來辨識物體,如下圖(Irving Biederman, 1985)。

raw-image

此外,羅伯特·索爾(Robert L.Solso)2005年發表論文,指出當人想像某事物時,其大腦皮質會比實際觀察到該事物時更為活躍,這可能因為刺激物時既不存在,所以視覺皮質的工作量更大。

總結來說,大腦以二維形式接受觀察到的資訊,所以當物體為三維而非二維的情況下,大腦需要先將物體拆解成基本形狀,在辨別物體為何,以及當物體需要想像時,大腦的工作量會增加。

👉 既然人類在識別圖象時會尋找規律,在製作圖卡時,盡可能多用排版理論中的分組與間隔創造規律;為降低大腦的認知負荷,增加資訊識別效率,則可以多使用二維元素。

04 人臉有專門識別區域

南希·蓋爾·坎維舍(Nancy Gail Kanwisher)(1997)發現大腦視覺皮質區有一特殊區域專門用來識別人臉。

該區域被稱為梭形臉部區(FFA, Fusiform Face Area),人臉能繞過通常的視覺解析通道,獲得快速辨別的優勢,而梭形臉部區距離杏仁核也很靠近,所以也能容易識別出他人的情緒。

根據眼球追蹤的研究,我們會不由自主的看向別人眼睛所看向的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跟著看向某個方向,並不代表注意或關注,只是看而己。

raw-image

👉 人臉能夠繞過通常的解析通道,獲得快速辨別,也就是說,若圖卡有出現人臉,用戶會最快注意到,而我們也能用,該人臉的眼睛視線來引導用戶看向某個方向:視覺動線引導。

05 微側府視視標準視角

斯蒂芬·E·帕爾默 (Stephen E. Palmer)1981年發表文章提到,他請世界各地的人畫咖啡杯,發現人們畫出的咖啡杯多數是略俯視的角度,並稍稍偏向側面,這角度稱作「標準視角」,幾乎沒有人選擇畫從上俯視的視角,如圖卡右圖。

raw-image

你或許會想,因為大多數人都是用府視角度來看待咖啡杯,但這個實驗並不僅限於咖啡杯,還包括很多物體,連常被人類居高臨下俯瞰的貓狗,被畫時都以標準視角被畫出一一標準視角的識別速度最快。

👉總結來說,人類用標準視角思考、記憶、想像、辨別物體,因此,若要在圖卡上使用物體的圖象或圖標,請使用標準視角。

06 人根據預期瀏覽螢幕

人們對於想看的內容及其位置有先入為主的心智模型,心智模型會預想各種內容在電腦螢幕考、 APP或網站上的位置。比如,當人打開FB社群軟體,若是想要瀏覽朋友動態,並不會看向右方,而會認為重要內容在中央,而優先看向中央。

raw-image

掃一眼螢幕,人的閱讀動線就和語言習慣一致(自左向右,自右向左,或自上而下),如果旁邊出現大圖(動態或有人臉),則會打破原先的閱讀傾向。

👉 對圖卡製作的啟發是,將重要的內容至於中央,以及在圖卡的上1/3處,讓用戶第一眼能夠掃到。

週六更新下半篇 :D 若喜歡本篇,請點愛心支持 :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2/11/23
期待~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24
謝謝 :)))
avatar-img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的沙龍
104會員
203內容數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2023/05/24
➡️ 本篇文章為如何使用Midjourney與PS製作Line表情包。 之前上架了一組 Line 表情包,將操作方式記錄。 可愛的白髮卡通少女貼圖 – LINE貼圖 | LINE STORE 正文開始 一、適用人群:無須基礎,操作難度低 二、注意事項: 1. 記得使用付費版 Midjou
Thumbnail
2023/05/24
➡️ 本篇文章為如何使用Midjourney與PS製作Line表情包。 之前上架了一組 Line 表情包,將操作方式記錄。 可愛的白髮卡通少女貼圖 – LINE貼圖 | LINE STORE 正文開始 一、適用人群:無須基礎,操作難度低 二、注意事項: 1. 記得使用付費版 Midjou
Thumbnail
2023/02/01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2023/02/01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2023/01/11
今天中午在其他讀書會分享《一人創業》裡的5提問—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也分享給大家。 《一人創業》是一本談論創業的書籍,它最特別的地方是:作者本身是日本創業導師,他帶領學員去找到真正在想做的事,用這件事來創業,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熱愛當成工作。 有些人會擔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的能够謀生嗎?
Thumbnail
2023/01/11
今天中午在其他讀書會分享《一人創業》裡的5提問—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也分享給大家。 《一人創業》是一本談論創業的書籍,它最特別的地方是:作者本身是日本創業導師,他帶領學員去找到真正在想做的事,用這件事來創業,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熱愛當成工作。 有些人會擔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的能够謀生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前幾天在Youtube聽書,聽到這本「上游思維」其中後段提到 「正視系統的複雜性,指的就是我們需要多花些時間,#整體的、#關聯的、#動態的,思考問題而不僅僅侷限於那個從一開始吸引我們的具體問題」 ​ 有這個概念可以幫助更理解人類圖系統
Thumbnail
前幾天在Youtube聽書,聽到這本「上游思維」其中後段提到 「正視系統的複雜性,指的就是我們需要多花些時間,#整體的、#關聯的、#動態的,思考問題而不僅僅侷限於那個從一開始吸引我們的具體問題」 ​ 有這個概念可以幫助更理解人類圖系統
Thumbnail
介紹完形之後,不知道你們各位對那些圖案有答案了嗎 錯覺(Illusion)與幻覺(Hallucination)你常搞混嗎? 快來解鎖這個小知識吧! !
Thumbnail
介紹完形之後,不知道你們各位對那些圖案有答案了嗎 錯覺(Illusion)與幻覺(Hallucination)你常搞混嗎? 快來解鎖這個小知識吧! !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也都知道透過觀察對方的眼晴就可以知道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究竟要怎麼觀察,要注意什麼地方,而且一直盯著對方的眼睛看真的超尷尬的欸。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也都知道透過觀察對方的眼晴就可以知道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究竟要怎麼觀察,要注意什麼地方,而且一直盯著對方的眼睛看真的超尷尬的欸。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是如何注意,以及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 01 人無法完成多個任務 即使人看起來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是如何注意,以及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 01 人無法完成多個任務 即使人看起來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 15分鐘 貼上來 ><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 15分鐘 貼上來 ><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本次內容: 01 人更擅長處理小塊資訊 02 不同心理活動有不同負荷 03 用戶30%時間正在走神 04 人擺脫認知失調的路徑 05 人會創造心智模型 06 人與概念模型交互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本次內容: 01 人更擅長處理小塊資訊 02 不同心理活動有不同負荷 03 用戶30%時間正在走神 04 人擺脫認知失調的路徑 05 人會創造心智模型 06 人與概念模型交互
Thumbnail
作者蘇珊·溫欽克 (Susan M. Weinschenk)是行為心理學家,研究將心理學應用於設計(用戶體驗)30餘年,本書是她查找多本論文、書籍,反覆研究選出的理論、概念和案例,以及總結她於用戶介面設計的經驗教訓書寫而成,本書共提供100個設計師該懂的心理學,歡迎一起來共讀。
Thumbnail
作者蘇珊·溫欽克 (Susan M. Weinschenk)是行為心理學家,研究將心理學應用於設計(用戶體驗)30餘年,本書是她查找多本論文、書籍,反覆研究選出的理論、概念和案例,以及總結她於用戶介面設計的經驗教訓書寫而成,本書共提供100個設計師該懂的心理學,歡迎一起來共讀。
Thumbnail
平常有些細節都會被我們省略,想想看: 你穿襪子,是先穿左腳還是右腳? 你刷牙,是先刷左邊還是右邊? 你上完大號,是先拿衛生紙擦屁股,還是先沖馬桶? 撲克牌裡,哪一張人頭是獨眼?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左手壓在右手上,還是右手壓在左手上?...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平常有些細節都會被我們省略,想想看: 你穿襪子,是先穿左腳還是右腳? 你刷牙,是先刷左邊還是右邊? 你上完大號,是先拿衛生紙擦屁股,還是先沖馬桶? 撲克牌裡,哪一張人頭是獨眼?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左手壓在右手上,還是右手壓在左手上?...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哈摟你好我是彭博 歡迎來到NLP講堂 上次的影片內容 跟大家介紹了如何運用「度測」、 以及「建立常模」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就把上次的主題 做更深一層的解說 這次我們要談的是 「眼球線索」 沒錯,光是透過觀察眼球 我們就能夠了解一個人在想什麼 他的內心經歷了什麼 把眼球線索這樣的技術 再搭配上
Thumbnail
哈摟你好我是彭博 歡迎來到NLP講堂 上次的影片內容 跟大家介紹了如何運用「度測」、 以及「建立常模」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就把上次的主題 做更深一層的解說 這次我們要談的是 「眼球線索」 沒錯,光是透過觀察眼球 我們就能夠了解一個人在想什麼 他的內心經歷了什麼 把眼球線索這樣的技術 再搭配上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人類思考有一項本能,能夠從從無序的事物象現中看出規律,尤其是從一大堆隨機的經濟數據中,推論出所謂的規律。具體來說,所謂人類從事物的表面特徵挖掘其內在的規律性,就叫作「模式識別」,它是「腦筋單槓」,比「拼字」,「數獨」更有效的鍛鍊腦力,是我在運動以外,經常鍛鍊記憶力、理解力的私房菜。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人類思考有一項本能,能夠從從無序的事物象現中看出規律,尤其是從一大堆隨機的經濟數據中,推論出所謂的規律。具體來說,所謂人類從事物的表面特徵挖掘其內在的規律性,就叫作「模式識別」,它是「腦筋單槓」,比「拼字」,「數獨」更有效的鍛鍊腦力,是我在運動以外,經常鍛鍊記憶力、理解力的私房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