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我們看到的色彩都是自己虛構出來的,你相信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家抱著相同想法。原來人類眼睛視網膜上有一個結構名叫中央小窩,上面充滿着讓我們分辨色彩的錐細胞。當我們集中注意力觀看某物品時,中央小窩就會向着這物品專注着。科學家研究發現,眼部只有中央小窩能夠讓我們分辨顏色,隨着遠離中央小窩專注的部份,人們眼睛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會迅速下降,雖然人的視網膜滿佈其他能夠分辨光暗的幹細胞,但這些桿細胞只能夠讓人們分辨黑白色。也就是說,人們眼睛看到的七彩環境,其實都是人們腦部自行想像出來的,並不是真實看到的。這個概念對於不少人來說很難接受,因為我們每天看到的東西明明都是彩色,又怎會是虛構出來的?這就是本文的重點,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看到的東西,其實大家能夠肯定它們是真實嗎? 

  

我們就連眼睛看到的顏色也可能是腦部虛構出來,試問我們還能夠希求自己對於周遭事物有多真實的了解?我們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知道的東西,多一些尋找事物背後的原理,能夠有效協助我們填補盲點。我們都會知道1+1等於2 ,等大家知道背後的道理嗎?為甚麼不是1+1等如3或等於4呢?凡事查根究底,抽絲剝繭,讓我們專注力聚焦在身邊不同的事物,我們對這個世界了解就會越多。相反,如果我們自以為自己眼前世界全都是真確的,這無疑就是給予我們大腦偷懶的機會,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 

  

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是一位充滿觀察力的偵探,每當他到達現場,都會仔細觀察周遭環境,從中找出一些破案關鍵。老實說,他比其他人優勝的地方就是他願意更加深入了解細節的每一部份,例如衣着、面部表情等等,這些細微的觀察,讓他能夠慢慢像砌圖般歸納出有意義的案情。上天給我們每人的都是公平的,每人都有五官,彼此能力大致相若(相對其他動物),有些人總能夠創造出更出色的東西,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的專注度,專注力讓他們沉醉於自己工作中,從而找到突破機會。我們眼部結構局限了我們觀看周遭顏色的能力,但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後,不要被大腦誤導,滿足於現狀,反而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一些理所當然的東西經過反覆調查,便會發現其實我們了解的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我們越理解自己的不足,這代表我們了解這世界城多。我們求知欲越強,越能夠擺脫人類生理結構帶給我們自己的局限。 


更多文章: 

https://www.benarticle.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n哥哥有話兒的沙龍
5會員
145內容數
Ben哥哥透過一篇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心理學知識,希望對於大家人生有一些啟發
2023/11/10
2023年,世界興起一陣不明飛行物體熱潮,不明飛行物體又稱UFO,意思是指一些在天空上飛行,但未能夠被合理解釋的物品。最近這個熱潮興起原因源自美國政府聲稱在美國領土,發現一個來自中國的氣球。中國政府表示這個氣球並不是官方擁有,而是民間的觀察氣球,由於嚴重失控,導致飄離航道,飛進美國境內。美國當然不賣
Thumbnail
2023/11/10
2023年,世界興起一陣不明飛行物體熱潮,不明飛行物體又稱UFO,意思是指一些在天空上飛行,但未能夠被合理解釋的物品。最近這個熱潮興起原因源自美國政府聲稱在美國領土,發現一個來自中國的氣球。中國政府表示這個氣球並不是官方擁有,而是民間的觀察氣球,由於嚴重失控,導致飄離航道,飛進美國境內。美國當然不賣
Thumbnail
2023/11/10
最近在路上看見一個有意思的巴士車身廣告,值得和大家分享。這是政府為了鼓勵人們減少飲酒的廣告,廣告提到飲酒有機會導致人們吸收過暔熱量,熱量正是導致人們肥胖主因之一。這廣告希望喚起人們關心自己體型,從而減少飲酒。在心理學上,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說服別人方法。很多時候,我們越禁止別人做某東西,基於人們有反叛心
Thumbnail
2023/11/10
最近在路上看見一個有意思的巴士車身廣告,值得和大家分享。這是政府為了鼓勵人們減少飲酒的廣告,廣告提到飲酒有機會導致人們吸收過暔熱量,熱量正是導致人們肥胖主因之一。這廣告希望喚起人們關心自己體型,從而減少飲酒。在心理學上,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說服別人方法。很多時候,我們越禁止別人做某東西,基於人們有反叛心
Thumbnail
2023/11/10
編劇家需要撰寫劇本,一個出色的故事除了需要有震撼人心的結果,更加需要豐富劇情引伸至這個結局,讓人追看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為生活上不同事情作出解釋,這時候我們便會編劇家上身,利用手上資料創造故事,反正故事看起來「合情合理」即可。結果,每人都只會選擇一些對自己有利事情和觀點進行發揮,結果當然
Thumbnail
2023/11/10
編劇家需要撰寫劇本,一個出色的故事除了需要有震撼人心的結果,更加需要豐富劇情引伸至這個結局,讓人追看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為生活上不同事情作出解釋,這時候我們便會編劇家上身,利用手上資料創造故事,反正故事看起來「合情合理」即可。結果,每人都只會選擇一些對自己有利事情和觀點進行發揮,結果當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如果筆者告訴你,人類天生都有預言能力,大家相信嗎?筆者並不是開玩笑,根據人類身體構造,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東西,是由於光線進入視網膜,經過大腦產生影像而成。光線進入視網膜再轉化成為影像的過程足足需要0.1秒時間。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景象和實際的景象理論上有0.1秒的前後誤差。這就奇怪了,如果筆者上面說
Thumbnail
如果筆者告訴你,人類天生都有預言能力,大家相信嗎?筆者並不是開玩笑,根據人類身體構造,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東西,是由於光線進入視網膜,經過大腦產生影像而成。光線進入視網膜再轉化成為影像的過程足足需要0.1秒時間。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景象和實際的景象理論上有0.1秒的前後誤差。這就奇怪了,如果筆者上面說
Thumbnail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
Thumbnail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
Thumbnail
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革命性跨界研究,認知科學家以科學方法解決千古哲學難題。 Donald Hoffman (唐納德.霍夫曼).大石國際文化.202206,蔡承志譯。 推薦給:對哲學思辨很有興趣的人,這本就像是科學例子版的哲學思辨書。 其實是副標吸引了我 「演化如何隱
Thumbnail
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革命性跨界研究,認知科學家以科學方法解決千古哲學難題。 Donald Hoffman (唐納德.霍夫曼).大石國際文化.202206,蔡承志譯。 推薦給:對哲學思辨很有興趣的人,這本就像是科學例子版的哲學思辨書。 其實是副標吸引了我 「演化如何隱
Thumbnail
今天突然想到曾經有人提過,自己眼中所呈現的跟別人不一定一樣的思維,覺得很有趣,特定查一下資料分析看看。 (人生篇章持續努力中ಥ_ಥ)
Thumbnail
今天突然想到曾經有人提過,自己眼中所呈現的跟別人不一定一樣的思維,覺得很有趣,特定查一下資料分析看看。 (人生篇章持續努力中ಥ_ಥ)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眼見為憑、有圖有真相這類說法,但我們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嗎?就人們判斷色彩這部分來說,並非如此。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眼見為憑、有圖有真相這類說法,但我們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嗎?就人們判斷色彩這部分來說,並非如此。
Thumbnail
相機如果要認識這個世界,必然得要透過鏡頭的中介,然而,鏡頭的形構卻又不可避免地間接影響相機所看到的世界。
Thumbnail
相機如果要認識這個世界,必然得要透過鏡頭的中介,然而,鏡頭的形構卻又不可避免地間接影響相機所看到的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