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我們看到的色彩都是自己虛構出來的,你相信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家抱著相同想法。原來人類眼睛視網膜上有一個結構名叫中央小窩,上面充滿着讓我們分辨色彩的錐細胞。當我們集中注意力觀看某物品時,中央小窩就會向着這物品專注着。科學家研究發現,眼部只有中央小窩能夠讓我們分辨顏色,隨着遠離中央小窩專注的部份,人們眼睛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會迅速下降,雖然人的視網膜滿佈其他能夠分辨光暗的幹細胞,但這些桿細胞只能夠讓人們分辨黑白色。也就是說,人們眼睛看到的七彩環境,其實都是人們腦部自行想像出來的,並不是真實看到的。這個概念對於不少人來說很難接受,因為我們每天看到的東西明明都是彩色,又怎會是虛構出來的?這就是本文的重點,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看到的東西,其實大家能夠肯定它們是真實嗎? 

  

我們就連眼睛看到的顏色也可能是腦部虛構出來,試問我們還能夠希求自己對於周遭事物有多真實的了解?我們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知道的東西,多一些尋找事物背後的原理,能夠有效協助我們填補盲點。我們都會知道1+1等於2 ,等大家知道背後的道理嗎?為甚麼不是1+1等如3或等於4呢?凡事查根究底,抽絲剝繭,讓我們專注力聚焦在身邊不同的事物,我們對這個世界了解就會越多。相反,如果我們自以為自己眼前世界全都是真確的,這無疑就是給予我們大腦偷懶的機會,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 

  

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是一位充滿觀察力的偵探,每當他到達現場,都會仔細觀察周遭環境,從中找出一些破案關鍵。老實說,他比其他人優勝的地方就是他願意更加深入了解細節的每一部份,例如衣着、面部表情等等,這些細微的觀察,讓他能夠慢慢像砌圖般歸納出有意義的案情。上天給我們每人的都是公平的,每人都有五官,彼此能力大致相若(相對其他動物),有些人總能夠創造出更出色的東西,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的專注度,專注力讓他們沉醉於自己工作中,從而找到突破機會。我們眼部結構局限了我們觀看周遭顏色的能力,但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後,不要被大腦誤導,滿足於現狀,反而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一些理所當然的東西經過反覆調查,便會發現其實我們了解的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我們越理解自己的不足,這代表我們了解這世界城多。我們求知欲越強,越能夠擺脫人類生理結構帶給我們自己的局限。 


更多文章: 

https://www.benarticle.com/




Ben哥哥透過一篇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心理學知識,希望對於大家人生有一些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每天都會說數不盡的話,我們對於自己所說的話究竟了解多少呢?究竟我們所說的東西是否真的是自己所想的意思呢?大家可能覺得筆者上面兩個題目十分奇怪,因為我們說的話當然是自己想說的,說話用來表達心中意思,否則我們又為什麼這樣說呢?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首先要求參加者從兩張人物照片中選擇一
要鼓勵他人改變生活習慣,直接指出對方現在行為錯誤方法的功用是最低的,沒有人願意成為別人棋子,也不願意盲目跟從其他人指示而行。要讓別人心悅誠服改變根深蒂固行為,我們要善用各種心理策略,群眾心理就是其中之一。下面照片是一個巴士廣告,車身寫着「十個有九個香港市民不認同餵野豬」,這就是利用人們群眾心理影響,
最近,筆者看見了一個巴士廣告,這是一個關於糖尿病病人能夠自行注射胰島素的產品廣告。廣告上有一對年老夫婦樂也融融的照片,廣告策劃者明顯是想告訴受眾。很多老人年老時會受到糖尿病困擾,他們產品能夠為人們帶來了愉快的藥物注射體驗。     筆者從這廣告有一個啟發,糖尿病一般是在人生中期或後期時出現的慢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戴爾·米勒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不同小組,每組三至八人,並讓他們閱讀一篇文章。工作人員刻意將文章寫得十分深奧,正常沒有參加者能夠在實驗時間內明白文章內容。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告訴參加者,如果他們對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可以隨時走到實驗人員所在的辦公室發問。實驗完結後,工
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不同小組,每組參加者都是由幼稚園到小學六年級學生組成。有些小組由一位參加者及一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組成,有些小組則由一位參加者及數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組成。簡單來說,每組只有一位真正的參加者,其他成員都是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在實驗過程中,由工作
早前,香港發生一宗駭人的謀殺事件,可憐的女死者慘遭分屍,案件兇殘程度引起全港嘩然。大家覺得兇手一家已經冷血到沒有人性,竟然能夠為了金錢向一位持續為自己施加援助的恩人下毒手。這案件讓筆者想起,如果我們平日在街上看見路人在爭吵,我們會主動調停,甚至協助形勢比較弱的一方嗎?大家還記得此前幾年香港曾經發生「
我們每天都會說數不盡的話,我們對於自己所說的話究竟了解多少呢?究竟我們所說的東西是否真的是自己所想的意思呢?大家可能覺得筆者上面兩個題目十分奇怪,因為我們說的話當然是自己想說的,說話用來表達心中意思,否則我們又為什麼這樣說呢?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首先要求參加者從兩張人物照片中選擇一
要鼓勵他人改變生活習慣,直接指出對方現在行為錯誤方法的功用是最低的,沒有人願意成為別人棋子,也不願意盲目跟從其他人指示而行。要讓別人心悅誠服改變根深蒂固行為,我們要善用各種心理策略,群眾心理就是其中之一。下面照片是一個巴士廣告,車身寫着「十個有九個香港市民不認同餵野豬」,這就是利用人們群眾心理影響,
最近,筆者看見了一個巴士廣告,這是一個關於糖尿病病人能夠自行注射胰島素的產品廣告。廣告上有一對年老夫婦樂也融融的照片,廣告策劃者明顯是想告訴受眾。很多老人年老時會受到糖尿病困擾,他們產品能夠為人們帶來了愉快的藥物注射體驗。     筆者從這廣告有一個啟發,糖尿病一般是在人生中期或後期時出現的慢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戴爾·米勒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不同小組,每組三至八人,並讓他們閱讀一篇文章。工作人員刻意將文章寫得十分深奧,正常沒有參加者能夠在實驗時間內明白文章內容。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告訴參加者,如果他們對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可以隨時走到實驗人員所在的辦公室發問。實驗完結後,工
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不同小組,每組參加者都是由幼稚園到小學六年級學生組成。有些小組由一位參加者及一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組成,有些小組則由一位參加者及數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組成。簡單來說,每組只有一位真正的參加者,其他成員都是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在實驗過程中,由工作
早前,香港發生一宗駭人的謀殺事件,可憐的女死者慘遭分屍,案件兇殘程度引起全港嘩然。大家覺得兇手一家已經冷血到沒有人性,竟然能夠為了金錢向一位持續為自己施加援助的恩人下毒手。這案件讓筆者想起,如果我們平日在街上看見路人在爭吵,我們會主動調停,甚至協助形勢比較弱的一方嗎?大家還記得此前幾年香港曾經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沒有深入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我們錯過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可能導致誤解與錯判。事物的真相常常隱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實地考察,才能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聞未必為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往往只是事物的冰山一角。我們常常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凝視某一點會發現它在後退,不停地收縮,一眨眼又恢復原來的樣子,這個世界的原貌是什麼? 當我們凝視某一點時,會發現它好像在後退,甚至在不停地收縮,但一眨眼又恢復原來的樣子。這個現象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的原貌或許並不是我們眼前所見的那樣。 眼睛的錯覺 首先,這個現象可以解釋為眼睛的錯覺。我們的眼睛和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有時候是因為我們自行的腦補及想像機制而造成的。 人腦很神奇…… 我現在跟你說顏色,並且請您想像一種顏色。 但此刻你腦中出現的,可能不只是顏色,還有該顏色可能的相關影像。
孩子,人的感覺與知覺,就是一種維度的呈現與表徵。你在書中看到的顏色錐形圖,你也可以套用在你們所謂的長寬高的三維數學當中。而第四維並不是時間,而是意識,也就是你們在研究的知覺,心理感覺的歷程。 視覺是你們的肉體運用光的折射的活動現象,撈取並且建築這個世界的其中一種樣貌展現給你們理解的工具。而看到這些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狗狗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它們的視覺和我們人類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它們對某些顏色或物體特別敏感?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狗狗的視覺世界,讓你更了解它們的感知和行為。 1. 狗狗的世界是黑白的? 你可能聽過一個說法,狗狗是色盲,只能看到黑白灰的顏色。其實,這是不對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沒有深入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我們錯過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可能導致誤解與錯判。事物的真相常常隱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實地考察,才能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聞未必為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往往只是事物的冰山一角。我們常常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凝視某一點會發現它在後退,不停地收縮,一眨眼又恢復原來的樣子,這個世界的原貌是什麼? 當我們凝視某一點時,會發現它好像在後退,甚至在不停地收縮,但一眨眼又恢復原來的樣子。這個現象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的原貌或許並不是我們眼前所見的那樣。 眼睛的錯覺 首先,這個現象可以解釋為眼睛的錯覺。我們的眼睛和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有時候是因為我們自行的腦補及想像機制而造成的。 人腦很神奇…… 我現在跟你說顏色,並且請您想像一種顏色。 但此刻你腦中出現的,可能不只是顏色,還有該顏色可能的相關影像。
孩子,人的感覺與知覺,就是一種維度的呈現與表徵。你在書中看到的顏色錐形圖,你也可以套用在你們所謂的長寬高的三維數學當中。而第四維並不是時間,而是意識,也就是你們在研究的知覺,心理感覺的歷程。 視覺是你們的肉體運用光的折射的活動現象,撈取並且建築這個世界的其中一種樣貌展現給你們理解的工具。而看到這些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狗狗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它們的視覺和我們人類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它們對某些顏色或物體特別敏感?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狗狗的視覺世界,讓你更了解它們的感知和行為。 1. 狗狗的世界是黑白的? 你可能聽過一個說法,狗狗是色盲,只能看到黑白灰的顏色。其實,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