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2024-11-28

筆記: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2024-11-2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三句話總結

  • 美國經濟穩健,股市多頭格局未破,但費半與台股短期壓力顯著。
  • 台灣景氣指標受氣候與房市拖累下滑,但領先指標部分仍具韌性。
  • 建議預留現金、持續觀察情緒變化,分批佈局等待回檔機會。

發車導航

  • 02:29 嚦咕嚦咕新年財 還好我兩個兒子一個有出息
  • 08:51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André Kostolany) 曾說:「買股票時需要有浪漫的想像力,賣股票則需要理性現實,在這中間則是要睡覺。」
  • 26:40
    • 當你放不下的時候,別人已經放進去了。
    • 當你晚上淚流滿面的時候,人家正在汗流浹背。
    • 當你訊息發了一遍又一遍,別人的姿勢已經換了好幾遍。

筆記

市場總覽

  • 美國股市全面收黑。
  • 費半跌破年線,顯示硬體股壓力顯著。
  • 台股下跌 343 點,失守季線與半年線,成交量略微放大。

美台股市

  • 美國四大指數中,費半表現最弱,納指軟體股表現相對強勁。
  • 台積電:
    • 守住 1,000 元關卡,ADR 跌至半年線附近。
    • 台積電跌破千元屬正常波動,因今年漲幅達 78%,回調被視為健康現象,與市場普遍預期相符。
  • 外資全年賣超台股達 7,000 億,投信買超支撐市場。

情緒變化

  • CNN 恐懼貪婪指數約 70,市場處於偏樂觀但非極端樂觀。
  • 台灣融資餘額與大盤融資維持率 157:顯示市場情緒中性偏穩。

景氣燈號

  • 10 月國發會景氣信號燈 32 分,創 7 個月新低。
  • 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下降,主因颱風影響工時。
    • 從紅燈進入到黃紅燈,訂單表現良好,但受颱風影響,年增表現受限。
    • 不是用絕對數字來看,是和去年同期比較。

台灣領先指標

  • 10 月領先指標修正回落,拐點初現。
  • 台灣領先指標顯示年增趨緩,但整體數據未失守重要關卡。
  • 領先指標下滑可能反映高檔鈍化,而非全面衰退。
  • 半導體設備進口值及外銷訂單持續創高。
  • 房地產政策與製造業氣候測驗點下降拉低總體指數。
  • M1B 貨幣供給:幾乎無望翻紅,因央行持續緊縮政策。
  • 營業氣候測驗點:房地產及傳產成為拖累因素,出口表現相對穩健。
    • 現在下滑幅度最快的應該是屬於營建業,受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
    • 服務業:本輪服務業幾乎沒有衰退過,會造成 10 月份光是颱風,兩三個營業日沒有營業,就造成獲利的衰退
    • 製造業:被傳產拖累,傳產成為台股主要壓力來源。

美國領先指標

  • 美國 GDP 第三季穩定增長 2.8%,顯示經濟擴張。
  • OECD 領先指標上升,未見顯著下行跡象。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的領先指標
  • 美國失業救濟金初領人數創半年新低,支撐經濟復甦預期。
  • 美國 C+I+G+X-M (GDP 組成) 表現穩健,進一步支撐多頭延續。
    • 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組成部分——消費 (C)、投資 (I)、政府支出 (G) 和淨出口 (X-M)

指標意義

  • 台灣指標下滑更多由氣候及房市拖累,難以作為美國經濟的直接參考。
  • 美國經濟持續擴張,顯示股市多頭有望延續。

預留現金

  • 建議預留現金,優先短債配置,等待回檔機會。
  • 既有持倉應適度抱持,避免因短期波動而錯失長期機會。
  • 重點觀察相對低點佈局機會,避免極端情緒波動的影響。
  • 台股建議以分批進場為主,結合市場數據和情緒指標調整策略。

多因因素

  • 股價波動常因多重因素交織,需結合景氣及市場情緒進行分析。
  • 週期性思維有助於判斷市場節奏。

就業狀態

  • 台灣 10 月失業率 3.4%,創 24 年同期新低。
  • 2023 年薪資中位數 56 萬,部分產業如電子業薪資顯著高於平均。
  • 房地產需求回溫,但市場量縮明顯。
avatar-img
楷文備忘錄
67會員
76內容數
貼近耳邊的備忘錄,寫下每個聽見的靈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楷文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川普政府可能於 4 月 2 日實施針對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可能打亂全球降息步調 - 輝達在 GTC 大會上展示了 AI 技術的潛力,但科技股股價受到川普關稅政策的壓制 - 臺灣央行可能在聯準會 FOMC 會議後召開理監事會議,雖預計不會有第八波信用管制,但可能因電價調漲和薪資上漲等因素意外升息半碼
- 全球資金持續流入歐美市場,美股經歷修正後出現反彈,但未來走向受財政緊縮和政策風險影響。 - 中國市場雖嘗試擴大支出,卻面臨通縮壓力,政策效果待觀察;台灣勞動市場呈現缺工與薪資上漲趨勢。 - 投資策略應關注市場情緒指標變化,並留意各投行對經濟衰退和股市走向的看法,資產配置仍是重要原則。
- 美股因高估值科技股修正及川普政策而波動,但總體賣壓不均衡,且逢低買入換手量大增,短期可能出現技術性反彈 - 川普關稅政策及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導致資產價格波動加大,但基本面未顯示長期下行,庫存循環仍是主要考量 - 台股近期外資賣壓沉重,但內資接盤意願高,顯示市場存在資金買盤,長期走勢取決於出口表現
川普政府可能於 4 月 2 日實施針對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可能打亂全球降息步調 - 輝達在 GTC 大會上展示了 AI 技術的潛力,但科技股股價受到川普關稅政策的壓制 - 臺灣央行可能在聯準會 FOMC 會議後召開理監事會議,雖預計不會有第八波信用管制,但可能因電價調漲和薪資上漲等因素意外升息半碼
- 全球資金持續流入歐美市場,美股經歷修正後出現反彈,但未來走向受財政緊縮和政策風險影響。 - 中國市場雖嘗試擴大支出,卻面臨通縮壓力,政策效果待觀察;台灣勞動市場呈現缺工與薪資上漲趨勢。 - 投資策略應關注市場情緒指標變化,並留意各投行對經濟衰退和股市走向的看法,資產配置仍是重要原則。
- 美股因高估值科技股修正及川普政策而波動,但總體賣壓不均衡,且逢低買入換手量大增,短期可能出現技術性反彈 - 川普關稅政策及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導致資產價格波動加大,但基本面未顯示長期下行,庫存循環仍是主要考量 - 台股近期外資賣壓沉重,但內資接盤意願高,顯示市場存在資金買盤,長期走勢取決於出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