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與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求皆苦。-佛陀

 

  我了解欲望與追求是人之所以痛苦的主要來源,但是,佛家又常會說到「願」,包括最令我動容的大願──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到底願與求有何不同?

  聖嚴法師曾說:「人是要來還願的,不是要來還債的。債還完了就沒有意義,但是還願是一願又一願。」

  我想,願與求或許有幾個不同,求是為了一己之私,也就是為了自我需求,而願是利益他人;同時求有一點執迷不悟的無明之意,而願有那種盡其在我的灑脫。

  外國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也曾說過:「最能善盡生命的方式,是把生命投注在超越生命的東西上。」

  很難安立於當下,人正否只有處在追尋當中,才能感覺活得有意義?差別的或許只是追尋的標的之不同罷了!

  想起愛麗絲夢遊仙境裏的對白。

  「這裏是那裏?」愛麗絲問。

  「你要去那裏?」精靈回答。

  「我不知道。」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那裏,那麼現在你在那裏就一點也不重要。」

  但是,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所以人想渴望找一個目標,人需要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不過,或許正如赫曼赫塞所說的:「究竟人生有沒有意義,並不是我們的責任;但是使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意義,是我們的責任。」

  因此如何活出意義,恐怕是我們一生不斷必須面對的課題,幾乎所有先聖先賢都主張將這目標放在超過物質與現實享受的領域。

  寫出「一花一世界,剎那即永恒」的詩人布雷克也曾提醒「還要更多!還要更多!此乃受苦靈魂的呼喊。」

  精神與物質大概就是「求」與「願」之所以不同的核心差別吧?

  不過在所謂「發願」的另一面,似乎也有「隨緣」的說法「佛門雖大,不度無緣之人。天雨雖廣,不育無根之草。」

  因此,很多人以「緣份未到」來當作自己因循的藉口,我卻相信緣是隨著願而產生的,你發了願就會有緣的出現,沒有願望,就是有緣也會錯身而過。

  所以,我很珍惜緣份,也願意創造因為發願而產生的因緣,因為我知道與我們相遇的任何人事物,其實不是那麼容易,那麼理所當然,只要想到在這麼浩瀚的宇宙,這麼無窮盡的時空,能在渺如剎那的個人生命中彼此能相遇,就該好好珍惜。

  因此,有一段不知從那裏看到的話,從學生時代至今擺放在我桌前:「了解因緣的人,更能珍視人間一切該成就的,該護念的,該報恩的,必竭力而為,絕無錯失因緣。」

  另一段話,也是我的座佑銘:「對已成之事實,須看破放下,順因緣觀,不起追悔;對當前事物,宜惜取因緣,掘發可造性,積極耕種。」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8會員
86內容數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一個人自認快樂與否有三種決定因素:幸福設定點,生活環境以及意向活動。     幸福設定點決定了將近一半的快樂因素,這跟個人特質一樣,會隨著一個人成長成熟而變得穩定,可以說是先天的因素。     生活環境只佔百分之十快樂與否的決定因素。生活環境包括了正面或負面的事件(一個快樂或受創的童年,有高學
Thumbnail
2025/02/07
 一個人自認快樂與否有三種決定因素:幸福設定點,生活環境以及意向活動。     幸福設定點決定了將近一半的快樂因素,這跟個人特質一樣,會隨著一個人成長成熟而變得穩定,可以說是先天的因素。     生活環境只佔百分之十快樂與否的決定因素。生活環境包括了正面或負面的事件(一個快樂或受創的童年,有高學
Thumbnail
2025/02/06
 很多人在職時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下班後只想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假日也在補眠跟購物中度過,沒有閒情逸致培養業餘興趣或參加社團,整個人就會對什麼都沒有興致,整天盯著電視看,失去生活的熱情。     繪畫大師畢卡索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變得年輕!」是啊!多少人從進入學校就開始變
Thumbnail
2025/02/06
 很多人在職時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下班後只想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假日也在補眠跟購物中度過,沒有閒情逸致培養業餘興趣或參加社團,整個人就會對什麼都沒有興致,整天盯著電視看,失去生活的熱情。     繪畫大師畢卡索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變得年輕!」是啊!多少人從進入學校就開始變
Thumbnail
2025/02/05
(一)什麼是和解?為什麼要和解? 隨著歲月成長,我們經歷過許多事情遇到許多人,記憶絕大多數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總會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有人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曾經辜負過別人,這些傷痕與遺憾,都需要藉由和解來撫平。 最近有個媒體曾經對熟齡族做調查,發現
2025/02/05
(一)什麼是和解?為什麼要和解? 隨著歲月成長,我們經歷過許多事情遇到許多人,記憶絕大多數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總會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有人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曾經辜負過別人,這些傷痕與遺憾,都需要藉由和解來撫平。 最近有個媒體曾經對熟齡族做調查,發現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地藏經正確觀念】"地藏經不能亂念"是正確的嗎? 佛陀親口宣說《地藏菩薩本願經》,託付 地藏王菩薩救度護佑眾生之重責大任,救拔地獄眾生更是 地藏王菩薩的誓弘大願。地藏王菩薩發願常住地獄,自願投往世界上最痛苦、最亟需救度的地方去利益眾生。正因於此,聽到恐怖的地獄,就會聯想到 地藏王菩薩,而坊
Thumbnail
【地藏經正確觀念】"地藏經不能亂念"是正確的嗎? 佛陀親口宣說《地藏菩薩本願經》,託付 地藏王菩薩救度護佑眾生之重責大任,救拔地獄眾生更是 地藏王菩薩的誓弘大願。地藏王菩薩發願常住地獄,自願投往世界上最痛苦、最亟需救度的地方去利益眾生。正因於此,聽到恐怖的地獄,就會聯想到 地藏王菩薩,而坊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囑託 虛空藏菩薩,假使有人能夠讀誦、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虛空藏菩薩要負責守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利益、得到安樂。讀誦此經可以獲得各種功德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一切財位令無損乏」,讓受持本經者不受財產的損失。佛陀知道眾生喜愛錢財,除了保護錢財不受損失,還包含未得到的錢財也可以得到。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囑託 虛空藏菩薩,假使有人能夠讀誦、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虛空藏菩薩要負責守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利益、得到安樂。讀誦此經可以獲得各種功德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一切財位令無損乏」,讓受持本經者不受財產的損失。佛陀知道眾生喜愛錢財,除了保護錢財不受損失,還包含未得到的錢財也可以得到。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求道, 是人生中一輩子一次的人生大事, 有啟發自性、與佛結緣同行、渡化九玄七祖、脫離十殿閻君掌管、 超越生死等殊勝,使自己在身心靈修養路上,走在光明坦途。   在進行如此慎重莊嚴的儀式之前, 求道人需要有哪些準備呢?   包含: 1.吃素一天─學習彌勒佛慈悲。 2.功德費─兩百元
Thumbnail
求道, 是人生中一輩子一次的人生大事, 有啟發自性、與佛結緣同行、渡化九玄七祖、脫離十殿閻君掌管、 超越生死等殊勝,使自己在身心靈修養路上,走在光明坦途。   在進行如此慎重莊嚴的儀式之前, 求道人需要有哪些準備呢?   包含: 1.吃素一天─學習彌勒佛慈悲。 2.功德費─兩百元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