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理學堂大書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街頭速寫:理學堂大書院

踏進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理學堂大書院。它佇立於古老校園之中,彷彿是一位經歷了百年風霜的長者,用它獨特的建築語言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古樸的建築風格

理學堂大書院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它的樣貌既不像傳統的中式建築那般飛檐翹角,也不完全符合西式建築的對稱與裝飾,反而是兩者完美結合的產物。整棟建築以紅磚為基調,搭配白色的窗框和拱門,增添了一份優雅與純樸。


歷史的回聲

進入書院內,映入眼簾的是一間間陳列室,裡面展示著馬偕時代的各類文物,從古老的書籍到曾經使用過的教具,每一件都像是時光的碎片,讓人得以一窺過往的模樣。有一幅特別的地圖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馬偕傳教時期繪製的淡水地圖,上面標註了當時的重要建築與地點,讓人彷彿穿越回了那個開墾與啟蒙的時代。


速寫的角度

今天,我選擇了從左側的角度來描繪這棟建築。與正面的莊嚴對比,左側的視角展現出更多的細節,尤其是那些古老的窗戶與斑駁的牆面,散發出歲月留下的痕跡。我拿起畫筆,一筆一筆地描繪出書院的輪廓,試圖捕捉它那種沉靜而又深邃的氣質。


古老與現代的對話

書院周圍的環境十分安靜,偶爾有學生或遊客走過,他們的腳步聲似乎都被這片土地的歷史所緩和。這樣的地方,讓人不禁放慢腳步,用心感受每一寸空間。一位學生走過來,好奇地看著我的畫,他問:「你畫的是理學堂嗎?」我點點頭笑著說:「是啊,這是我第二次畫它了,之前畫的是正面,今天換個角度。」


書院的美麗與意義

對我來說,理學堂大書院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它記錄了馬偕與他的學生們如何用知識與信念開拓這片土地,也提醒著我們要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文化與教育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4/12/05
太棒了(您不是在墨西哥嗎?)!印象中馬偕牧師也是台灣女子教育的先鋒,不知對否。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5
向日葵大叔 算是吧。有學堂。
雅米-avatar-img
2024/12/06
街頭速寫“畫”一系列都蠻👍👍👍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6
雅米 謝謝你。感恩。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2會員
3.9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深坑老街!那豆腐香氣彷彿已經飄過來了。讓我為你描繪一幅新北深坑老街的街頭速寫,希望能帶你身歷其境。午後的陽光灑落在深坑老街古樸的紅磚街道上,映照著懸掛在店家門口的紅燈籠,一片暖意融融。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炭烤豆腐香,夾雜著淡淡的醬油膏和香菜的氣息,引得路過的遊客忍不住駐足。老街不寬,兩旁的店家
Thumbnail
2025/04/25
深坑老街!那豆腐香氣彷彿已經飄過來了。讓我為你描繪一幅新北深坑老街的街頭速寫,希望能帶你身歷其境。午後的陽光灑落在深坑老街古樸的紅磚街道上,映照著懸掛在店家門口的紅燈籠,一片暖意融融。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炭烤豆腐香,夾雜著淡淡的醬油膏和香菜的氣息,引得路過的遊客忍不住駐足。老街不寬,兩旁的店家
Thumbnail
2025/04/15
新北金山老鎮長的家走進金山老街的尾端,轉過一處不起眼的小巷,一棟半毀的老建築靜靜佇立在綠意叢生的山腳邊——這裡,就是當地人口中的「老鎮長的家」。這棟洋樓式建築如今只剩下灰黑色的骨架,窗框空空如也,牆面早已斑駁,但仍看得出當年的風華。屋頂長出了幾棵小樹,彷彿大自然正默默地接管人類留下的遺跡。老
Thumbnail
2025/04/15
新北金山老鎮長的家走進金山老街的尾端,轉過一處不起眼的小巷,一棟半毀的老建築靜靜佇立在綠意叢生的山腳邊——這裡,就是當地人口中的「老鎮長的家」。這棟洋樓式建築如今只剩下灰黑色的骨架,窗框空空如也,牆面早已斑駁,但仍看得出當年的風華。屋頂長出了幾棵小樹,彷彿大自然正默默地接管人類留下的遺跡。老
Thumbnail
2025/04/13
新北金山水尾 若說金山老街是熱鬧的市集,那麼水尾,就像是金山輕聲低語的一面。這個位在金山區邊陲的小漁村,藏身於山海之間,沒有耀眼的觀光招牌,卻有最真實的日常與最寧靜的風景。 沿著蜿蜒的小路走進水尾社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幾間斑駁的矮房與紅磚老屋,還有沿岸一整排停靠的漁船。退潮時,水面低低地躺著,漁
Thumbnail
2025/04/13
新北金山水尾 若說金山老街是熱鬧的市集,那麼水尾,就像是金山輕聲低語的一面。這個位在金山區邊陲的小漁村,藏身於山海之間,沒有耀眼的觀光招牌,卻有最真實的日常與最寧靜的風景。 沿著蜿蜒的小路走進水尾社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幾間斑駁的矮房與紅磚老屋,還有沿岸一整排停靠的漁船。退潮時,水面低低地躺著,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關西羅家書院 清晨的陽光灑在關西小鎮蜿蜒的街道上,羅家書院的輪廓在日光中清晰顯現。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靜靜伫立在街角,彷彿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注視著這片土地的變遷。 書院的大門是厚重的木門,上面嵌著古色古香的銅環,門框上懸掛著一塊題有「羅家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字體蒼勁有力,彰顯出書院昔日的
Thumbnail
關西羅家書院 清晨的陽光灑在關西小鎮蜿蜒的街道上,羅家書院的輪廓在日光中清晰顯現。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靜靜伫立在街角,彷彿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注視著這片土地的變遷。 書院的大門是厚重的木門,上面嵌著古色古香的銅環,門框上懸掛著一塊題有「羅家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字體蒼勁有力,彰顯出書院昔日的
Thumbnail
街頭速寫:理學堂大書院 踏進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理學堂大書院。它佇立於古老校園之中,彷彿是一位經歷了百年風霜的長者,用它獨特的建築語言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古樸的建築風格 理學堂大書院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它的樣貌既不像傳統的中式建築那般飛檐翹角,也不完全符合西式建築的
Thumbnail
街頭速寫:理學堂大書院 踏進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理學堂大書院。它佇立於古老校園之中,彷彿是一位經歷了百年風霜的長者,用它獨特的建築語言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古樸的建築風格 理學堂大書院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它的樣貌既不像傳統的中式建築那般飛檐翹角,也不完全符合西式建築的
Thumbnail
新興文化地標 位於淡水中學對面的巫登益美術館(新北館),是一處結合歷史建築與現代藝術的新興文化地標。這座美術館的前身,是一棟保存完好的校長宿舍,佇立於青翠的樹影間,擁有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靜靜述說著那段滄桑而優雅的過往。 歷史與蛻變 校長宿舍經歷了多年風霜,雖然不再有往日的功能,但其獨
Thumbnail
新興文化地標 位於淡水中學對面的巫登益美術館(新北館),是一處結合歷史建築與現代藝術的新興文化地標。這座美術館的前身,是一棟保存完好的校長宿舍,佇立於青翠的樹影間,擁有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靜靜述說著那段滄桑而優雅的過往。 歷史與蛻變 校長宿舍經歷了多年風霜,雖然不再有往日的功能,但其獨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來這裡是有特殊的任務,要陪伴朋友看活動。 從學校的大樓裡面轉進去,就有一條大走道。 這學校的設計系所我最有印象,因為曾參加過我帶領的展覽。 當然其他的建築、服裝、設計、管理、商業等等也不錯。 這石頭屋很早就存在了,很特別。 整個校區雖然不大,但是很整齊穿。 這樓梯與大樓的外觀有點發國巴黎
Thumbnail
來這裡是有特殊的任務,要陪伴朋友看活動。 從學校的大樓裡面轉進去,就有一條大走道。 這學校的設計系所我最有印象,因為曾參加過我帶領的展覽。 當然其他的建築、服裝、設計、管理、商業等等也不錯。 這石頭屋很早就存在了,很特別。 整個校區雖然不大,但是很整齊穿。 這樓梯與大樓的外觀有點發國巴黎
Thumbnail
那天有事來到銘傳,一路順著校舍往上走,走得氣喘吁吁的,來到便利商店前,想買水喝,邊喝水邊往露臺上走,居然可以遠眺整個士林。這讓我驚喜不已。 找個地方坐下來尋找熟悉的建物,哪是官邸,哪是老街,哪是捷運站。發現有紙與筆,畫將起來。時間瞬間凍住,想起念大學時的光陰,彷彿回到那年代,年少輕狂。 視覺焦點
Thumbnail
那天有事來到銘傳,一路順著校舍往上走,走得氣喘吁吁的,來到便利商店前,想買水喝,邊喝水邊往露臺上走,居然可以遠眺整個士林。這讓我驚喜不已。 找個地方坐下來尋找熟悉的建物,哪是官邸,哪是老街,哪是捷運站。發現有紙與筆,畫將起來。時間瞬間凍住,想起念大學時的光陰,彷彿回到那年代,年少輕狂。 視覺焦點
Thumbnail
淡水教堂往上走到真理大學的路上, 還留有幾間早式的建築, 看起來沒人居住, 衰敗破舊, 可那磚紅色的牆在陽光下是如此耀眼奪目, 宛如是昨日剛砌上去似的, 屋內雜草叢生, 跨上房瓦超出牆頭, 努力爭取陽光, 估計要不了多久這老宅就會同邊上的一樣, 被改建成高樓, 再也不留痕蹟, 於是畫下來做為紀念.
Thumbnail
淡水教堂往上走到真理大學的路上, 還留有幾間早式的建築, 看起來沒人居住, 衰敗破舊, 可那磚紅色的牆在陽光下是如此耀眼奪目, 宛如是昨日剛砌上去似的, 屋內雜草叢生, 跨上房瓦超出牆頭, 努力爭取陽光, 估計要不了多久這老宅就會同邊上的一樣, 被改建成高樓, 再也不留痕蹟, 於是畫下來做為紀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