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什麼都懂,其實什麼都不懂」(二)

更新於 2024/12/1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入職美聯社與路透社

 

正在彷徨之際,趙敏恆突然接到美聯社駐上海記者海里斯來電,紐約總社邀他任美聯社駐南京代表,約他赴滬面談;束手無策的鄺堃也同意他脫離官場。赴滬與海里斯見面只幾分鐘,趙敏恆就決定加入美聯社;與海里斯一起進餐時,又遇路透社上海遠東總編輯考克斯,考克斯得悉趙敏恆將任美聯社駐南京記者,立即表示路透社也擬設駐南京記者,向海里斯提議,由趙敏恆同時擔任美聯社與路透社駐南京記者,海里斯同意。

 

如此,外交部情報處的工作極為短暫的結束,趙敏恆恢復了舊日新聞記者生活,擔任美聯社兼路透社駐南京記者。那時各國在南京還沒有設立使館,國府也還沒有成立發佈新聞的機構,別國報社記者也都在上海,還沒有派駐南京代表,能和他競爭的只有日本聯合與電通社兩家通訊社。

 

十月,趙敏恆與北平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畢業的同鄉謝蘭郁小姐在滬結婚。前因《英文導報》總編輯太太時常到報館裡來,不是有朋友要寫文章在報上發表,就是有朋友開畫展,要他在第一版大為介紹,他多半置之不理,總編輯太太就哭哭啼啼去丈夫那裡告狀,使他常感頭痛,幸總編輯識大體不干涉,而他得出「辦公室必須與太太分家」的經驗,結婚後的第一樁事,就是告訴太太謝蘭郁,辦公室裡她絕對不許去。

 

一九二八至一九三零年間,趙敏恆在南京的工作很艱難,到處碰釘子,那時反英反帝國主義情緒極高,人們視路透社為「英帝國主義宣傳機構」,視他為「英帝國主義走狗」,他要忍受種種排斥埋頭苦幹,幸得路透遠東總編輯考克斯事事尊重他,路透社完全改變了以前鄙視中國人的態度。儘管如此,趙敏恆認為考克斯與他的私人友誼畢竟是有限的,還是要中國有自己的全國性通訊社,而中央通訊社規模很小,僅提供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的消息,他希望中央社能夠加強組織,與路透社簽立新聞交換合同,如此,既可提高中央社的國際地位,也可以使中國握有自己的新聞發稿權。

 

但當趙敏恆向南京國府提出這個辦法時,獲得的反應卻是一笑置之,既不認為發佈新聞是重要的事,也不相信路透社肯屈尊交換新聞。

 

促成中央社為國家新聞通訊社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在瀋陽的日本關東軍突然砲轟北大營,揭開侵佔東北三省大序幕,趙敏恆比國民政府更早六個小時收到消息,路透社和美聯社率先發出九‧一八瀋陽事變報導。國府這才體認到國際宣傳的重要,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打電話給趙敏恆,問他以前所提辦法是否還能進行,他立即打長途電話給上海,請路透社遠東總經理張士樂立刻趕到南京。翌晨,即將返回倫敦任路透社社長的張士樂,偕同候任遠東總經理,搭飛機趕到南京,與中宣部副部長程天放會同起草中央社與路透社交換新聞的合同,當天上午即簽字生效。

 

時值日軍進攻東三省,日內瓦國際聯盟開會,為隨時供給中央社最新消息,路透社上海遠東總社二十四小時不斷供給南京消息,以致上海各報所登路透社國際新聞,大半是趙敏恆在南京譯交中央社的稿。當時最困難的就是電訊轉達太慢,上海拍至南京的電報費時八小時以上,國際新聞競爭激烈,搶新聞分秒必爭,每逢最緊張階段,電台不是波長不對,就是干擾太烈,報務員一句「Q R M(干擾)」關了發電機,他急得毫無辦法。後由國府中央特許,路透社於滬、京兩地設立無線電台直接通報,於是趙敏恆的工作又加了一項管理無線電台這最令他頭痛的工作。外國通訊社在中國有電台,對於工作有種種便利,但他認為不是正常現象,也很危險,不應長久這樣,一年後中央社向他提出修改合同收回電台,他立時向路透社方面交涉,將京滬電台全部移交中央社,又促成了中央社成立全國電訊網。

 

趙敏恆一心為中國新聞事業鋪路,促成路透社與中央社新聞交換,卻也極大加重了他自己的工作責任,除了日夜採訪南京方面的消息外,還要負責收國外來電譯成中文交給中央社,同時在南京發路透社英文稿,這一切工作都由他一人包辦。

 

翻譯新聞稿,是他從事新聞工作的又一項初經驗,當時原電字句常有錯誤,他認為應有判斷能力,不能一味照原電翻譯;翻譯電文必得十分明瞭原文意義,實在不懂時不可亂猜,寧可刪去不譯。這項工作使他體認到,翻譯新聞極不容易,翻得好甚至比寫新聞還要難,中英文都要很好,不僅要能看得懂原稿,還要能充分明瞭原文字句運用的輕重和意味,譯文不僅要將原意寫出,還要譯得有聲有色,不亞於訪到一條好新聞寫出一篇好文章。

 

他的翻譯訣竅在於,千萬不要一字一句的翻,要先把全篇新聞看完,捉住全文要點後再動筆,然後一氣呵成,避免譯文有上句不接下句之病。另外,文字不同,社會環境風俗不同,直譯原文,讀者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所以他不怕麻煩,除翻譯正文,還加以解釋,說得源源本本,以期引起讀者興趣。

 

當時發新聞電訊為省電費,通常不重提舊事,如某船沉沒淹死十九人,他必查出舊電,將該船如何沉沒、何時沉沒、肇事地點何處,皆一一寫入,以免譯文有禿頭禿腦之病。此一良好翻譯習慣,在中央社沿襲至今,每每看今日已屆一百歲之中央社國際新聞譯稿全面豐富,當感激敏恆先輩當年播下的種子。

 

備受路透社重用的趙敏恆促成中央社與路透社的新聞交換及業務合作關係,而時任國府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與中央通訊社社長蕭同玆亦相當重視趙敏恆,此層層關係與淵源,更促進中央社邁向國家新聞通訊社。

 

因此,趙敏恆在路透社時期,不僅是一流的記者,更扮演了英國路透社與中華民國政府宣傳機構往來的關鍵中介人角色。國民政府中宣部及中央社方面關於新聞交換契約執行情況的意見,均由趙敏恆發信傳達至路透社倫敦總部,趙的直屬上司就是路透社社長張士樂。

 

一九四零年,中央社在路透社的協助下,實現派駐記者到倫敦,此為國民政府在抗戰時期佈置國際新聞宣傳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自一九三一至一九四四年間,路透社與中央社一邊新聞交換,一邊就在華新聞發稿權轉讓問題發生一連串摩擦,兩方的博弈長達十三年。國民政府認為收回路透社在華的新聞發稿權,是實現國家新聞通訊主權的重要步驟;路透社董事會則一致反對政府包辦新聞,主張新聞發佈應當絕對自由,因而激烈反對國民政府收回路透社在華英文發稿權,認為這是完全剝奪路透社在國府控制區內傳播新聞的權力與自由。穿梭兩邊的趙敏恆備感艱辛,持續於雙方之間進行斡旋。

 

據路透社檔案顯示,一九四四年起中央社支付路透社稿費開始採拖延姿態,張士樂在信中告訴趙敏恆,路透社透過中央社向國府控制區內的中文報紙發出的新聞稿「慘遭中央社極不體面的處置,經常在發給中文報紙前被改動得不成原樣」。

 

此顯示出,國民政府為了收回路透社在華新聞發稿權,以及檢查更改路透社新聞稿所引發的糾紛,已成難解僵局,身為路透社雇員的趙敏恆,既支持國府的新聞發稿權,也支持路透社新聞自由原則,夾於其間而陷入兩難境地。

 

躋身國際新聞界知名記者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瀋陽事變後,國民政府對日本採不抵抗政策,只是向國際聯盟申訴,趙敏恆赴江西採訪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參謀總長蔣中正指揮剿共軍事,在南昌住了一個星期,毫無消息可發,電報從南昌到上海平均要費時三天,只好返回南京,初嘗戰地記者以失敗告終。他從中得出經驗:戰地記者不到前線去,寫不出好新聞,司令部的戰報資料大半太平凡;通訊十分重要,有好新聞發不出去,等於白費;官方顧慮記者的舒適安全,不願多負責任,戰地記者應要有勇氣和決心,自力更生趕往前線,工作才可有多成就。

 

蔣委員長忙著剿共,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各國則對九‧一八後的遠東形勢驟然緊張深感有關注瞭解中國之必要,而趙敏恆此時在新聞界聲譽鵲起,各國通訊社紛紛延攬,請他為其撰稿發電,以至於那段時期,美聯社、倫敦每日電訊報、美國國際新聞社、日聯社、朝日新聞社、塔斯社,連同路透社在內,他需同時為七家英美日蘇新聞機構供稿。有人戲稱趙敏恆:「張儀身佩六國卿相之印,連橫之首。君發七家電訊,廣及世界各地,盛哉無冕皇帝之威勢也!」那時的趙敏恆即被稱「國際新聞界的明星」,是年他出版新聞著述《外人在華之新聞事業》。

 

一九三二年,趙敏恆受聘為路透社南京分社社長。一月二十八日,日軍入侵上海,夜裡南京下關的日艦砲擊獅子山,南京全城燈光熄滅,雞犬無聲,國軍跑步至江邊應戰,情形緊張萬分,趙敏恆與領班發報員周紹高配合,兩人用被單把門窗蓋嚴,趙寫稿,周發報,從夜間十一時,一直工作到翌日午時,發出一‧二八事變消息。

 

英國公使藍普森自北平兼程趕赴南京,將抵南京的前夜,英國大使參贊英格蘭姆告訴趙敏恆,藍普森到南京即急轉赴滬,目的是設法調停中日戰爭,趙敏恆遂將此消息做新聞發出。翌日下午藍普森抵達南京,看見上海報紙有此項新聞,打電話將趙敏恆叫去辦公室,趙一進辦公室,藍普森就發脾氣:「你沒有得我許可,怎麼可以亂發消息?你不能指揮我的行動,我要上哪裡去,我就上哪裡去。」趙答:「消息不正確,你可以否認。」藍普森接著問消息來源,趙說:「新聞記者有保守新聞來源秘密的責任。」藍普森:「我命令你說出來。」趙答:「我是中國人,不受你管。」藍普森更生氣了:「路透社是英國通訊社。」趙答:「我對路透社負責,而不對你負責。」轉身走出藍普森辦公室。

 

藍普森立刻發電給路透倫敦總社及上海遠東總社,要求更正此新聞,並撤換趙敏恆。倫敦總社覆電拒絕,謂:路透社五十年來沒有發過更正消息,此次也絕無更正的理由;不會撤換趙,因為十分信任趙,且路透社不容許任何人干涉社內人事問題。趙敏恆由此認為,主持新聞事業的人對於自己的記者要絕對信任,不得出賣人情,替小記者撐腰是維護整個新聞界地位與尊嚴的基本條件。

 

他與藍普森此番舌戰,一度在新聞界傳為美談。不久,藍普森調駐埃及大使,行前親筆去函約他吃飯,希望他把過去的事完全忘掉,結局圓滿,兩人冰釋前嫌。

 

raw-image


二月二十七日,國際聯盟派出英人李頓(Lytton Report)為團長的「滿洲調查團」抵達南京,對日軍入侵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進行調查;三十日,蔣中正夫婦在勵志社設宴招待調查團,禁止中外記者進入採訪,趙敏恆設法提前進入宴會廳隔壁的彈子房,邊聽邊記下所有發言人的演講詞。該團後來寫了調查報告書,在未公佈前屬機密文件,國府取得一份,交外交部打字油印若干份,交各有關單位參考,打字生將每張打字紙都編有號頭,凡用過的紙張,均無法取出,而趙敏恆仍比別家新聞機構早了四小時,率先將報告內容公諸於世。近二十年後他才告訴學生實情,他事先買通外交部的一個茶房,把油印蠟紙底稿偷偷帶了出來,從而獲得報告書全文,很快譯出摘要。

 

一九三三年,趙敏恆脫離美聯社,專任路透社工作。


——未完待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我們的心目中,敏恆先生是了不起的新聞先輩。
這位瘦長的中國隊員能在空中把球搶去,而且球到他手,好像他手上有膠似的,對方再也搶不去了。
「部隊走了以後 留下無依的老兵,像是舊時代不要 扔了的包袱,誰會記得他 孤魂野鬼不進忠烈祠 娶個啞巴很呆頓 生個娃兒叫大頭春」
齊邦媛與葉嘉瑩,同途殊歸,令人慨歎
一九四九年的聖誕節假日,杜致禮不期而遇她唸高中時的數學老師楊振寧。
在我們的心目中,敏恆先生是了不起的新聞先輩。
這位瘦長的中國隊員能在空中把球搶去,而且球到他手,好像他手上有膠似的,對方再也搶不去了。
「部隊走了以後 留下無依的老兵,像是舊時代不要 扔了的包袱,誰會記得他 孤魂野鬼不進忠烈祠 娶個啞巴很呆頓 生個娃兒叫大頭春」
齊邦媛與葉嘉瑩,同途殊歸,令人慨歎
一九四九年的聖誕節假日,杜致禮不期而遇她唸高中時的數學老師楊振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陷入假帳爭議繼續延燒,會計師端木正昨(12)日強調,提供簽證服務都是依法規處理,還稱民眾黨開記者會故意不邀請他去。
Thumbnail
綠黨這次拿大陸臺商作爲政治操弄舆论的素材,居心叵測
Thumbnail
有一次在看新聞時,突然出現了一些熟悉的名字,原來是我當兵時候的指揮官或司令官,我的退伍令或成功嶺大軍訓結業證書都是由這些人蓋官印頒發的,原來退休後已經轉換跑道,跑去中共國聆聽昔日敵國黨魁的演講---田共去也! 這些軍中長官我一點也不佩服,就是國民黨黨國體制下的遺毒,現在台灣混不下去了,只好改變立場
真是一團亂仗。 仔細看今天捉對廝殺的洪孟楷與吳沛憶,前者的爭議問題似乎出在溝通與官員有意閃躲面上,後者則是提醒國科會資料恐被扭轉為洩密。但兩者的質詢,卻被操作為抹紅---刺探台積電營業機密的攻防。 其實,前者的質詢時間被佔用,從而導致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陷入假帳爭議繼續延燒,會計師端木正昨(12)日強調,提供簽證服務都是依法規處理,還稱民眾黨開記者會故意不邀請他去。
Thumbnail
綠黨這次拿大陸臺商作爲政治操弄舆论的素材,居心叵測
Thumbnail
有一次在看新聞時,突然出現了一些熟悉的名字,原來是我當兵時候的指揮官或司令官,我的退伍令或成功嶺大軍訓結業證書都是由這些人蓋官印頒發的,原來退休後已經轉換跑道,跑去中共國聆聽昔日敵國黨魁的演講---田共去也! 這些軍中長官我一點也不佩服,就是國民黨黨國體制下的遺毒,現在台灣混不下去了,只好改變立場
真是一團亂仗。 仔細看今天捉對廝殺的洪孟楷與吳沛憶,前者的爭議問題似乎出在溝通與官員有意閃躲面上,後者則是提醒國科會資料恐被扭轉為洩密。但兩者的質詢,卻被操作為抹紅---刺探台積電營業機密的攻防。 其實,前者的質詢時間被佔用,從而導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