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真誠是自承虛偽——傷心欲絕〈忘了把奇蹟帶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歌手、作家、詩人、藝術家,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創作者,談到理念或精神時總是避不開「真實」或「真誠」。「真」比有價值來得重要,比大家喜歡來得重要,比能得獎來得重要。正是因為捨棄那些光鮮亮麗的事物,灰頭土臉的「真」才令人感動,是如此嗎?




我就是一個假貨等著被拆穿


傷心欲絕的〈忘了把奇蹟帶來〉很深刻地觸碰到關於真假的問題。為什麼歌詞裡說自己就是一個等著被拆穿的假貨?這到底是真誠還是虛偽?我這是傷心欲絕最真誠的坦白——這裡根本沒有奇蹟,我們只是真誠地相信著虛偽的拯救。


我早就偷了一萬個藉口
偽裝成一萬個傷口
無時無刻都在等待那最大的心痛


音樂能帶來拯救嗎?在「厭世時代」的倦怠與腐敗中,頹靡的放縱與破壞開始在音樂裡萌芽,吸引著一群在都市現代生活中茫然迷惘,算不上成功卻更稱不上失敗的年輕人。他們在縫隙中找生活,在音樂中找安慰。他們覺得自己的傷口在歌詞的抒發和歌聲的怒吼中得到解救。


然而,歌詞中其實顯見傷心欲絕透露的自白:原來那些拯救不過是藉口的偽裝,甚至該說是偷來的。


我們不妨先想像這是傷心欲絕的認罪證明:「我歌唱失敗和痛苦,但我其實也沒那麼痛苦,我只是偷走它們、想像它們、表演它們,告訴你們音樂可以帶來什麼,可以保護什麼。現在,我要揭曉謎底了:我帶來的根本只有破壞,我無法帶來任何奇蹟,痛苦仍然沒有解消,奇蹟依舊沒有降臨——就像我早就明白的那樣。你們甚至不會怪罪於我,因為你們打從一開始也知道,我和我的音樂沒有魔法,我就是一個假貨等著被拆穿。」


顯而易見,傷心欲絕所做的並非真正的消費。相反,他們嗅出的是在光鮮亮麗與困頓潦倒之間的矛盾糾結,是創作者心中揮之不去的疑問:他們到底喜歡我什麼?他們到底從我這裡看到什麼,又拿走什麼?


人們把自己當成禮物
沒寫地址把自己寄出
他們永遠也等不到那拆封的人
我也是這樣的從箱子裡爬出來
發現我就是一個假貨等著被拆穿


這是這首歌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歌詞,因為它巧妙地隱喻了創作者與觀眾的關係。創作者所做的,就是把自己當作禮物,想像虛擬的觀眾,他們的反應、愛戴與批評。可是,現實的情況總是超乎想像:這麼好的作品為什麼沒有人聽?我不喜歡的作品為什麼大家喜歡?為什麼我寄出的禮物總是無法抵達我想像的目的地?


儘管滿是疑問,最終,仍是從箱子裡畏首畏尾地爬出來:我明明是個一無是處的假貨,可是有一群人喜歡我,他們要我出來——他們沒有發現我是假的。


擺盪在自我懷疑與被愛之間,創作者半推半就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可是,有時他也會想到,他們或許有一天會發現自己就是一個假貨。可是,至少這裡沒有人受到傷害,就讓我用一萬個藉口騙過他們:我得到虛偽的愛,他們得到虛偽的拯救。


因為我忘了把奇蹟給帶來
我想保護的都被我破壞
就讓我們寧靜的背叛


如果這是一樁天衣無縫的完美犯罪,那或許還好辦。事與願違,傷心欲絕決定自我揭露最血淋淋的傷口,要人們在知道真相後,傷心欲絕地離開傷心欲絕。


然而,沒有人離開,沒有人失望,留下的是寧靜的背叛——但什麼又是寧靜的背叛呢?在〈忘了把奇蹟帶來〉中,創作者自陳虛偽並等待被拆穿,也就是說,它背叛了真誠的神聖性,也背叛了觀眾,因為他根本無法帶來什麼奇蹟,只是在用偷來的藉口撫平傷口。


有趣的是,這首歌說的是「忘了」把奇蹟帶來,而非「無法」把奇蹟帶來。「忘了」出現的情境並不是無能為力,而是原本應有卻落空:我知道我要幫你買那個,但我忘了。或許,此處隱含的潛台詞是:我下次會記得把奇蹟帶來。這是最偉大的承諾,也是最氾濫的狡辯。


最終,謎底揭曉。原來一切正如「人們把自己當成禮物」一段所揭示的,傷心欲絕的自白終究還是沒等到拆封的人。自白換來的並不是唾棄與憤怒,而是發現原來沒有誰真的向任何人索求什麼。


在像一張床單一樣坦白的此刻,雙方都接納了彼此的虛偽:我知道我給不出奇蹟,但我還是希望被愛;我知道你無法帶來奇蹟,但我還是願意相信你只是忘了把奇蹟帶來。雙方其實都背叛了作為創作核心的真誠,但是,他們選擇留下來寧靜地背叛彼此。或許,就像〈台北流浪指南〉的最後一句歌詞說的:


你根本就不討人喜歡
這不妨礙我想起你
在哲學、社會學和文學裡游移流浪。這裡寫一些比較長的文章,假裝自己有一天會變成藝評家、文學家或哲學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顯化過程中,對自己保持誠實至關重要。文章探討了許多學員在採用肯定句時,其實是逃避真實情感的認知,並提供瞭如何正確應用肯定句來提升自我價值的方法。透過面對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學員才能實現真正的平靜和顯化,並真正掌握自己的力量。
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說謊。這聽起來或許刺耳,但心理學家證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們從小事到大事都會撒謊,無論是謊報體重還是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之所以選擇欺騙自己,是因為心靈不夠強大,無法承受真相帶來的不堪和壓力。這些謊言成為我們操控現實的一種生存法則,使我們能暫時逃避難以面
真話、良心話,直接說出來可能會造成尷尬和誤解,甚至讓朋友關係破裂。 真話要先對自己說。對自己誠實,才能真正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當你勇敢地對自己說真話,會發現內心變得強大,能夠清晰地看見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作出改進。這種自我反省和自我激勵,是讓自己進步的重要途徑。 在與他人溝通時,要講究方式和時
Thumbnail
再也不過度壓抑到欺騙自己的程度,不失控卻也不過份控制,剖析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面對自己最直接的情感,接受當下的自我,我想要這樣做,我想要這樣思考。
做人,別傷人、別騙人、別負人,人心傷了難轉身,信任毀了難建立,真情沒了,難找回。
Thumbnail
當自己願意去選擇相信時,內在的能量會更凝聚在真正渴望的畫面、 更願意對自己承諾、更敢於去承擔挑戰與未知。
討厭一個人不用翻臉 喜歡一個人不用跪舔 錯過一個人不用懷念 看穿一個人不用揭穿 敬畏一個人不用維諾 感恩一個人不用卑躬屈膝 弱是一種強勢 悟捨得 失去不盡然是禍事 得到不盡然是好事 欲相取之 必須捨之 悟示弱 示弱是更堅強的站立 反省自己 認識自己 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在顯化過程中,對自己保持誠實至關重要。文章探討了許多學員在採用肯定句時,其實是逃避真實情感的認知,並提供瞭如何正確應用肯定句來提升自我價值的方法。透過面對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學員才能實現真正的平靜和顯化,並真正掌握自己的力量。
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說謊。這聽起來或許刺耳,但心理學家證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們從小事到大事都會撒謊,無論是謊報體重還是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之所以選擇欺騙自己,是因為心靈不夠強大,無法承受真相帶來的不堪和壓力。這些謊言成為我們操控現實的一種生存法則,使我們能暫時逃避難以面
真話、良心話,直接說出來可能會造成尷尬和誤解,甚至讓朋友關係破裂。 真話要先對自己說。對自己誠實,才能真正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當你勇敢地對自己說真話,會發現內心變得強大,能夠清晰地看見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作出改進。這種自我反省和自我激勵,是讓自己進步的重要途徑。 在與他人溝通時,要講究方式和時
Thumbnail
再也不過度壓抑到欺騙自己的程度,不失控卻也不過份控制,剖析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面對自己最直接的情感,接受當下的自我,我想要這樣做,我想要這樣思考。
做人,別傷人、別騙人、別負人,人心傷了難轉身,信任毀了難建立,真情沒了,難找回。
Thumbnail
當自己願意去選擇相信時,內在的能量會更凝聚在真正渴望的畫面、 更願意對自己承諾、更敢於去承擔挑戰與未知。
討厭一個人不用翻臉 喜歡一個人不用跪舔 錯過一個人不用懷念 看穿一個人不用揭穿 敬畏一個人不用維諾 感恩一個人不用卑躬屈膝 弱是一種強勢 悟捨得 失去不盡然是禍事 得到不盡然是好事 欲相取之 必須捨之 悟示弱 示弱是更堅強的站立 反省自己 認識自己 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