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再只求溫飽,也不僅僅要滿足口腹之慾,更是影響「健康長壽」的重要關鍵。隨著現代人注重健康的意識提升,如何透過飲食來延年益壽就成為大家關注的新焦點。
一起來了解不同飲食方式對健康長壽的影響,讓我們打造更健康、更長壽的生活吧!
地中海飲食:根據七個國家的大型研究顯示,地中海沿岸地區(如希臘和義大利南部)的居民,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病率和盛行率明顯較低。近年來,針對地中海飲食的研究陸續證實其與多種健康議題息息相關,包括肥胖、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腸道菌群和認知功能等領域。
特色:地中海飲食以植物性食材為主,包括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橄欖油和魚類,並倡導以下飲食習慣:
- 多吃蔬菜、水果、堅果種子、豆類及未加工的穀物。
- 橄欖油為主要烹調用油。
- 常吃魚類與海鮮,取代紅肉作為蛋白質來源。
- 適量食用蛋、家禽及乳製品。
- 選擇在地、當季的新鮮食材,減少加工食品、甜點等攝取。
健康效益:地中海飲食富含抗氧化物質,能有效對抗自由基,有助降低慢性病風險,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地中海飲食還能促進腦部健康,延緩認知功能衰退。
蔬食飲食:
特色: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如蔬果、全穀類、豆類、堅果等,減少或完全不攝取肉類。
健康效益:纖維含量高,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降低膽固醇、血壓,並減少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
■日式飲食:
日本人擁有世界數一數二的高壽命,這與他們的傳統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特色:簡單而健康,包括以下元素:
- 主食:以白米飯為主。
- 湯品:常搭配味噌湯,不僅增加膳食纖維,還能補充益生菌。
- 蛋白質來源:大量攝取魚類,尤其是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魚(如鯖魚、鮭魚),並適量食用豆腐、納豆等豆製品。
- 蔬果:餐點中常見多樣化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提供豐富的維生素與纖維質。
- 海藻類:如昆布、海帶和紫菜,是日式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富含礦物質如碘和鎂。
- 少油少糖:烹調方式偏向清蒸、炙燒或燉煮,減少高油脂和加工糖的攝取。
藍區飲食:
藍區(Blue Zones)機構創辦人丹・布特納帶領團隊走訪全球五大長壽村:希臘伊卡利亞島、義大利薩丁尼亞半島、日本沖繩、美國加州羅馬琳達區,以及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發現當地居民不僅極少罹患癌症等現代常見疾病,也擁有較長的壽命和愉悅平靜的心靈。
特色:結合五大長壽地區的飲食習慣,呈現出一種回歸自然、簡單樸實的飲食模式:
- 植物性飲食為主:以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為核心,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與抗氧化物質。
- 適量蛋白質:蛋白質來源以植物性為主(如豆類和堅果),輔以少量動物性食材,如魚類和雞蛋。
- 堅果與種子:每天適量攝取堅果與種子,為身體提供健康脂肪和重要的微量營養素。
- 低加工:當地居民偏好天然、在地的新鮮食材,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和高糖飲料。
- 好處:多樣化飲食提供豐富的營養素,有助於降低慢性病風險,促進健康老化。
五大長壽村的居民以實際行動證明,想要重拾健康,無需神奇偏方,只要讓飲食方式回歸自然樸實,給身體足夠的活動機會,並且與周遭親友真心交流,讓心靈有所依歸,便自然可以重回身體強健、心靈富足的健康軌道。
長壽飲食秘訣
無論選擇哪一種飲食方式,以下原則都是追求長壽飲食的共通點:
1.多樣性:
- 攝取多顏色的蔬果以獲得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
- 選擇多種穀類如糙米、燕麥、藜麥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
- 定期攝取豆類、堅果和種子,補充植物性蛋白質和健康脂肪。
2.多蔬食
- 每餐至少一半是蔬果:確保餐盤的一半以上由新鮮蔬菜和水果組成,例如色彩繽紛的沙拉、清蒸蔬菜或簡單的水果拼盤。
- 以植物蛋白取代部分動物蛋白:用豆類(如扁豆、鷹嘴豆)、豆腐或素食蛋白取代部分肉類,增添膳食纖維和植物營養素。
- 選擇全穀類為主食:用糙米、燕麥或藜麥等全穀類取代白米或精緻麵食,搭配蔬菜創造均衡的一餐。
- 堅果與種子作為點心:改用堅果(如杏仁、核桃)或種子(如南瓜子、亞麻籽)作為零食,避免加工點心,並補充健康脂肪。
- 以蔬菜湯為一餐的開端:以南瓜、胡蘿蔔或番茄製成的濃湯,取代含奶油的高脂湯品。
3.適量:
- 控制總熱量攝取,避免過度肥胖。
- 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的攝取。
- 適量攝取乳製品和蛋類。
- 限制糖、鹽和飽和脂肪的攝入。
4.天然:
- 選擇新鮮、未過度加工的食物。
- 減少加工食品、油炸食品和含糖飲料的攝取。
5.烹調方式:
- 多用蒸、煮、烤等健康的烹調方式。
- 減少油炸、煎炸等高油烹調方式。
長壽飲食的習慣需要長期培養。而除了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維持健康長壽的重要關鍵。今天就開始制定適合自己的飲食計畫,結合個人喜好和生活習慣,就能享受健康飲食帶來的好處!

資料參考~
地中海飲食(臺大醫院)
藍區挑戰(天下出版)
一起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