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視大展精選《歧視的一課》:我有歧視過別人嗎?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歧視的一課》:我有歧視過別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活動紙本

活動紙本


今年剛好有空參加世界公視大展精選《歧視的一課》(2007年拍攝),紀錄片中老師用高、矮分組,讓學生體驗被歧視的感覺。特別的地方,10年後(2017年),再把裡面的主角找回來訪談當初這一課(歧視)對他們的有什麼影響。

簡介

簡介


兩部片子放映結束,邀請來參加的夥伴分享觀後感。以下是當場我聽到的:「我為了不被歧視,我都先去欺負別人...」、『別人被歧視,我真的無能為力,只能放寬心...』、「我在公家機關服務,歧視的事情真的很多...」、『我是老師,學生本身就帶著家長給他們的歧視DNA,用宗教、性別、政黨去歧視同學...』、「新聞播放的政黨攻擊,這不也是歧視嗎...」....



回到片中主角之一小皮,常常被同學笑是「胖子」,10年後,製作團隊邀請小皮回到學校與當時的同學一起談談這10年的變化,他是抗拒的,國小對他是一段不愉快的回憶,但當天來他還是去了,他選擇坐在角落,很少發言。

當時很常欺負小皮的同學,在10年後回顧當時的行為,說自己真的很白癡,但也覺得當時舉動是開玩笑,我猜他沒發覺小皮10年中間還活在被歧視的這陰影裡...

我一直在思考:那我有歧視過別人嗎?

一定有,在那些不經意的言行舉止中,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狀態下,無知中我傷害了不少人。

再深一層自問:怎麼做才不會「歧視」別人呢?

只有往自己內在探索,這是我一夜思考後的答案。

在言語或行為發生之前,我沒辦法覺知到自己的內心狀態(是不是有恥笑/羞怒/嘲笑/輕視/自以為...),那外在行為肯定包裝了我的心中的不平衡,別人一定會受傷。

難嗎?真的很難,但可以試看看持續往自己內在探索,才能機會降低傷害的發生。

avatar-img
純魚的腦亂流輸出
23會員
180內容數
分享 #生活大小事 #姑姑大小事 #皇帝大小事 (食) #工作大小事 #分享大小事 #投資大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純魚的腦亂流輸出 的其他內容
《女兒的女兒》描述女兒意外死亡,留下一個健康的胚胎給法定繼承人-母親(張艾嘉),母親要怎麼決定這胚胎接下來的命運呢? 我看到片名時,內心是複雜的,以外婆的視角,我就是『女兒的女兒』,沒見過外婆,不清楚外婆跟媽媽的關係如何,但我跟媽媽的關係裡有很多糾葛在裡頭,最後我還是揪了老朋友(壯膽)進戲院。
《你看看你,把這裡弄得這麼亂》圖/文都是劉旭恭老師,劉老師的作品很適合大小朋友閱讀,每次翻完繪本得到的想法都會點不一樣,也會發現老師藏在書本圖案裡用心的巧思。 內容大綱描述總統去到部長辦公室說:「你看看你,把這裡弄得這麼亂」,部長回家看到老婆在廚房說:「你看看你,把這裡弄得這麼亂」,老婆到兒子
我是郝哥(郝旭烈)的粉絲,podcast-郝聲音、今年出版的兩本書《致富覺察》《人生成為》、臉書貼文,這些是我常閱讀的資訊來源,郝哥用生活例子解釋難懂的道理,又配上幾句容易記住的金句,讓我閱讀時也能帶走一點東西。 這場表演吸引我的原因是好奇郝哥是怎麼訪談別人。
《春日之犬》韓國翻譯繪本,文:趙龍,圖:蠶文,翻譯:簡郁璇。同時也是《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出現的繪本。 故事描述有隻村民都很喜歡的狗狗叫-春日之犬,他最擅長掩飾自己的內心,只要到了晚上就會偷偷哭泣... 春日之犬很想弄斷項圈,在田野間奔跑,對自己說:「我被綁太久了,忘了掙脫項圈的方法,需要
侄子的成長,從能辨識誰該叫什麼稱呼開始,其實就啟蒙他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力。 侄子身邊的大人很喜歡跟他有語言上的互動,他知道的字彙不多,但很會模仿別人講話,而且會記得誰講過什麼。 每個人說話、行為都有自己的慣性(模式),自己不容易發覺,從孩子的模仿看得很清楚。
《女兒的女兒》描述女兒意外死亡,留下一個健康的胚胎給法定繼承人-母親(張艾嘉),母親要怎麼決定這胚胎接下來的命運呢? 我看到片名時,內心是複雜的,以外婆的視角,我就是『女兒的女兒』,沒見過外婆,不清楚外婆跟媽媽的關係如何,但我跟媽媽的關係裡有很多糾葛在裡頭,最後我還是揪了老朋友(壯膽)進戲院。
《你看看你,把這裡弄得這麼亂》圖/文都是劉旭恭老師,劉老師的作品很適合大小朋友閱讀,每次翻完繪本得到的想法都會點不一樣,也會發現老師藏在書本圖案裡用心的巧思。 內容大綱描述總統去到部長辦公室說:「你看看你,把這裡弄得這麼亂」,部長回家看到老婆在廚房說:「你看看你,把這裡弄得這麼亂」,老婆到兒子
我是郝哥(郝旭烈)的粉絲,podcast-郝聲音、今年出版的兩本書《致富覺察》《人生成為》、臉書貼文,這些是我常閱讀的資訊來源,郝哥用生活例子解釋難懂的道理,又配上幾句容易記住的金句,讓我閱讀時也能帶走一點東西。 這場表演吸引我的原因是好奇郝哥是怎麼訪談別人。
《春日之犬》韓國翻譯繪本,文:趙龍,圖:蠶文,翻譯:簡郁璇。同時也是《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出現的繪本。 故事描述有隻村民都很喜歡的狗狗叫-春日之犬,他最擅長掩飾自己的內心,只要到了晚上就會偷偷哭泣... 春日之犬很想弄斷項圈,在田野間奔跑,對自己說:「我被綁太久了,忘了掙脫項圈的方法,需要
侄子的成長,從能辨識誰該叫什麼稱呼開始,其實就啟蒙他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力。 侄子身邊的大人很喜歡跟他有語言上的互動,他知道的字彙不多,但很會模仿別人講話,而且會記得誰講過什麼。 每個人說話、行為都有自己的慣性(模式),自己不容易發覺,從孩子的模仿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