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什麼時候就學會「觀察」了啦~

我們什麼時候就學會「觀察」了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侄子的成長,從能辨識誰該叫什麼稱呼開始,其實就啟蒙他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力。

raw-image

侄子身邊的大人很喜歡跟他有語言上的互動,他知道的字彙不多,但很會模仿別人講話,而且會記得誰講過什麼。

每個人說話、行為都有自己的慣性(模式),自己不容易發覺,從孩子的模仿看得很清楚。

有一天要爬上小椅子,拿貼在玻璃上方的小貼紙,當時只有我們兩個在同一個空間,孩子先看了我一眼,邊爬邊說:要小心喔,唉唉唉,你會跌倒喔...

嗯?這不是平時他阿嬤對他說的話嗎?

孩子預想接下來大人會前往制止,所以用最快速度取得貼紙,動作就瞬間停格變慢,等待被大人強制抱離開椅子。

我很喜歡擋住侄子不讓他走動,但小子知道只要叫「姑姑」,我就會讓開,爾後,只要我檔路了,直接先叫「姑姑」,我就好像自動門,自動讓開。

心裡讚嘆人類真是奇特的生物,兩歲的孩子從生活的大小事,能觀察出每個人的嗜好然而投其所好,也許這就是求生的本能

觀察蝸牛要去哪裡

觀察蝸牛要去哪裡



avatar-img
純魚的腦亂流輸出
23會員
181內容數
分享 #生活大小事 #姑姑大小事 #皇帝大小事 #工作大小事 #分享大小事 #投資大小事 #繪本大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純魚的腦亂流輸出 的其他內容
《花地藏》是繪本,文:海狗房東,圖:楊文正,內容描述山上的大石頭滾呀滾、敲呀敲最後變成一尊小地藏。 「沒關係!我這麼強壯,這點痛不算什麼...」這句話在書中出現了四次,第四次有點不一樣「沒關係!我們這麼強壯,這點痛不算什麼...」,最後一次不是小地藏(大石頭)說的,而是年輕的小地藏說的。
《人生成為》作者郝哥提到~ 想,都是問題, 做,都是答案。 所有的認為之後,必須要有所作為,才會讓腦袋的想法,變成生命的活法。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描述爺爺過世後,孫子找到爺爺的天堂筆記本,筆記本紀錄了爺爺想像中的天堂樣貌,孫子也想寫自己的天堂筆記本,但覺得還有太多事還做,決定也寫一本《活著的時候 要怎麼辦?》
有天老闆跟同事聊起「退休」,當時同事22歲,他說退休後想要坐在門口嗑瓜子,當下老闆願意給他一週有薪假去體驗退休生活。 我呢?有天不需要為了賺錢而工作,我會繼續工作嗎?又會選擇什麼樣工作? 聽從交辦事宜的工作模式即將被打破,得為自己安排時間用在哪裡,那我想過怎樣的生活?
🛵機車小旅行(四天三夜): 🛵從花蓮市(住)出發走台九線/193,沿路鯉魚潭、鳳林、玉里(住)、赤科山、轉台30線(玉長公路)、安通、轉台11線、長濱、豐濱(住)、回到花蓮市...剛好繞一圈。
《種土》是紀錄片,主角有兩位分別是阿仁及安和哥。 阿仁從科技業離開前往高雄創業,回收食材廢料重新發酵,立志成為農夫的後盾,想改變已是加護病房的台灣土壤。 安和哥受到《清靜經》啟發,回家鄉耕作有機棗子的故事。 先謝謝顏蘭權導演拍攝這題材,再者感謝阿仁及安和哥願意曝光自己的故事,當然還有周圍的協助
《花地藏》是繪本,文:海狗房東,圖:楊文正,內容描述山上的大石頭滾呀滾、敲呀敲最後變成一尊小地藏。 「沒關係!我這麼強壯,這點痛不算什麼...」這句話在書中出現了四次,第四次有點不一樣「沒關係!我們這麼強壯,這點痛不算什麼...」,最後一次不是小地藏(大石頭)說的,而是年輕的小地藏說的。
《人生成為》作者郝哥提到~ 想,都是問題, 做,都是答案。 所有的認為之後,必須要有所作為,才會讓腦袋的想法,變成生命的活法。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描述爺爺過世後,孫子找到爺爺的天堂筆記本,筆記本紀錄了爺爺想像中的天堂樣貌,孫子也想寫自己的天堂筆記本,但覺得還有太多事還做,決定也寫一本《活著的時候 要怎麼辦?》
有天老闆跟同事聊起「退休」,當時同事22歲,他說退休後想要坐在門口嗑瓜子,當下老闆願意給他一週有薪假去體驗退休生活。 我呢?有天不需要為了賺錢而工作,我會繼續工作嗎?又會選擇什麼樣工作? 聽從交辦事宜的工作模式即將被打破,得為自己安排時間用在哪裡,那我想過怎樣的生活?
🛵機車小旅行(四天三夜): 🛵從花蓮市(住)出發走台九線/193,沿路鯉魚潭、鳳林、玉里(住)、赤科山、轉台30線(玉長公路)、安通、轉台11線、長濱、豐濱(住)、回到花蓮市...剛好繞一圈。
《種土》是紀錄片,主角有兩位分別是阿仁及安和哥。 阿仁從科技業離開前往高雄創業,回收食材廢料重新發酵,立志成為農夫的後盾,想改變已是加護病房的台灣土壤。 安和哥受到《清靜經》啟發,回家鄉耕作有機棗子的故事。 先謝謝顏蘭權導演拍攝這題材,再者感謝阿仁及安和哥願意曝光自己的故事,當然還有周圍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