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納須彌 — 雲岡石窟藝術特展 今盛大開幕 ❗

芥子納須彌 — 雲岡石窟藝術特展 今盛大開幕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雲岡石窟,北魏時期的佛教藝術瑰寶,獨特的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世人的目光。「芥子納須彌 — 雲岡石窟藝術特展」,將這份瑰寶帶到您的面前,千年石窟,重現人間!


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副會長羅文利表示,此次特展將雲岡石窟的精華濃縮於佛光山,深入回顧其歷史與藝術價值,並展現對文化遺產的深厚情懷。雲岡石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展現古今智慧與創造力!透過展覽,讓更多人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雲岡研究院院長杭侃分享,雲岡石窟的藝術風格獨特,值得深入研究與推廣介紹,而佛館的展覽空間設計讓觀眾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石窟之中。杭院長感慨,佛光山是一片心靈淨土,此次能在此展覽,不僅實現了他的心願,也藉此向星雲大師致敬,共同弘揚人間佛教的精神與文化價值。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佛館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簽訂第三個五年協議,讓頂尖文物進駐佛館,繼敦煌石窟吸引175萬人次後,這次雲岡石窟展覽也將成為新亮點。回憶星雲大師2011年為雲岡石窟入口題字的因緣,並提到將雲岡石窟的資料納入《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對雕塑、佛教、美術與考古的影響深遠。


這次展覽結合數位技術,還與故宮法華經及其美術 特展相呼應,帶來震撼的文化體驗,讓更多人領略佛教藝術的魅力!


🪨 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 ☁️

|展期|2024/12/7 — 2025/4/27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本館第一展廳

|詳情|http://lnago.com/ADQS3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4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4年12月13日,法華經及其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隆重開幕!線上與現場齊聚500人,共同探討《法華經》這部大乘佛教經典的教義、文化傳承與藝術美學,展現其深遠影響。
2024年12月13日至12月15 日 法華經及其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將於佛陀紀念館舉辦,來自美國、大陸、日本、台灣等18位學者,將帶來三場主題演說與四場精彩可期的論文發表,以《法華經》之教義、傳承、藝術三面向之論述,結合特展內容,促進佛教與藝術思潮之對話。
心中有襌味的人,耳中所聽聞的都是八萬四千的詩偈。 心中有歡喜的人,眼中所看見的都是賞心悦目的景色。
在印度,肯氏蒲桃名為「閻浮樹或贍部樹」,在佛教四大部洲中的南贍部洲,因為有閻浮樹這種大樹而命名,指的就是現今人類生活範圍的地球。《大智度論‧釋報應品》第三十五卷,「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
施捨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物,雖粒米之施,當如萬鍾之粟。 利人者,望人回報,計己之能,美施之物,雖百億金銀,難比一文之值。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枒,又香又白人人誇…」,耳熟能詳的歌曲,唱出茉莉花的迷人之處。 茉莉花是佛教聖花,淡雅香味,代表聖潔無邪,梵語 navamālikā。又作那縛忙裡迦、新摩利迦。素馨類之蔓延植物,其枝蔓延,纏繞他物,葉少,其花小而白,可製香油、香水。
2024年12月13日,法華經及其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隆重開幕!線上與現場齊聚500人,共同探討《法華經》這部大乘佛教經典的教義、文化傳承與藝術美學,展現其深遠影響。
2024年12月13日至12月15 日 法華經及其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將於佛陀紀念館舉辦,來自美國、大陸、日本、台灣等18位學者,將帶來三場主題演說與四場精彩可期的論文發表,以《法華經》之教義、傳承、藝術三面向之論述,結合特展內容,促進佛教與藝術思潮之對話。
心中有襌味的人,耳中所聽聞的都是八萬四千的詩偈。 心中有歡喜的人,眼中所看見的都是賞心悦目的景色。
在印度,肯氏蒲桃名為「閻浮樹或贍部樹」,在佛教四大部洲中的南贍部洲,因為有閻浮樹這種大樹而命名,指的就是現今人類生活範圍的地球。《大智度論‧釋報應品》第三十五卷,「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
施捨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物,雖粒米之施,當如萬鍾之粟。 利人者,望人回報,計己之能,美施之物,雖百億金銀,難比一文之值。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枒,又香又白人人誇…」,耳熟能詳的歌曲,唱出茉莉花的迷人之處。 茉莉花是佛教聖花,淡雅香味,代表聖潔無邪,梵語 navamālikā。又作那縛忙裡迦、新摩利迦。素馨類之蔓延植物,其枝蔓延,纏繞他物,葉少,其花小而白,可製香油、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