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友友們聖誕快樂🎉
這幾天終於有冬天的感覺了 好期待下雪喔 記得國三的時候跟饅爸騎機車上陽明山追雪 差點直接滑下山🤣 但好處就是不塞車嘿嘿~
今年聖誕節大家打算怎麼過勒?會去耶誕城嗎還是玩交換禮物~ 這篇就來分享幾個聖誕節的冷知識( ˶ˊᵕˋ)੭♡
- 是可口可樂搞的鬼?
友友們對聖誕老人的印象是什麼呢?是不是一個穿紅衣服的白鬍子老爺爺🧑🎄?其實最早聖誕老人是穿綠衣服的喔~
先說聖誕老人的原型,是4世紀時,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的紅衣主教,他出生在土耳其的富裕家庭,卻常常默默行善,會偷偷爬到窮苦人家的屋頂上,把金幣投進煙囪,剛好就掉到在壁爐邊烘乾的襪子裡,這就是聖誕節要在床邊掛襪子,等待聖誕老人從煙囪送禮的由來。
雖然主教尼古拉斯穿著紅袍的形象深入人心,但17世紀時,聖誕老人卻是穿綠衣戴綠帽的?!當時人們在冬天時,會用長青植物裝飾家裡,比如冬青木和榭寄生,因為相信綠色具有神秘力量,能帶來好運並驅趕寒冬,這也是聖誕樹🎄的起源,而聖誕老人同樣被認為擁有魔法,便被改成一身綠。
而之所以後來又變回紅色,是1931年時,美國正經歷經濟大蕭條,可口可樂公司為了推廣產品,塑造出一個肚子圓滾滾、留著長長白鬍子、穿著紅衣服、笑容可掬的鄰家爺爺,重新塑造聖誕老人的形象,這不僅成功挽救冬天低迷的銷量(也是拉誰那麼冷還想喝冰可樂ㅎㅎ),從此也在全世界流行至今~
雖然真正的聖誕老人是土耳其人,但還是想去芬蘭的聖誕老人村玩😃
- 拉雪橇的不是哈士奇?
題外話一下,之前聽有人說哈士奇被叫二哈因為看著很蠢又整天拆家,但其實人家不蠢,只是台灣天氣太熱把牠們給熱傻了,只要一回到西伯利亞就會回歸本性,是超帥的雪橇犬😎
那為什麼聖誕老人是選擇馴鹿而不是哈士奇勒ㅋㅋ 原因主要有3個:
1.生理特性:馴鹿的鼻腔結構很特別,可以有效加熱吸入的冷空氣,而且視力很好,大雪紛飛一片模糊還是能安全前行。
2.適應環境:馴鹿生活在北極地區,能適應寒冷氣候,而且在雪地上健步如飛!
3.性格特徵:馴鹿性格溫和,和藹可親的樣子廣受人們喜愛。
那友友們知道聖誕老人總共有幾隻馴鹿嗎?早期其實沒有固定數量,是直到1939年, Robert L. May 創作出“聖誕老人與他的馴鹿“這本書後,才正式確定有9隻馴鹿,分別叫Dasher(猛衝者)、Comet(彗星)、Cupid(丘比特)、Dancer(舞者)、Prancer(跳躍者)、Vixen(雌狐)、Donner(雷)、Blitzen(閃電)、Rudolph(魯道夫),之後又加入3隻:Kirm(卡姆)、Fireball(火球)、Olive(橄欖),所以目前總共有12隻~
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紅鼻子魯道夫了,牠發光的紅鼻子可以在風雪中為夥伴們指引道路,而之所以會發光,主要是因為鼻子內有密集的血管,越冷血液流動就越快,以保持鼻子的溫暖~
還有就是,大家知道聖誕老人的馴鹿是公的還是母的嗎?饅饅一直以為是公的因為有長角,但馴鹿是唯一一種雌性也會長角的鹿喔,雌鹿的角是在產後的夏天脫落,雄鹿則是秋末時就脫落了,所以從時間線推斷的話,確實是母的沒錯🫎
- 沒有鵝改吃雞?真香!
饅饅去年聖誕節去逛了圓山花博的聖誕市集,從小就不喜歡肉桂的味道所以一直沒敢嘗試熱紅酒,但那天喝了以後發現好喝耶,冷冷的天配暖暖的紅酒超棒⸜(*ˊᗜˋ*)⸝ 分享幾個有趣的聖誕美食給大家~
1.樹幹蛋糕:源自於法國,在聖誕節期間,人們為了驅邪,會烘烤大木柴,相信燒完後的灰燼可以保護家園,隨著壁爐使用率降低,逐漸變成用裹滿巧克力奶油的海綿蛋糕、仿造樹幹的外型來代替。
2.火雞:
歐洲早期在聖誕節是吃鵝肉,因為比較大隻,適合過節的時候大家分著吃,直到16世紀,英國人移民美洲後,發現當地除了火雞沒別的動物了,只好用火雞代替,結果發現肉很嫩超好吃ദ്ദി ˉ͈̀꒳ˉ͈́ )✧
3.聖誕布丁:
長的跟統一布丁完全不像ㅋㅋ 起源於中世紀的英國,最初是用香腸製作的鹹味餡餅,之後演變為加入果乾的甜點,通常在”攪拌星期天”製作,訂在聖誕節前4周,也就是“降臨期“,以慶祝耶穌的誕生,配料有13種,象徵著耶穌和12門徒,備料時人們會在心中許願,之後全家人會一起由東到西攪拌食材,因為這是東方三王拜訪耶穌時走的方向,製作布丁的時候還會塞一枚六便士硬幣進去,傳說拿到硬幣的人就會獲得好運喔~
還有很多不同國家的聖誕美食,饅饅一直覺得日本人在聖誕節吃肯德基跟台灣人在中秋節吃烤肉是同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