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裡的日常總有許多讓外界無法想像的細節,其中,抽菸這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卻被賦予了複雜的規定與潛規則,讓人感受到制度與現實生活的角力。
在監獄裡,只有男性受刑人可以抽菸,女性則完全被禁止。
這樣的性別差異並沒有正當的理由,但對於女性受刑人而言,這是環境的既定規則,無從質疑,也無法改變。
這樣的不平等,不僅存在於監獄,也折射出潛在的社會偏見——在不同性別的眼光下,某些行為被賦予的價值原本就有所不同。
而對男性而言,這看似一種「特權」,實則在層層限制下,顯得格外脆弱。
在監獄裡,受刑人的日常作息被嚴格劃分,而抽菸這件小事,也有一套精密的制度與秩序。
在這個受高度管控的環境裡,抽菸的行為從購買、分發到點燃,都充滿規範與靈活的角力,展現了受刑人如何在嚴格的制度下找到生活的彈性。
受刑人在工場工作時,是被允許抽菸的,但這自由並非隨心所欲,而是被仔細規範。
每個工場約有百人,為了讓抽菸的秩序不至於混亂,每個工場都設有一位被稱為「菸管」的服務員——這也是由受刑人擔任的職位。
當受刑人從合作社購買香菸後,菸不會直接由個人持有,而是統一交由菸管保管。根據規定,每人每天最多抽十根菸,而每月則限購十包
於是,每天早上,菸管會將十根香菸發放到每位受刑人手上。
這是菸管的日常,也是所有抽菸受刑人日復一日的儀式。
即便香菸在手,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抽。
工場內抽菸的秩序同樣被細緻規範,為了避免混亂,菸管會以「排」為單位,喊道:「第一排!」這排的人便按序移動到工場後方的水房,也就是監獄裡的廁所,開始短暫的抽菸時間。潮濕的空氣中混雜著濃烈的煙味。
接著,依次輪到「第二排」、「第三排」。
水房裡有公用的打火機,每批受刑人僅能停留片刻,點燃香菸後迅速吸幾口,便須回到自己的工作位置。
抽菸的間隙成了短暫的停頓,卻也將日常分割成一段段相似的片段,像是無限循環的時間碎片。
吃過晚餐後,受刑人回到舍房。
與工場不同的是,舍房內禁止攜帶打火機,而受刑人的靈巧卻讓香菸的燃燒得以延續。
他們將煙盒內的錫箔紙拆下,裁切成多條約 0.3 公分寬的細絲狀,這樣可以節省材料,讓一張錫箔紙重複使用多次。
接著,他們將錫箔紙的兩端分別接觸電池的正負極,讓電流瞬間通過,錫箔紙受熱後會迅速升溫,並點燃香菸。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需要一定的細心與技巧,尤其是控制錫箔紙的長度與接觸的角度,否則電流不足以發熱。
那一小片錫箔紙雖然微不足道,卻成為舍房內的「應急火種」。
在監獄,一包菸被稱為「一台」。
買到手的菸,不能直接保留在菸盒裡,而需一支支取出,裝進透明的夾鏈袋裡保存,原本的菸盒則需撕碎銷毀。
這些夾鏈袋經年累月地使用,皺巴巴,甚至有些破損不堪,但仍舊被小心保存著,成為菸的臨時容器,彷彿也收納了生活的層層壓痕,與無從展平的窘迫。
監獄裡的規則是明確的,菸是禁止帶入舍房的。
然而,戒護人員與受刑人之間似乎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默契:規定是規定,但只要不讓規則過於刺目,彼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日子也能平靜過下去。
因此,受刑人開始發展出巧妙的「藏菸術」。
手工靈巧的受刑人會在生殖器處、褲檔內側縫一個小暗袋,稱為「鳥仔袋」。
它不僅藏菸方便,還不易被發現。
有些縫紉者,則用寬膠帶將小小的夾鏈袋貼在腹部,緊緊地隱藏在衣物之下,與身體融為一體。
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其中一名受刑人:「這樣每天撕膠帶,會不會因為拔掉細毛而很疼啊?」
對方只是淡淡一笑,語氣平靜得像在講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哪還有什麼細毛,每天撕,早就光溜溜了。」
他平淡的語調中,夾雜著某種習以為常的無奈。
好似監獄的生活不僅磨平了身體的細節,連感官的敏銳與生命的棱角也一併抹去。
為了平衡制度的嚴苛,監所設立了戒菸獎勵機制。
監獄內設有專門的戒菸工場,專為那些申請戒菸的受刑人設置。
申請進入戒菸工場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些人本身就不抽菸,想藉此獲得累進處遇加分;有些人是真心希望戒菸,透過改變環境幫助自己;但也有些人心懷「兩全其美」的算盤,既想獲得戒菸獎勵,又不願放棄抽菸,便選擇偷偷購買香菸。
私下交易的香菸,價格通常是原價的兩到三倍,對於香菸這種「奢侈品」,受刑人願意忍受高價,滿足自己的需求。
不同監獄販賣的香菸品牌與種類數量有所不同,常見的有白長壽、黃長壽等經典款式。
這些香菸看似平凡,卻在監獄裡承載了不同的價值與意義——是成癮的出口,也是人際交易的潤滑劑。
監獄的規定明確要求,每名受刑人每月最多只能購買十包菸,每天最多抽十根。
在這樣的限制下,他們學會了節制和珍惜,發展出「少量多餐」的抽菸方式。
每次點燃後抽幾口,剩下的部分小心存放在自製的「菸管」裡。
菸管的製作精巧,先以廢紙或雜誌紙裁成長條,繞著原子筆筆蓋一圈圈捲起,內部形成一個空心的管狀,外層則用透明膠帶封住。
有些受刑人會額外裝飾菸管,貼上美女圖或佛像圖片,既為菸管增添美感,也象徵一種個人化的標記。
抽菸,對外界而言可能只是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習慣,但在監獄中,它是一個日常與限制、靈巧與循規蹈矩交錯的縮影。
那些看似無足輕重的規範,其實無聲中塑造了人們對日常行為的界定。
#監所便當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