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回寫乖乖寫到有人看到乖乖就會想到"黑胡桃"!
所以後來朋友及小女兒若有看到新口味的乖乖會幫忙拍照傳送過來
這是2024後半年到2025前半年收集的乖乖,收集了13種2024:共三種柑橘類, 兩種茶, 外加釋迦與綠藻類的石蓴與滸苔
女兒請吃金桔+冬瓜茶口味, 鳥友敬明老師請吃紅烏龍茶
網友秋枝幫忙拍了文旦+釋迦+石蓴與滸苔
2025:有排骨便當外還有馬祖老酒與老酒蝦,加芋頭與大腸包小腸+軍民包裝的奶油乖乖

先從柑果類裡最大的文旦開始看起,目前只有照片, 還沒機會吃到!
期待來日相遇..........

順道貼一下幾年前鷹季時在凌霄亭拍到的文旦鳥彩繪 ,創意十足!

接下來換金桔檸檬口味, 當時在全聯遇上, 不過不知為何沒買只拍照!
看了一下包裝上的金桔,應該是圓果金桔

圓果金桔的果皮苦澀所以通常不吃果皮,如上列三張縮圖, 下方為檸檬
剛好都有整顆果實+橫切面+種子的照片
兩種都很酸, 超級酸!!

金桔口味是小女兒帶回來的, 香香的蠻好吃!
包裝上的金桔果實較長橢圓, 所以應該屬長果金桔

長果金桔的果皮甜甜香香的可食

產季時我喜歡買來加些糖與梅粉拌著吃!

這是以前在寫果實分類時特地拍"柑果"的照片
剛好這回的金桔、檸檬與文旦都有在裏頭

換茶,是崇蘭國小的曾敬明老師送的,好吃喔!
今天就因為這包乖乖才讓我知道有種茶叫"紅烏龍茶"

在農業部的網站裡有紅烏龍茶的介紹, 不過說得有點籠統!
參考文獻: 台灣新興特色茶-紅烏龍介紹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有篇文章中有各種茶製程的圖解,較為清晰明瞭
參考文獻: 臺灣特色茶分類及加工
上面的茶就紅烏龍茶沒喝過!!

不過我們家有烏龍茶與紅茶茶包!! (註: 兩者加起來≠紅烏龍茶喔!)
心想兩者泡在一起或許不錯喝!

所以就真的來泡一下.....結果: 不怎麼樣, 但加了糖就像一般我們喝的紅茶有加分效果
還不錯, 下回有機會再來跟真正的紅烏龍茶比一比!

114.03.23 莊孟憲老師送了一包紅烏龍茶, 恰好可以試泡!
這應該是我第一回喝紅烏龍茶........

順道與家裡常用的茶包泡一下比一比, 由左到右:紅烏龍茶-紅茶茶包-烏龍茶茶包
其實我不太會喝茶, 所以都喝隨意茶, 不過比了一下,真的紅烏龍茶好喝喔!
也在此感謝莊孟憲老師幫忙圓了這個紅烏龍茶夢~
茶好不好喝跟茶的等級應該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只又會喝茶的人知道!!

就像賞鳥好不好玩?! 只有賞鳥人知道!
這是很久以前朋友送的鳥茶杯, 捨不得用, 今天第一回拿出來用呢!(114.03.24 )
心想用鳥茶杯-喝茶配乖乖應該也不錯喔!

再來換不是茶葉茶的冬瓜茶, 味道不錯,喜歡冬瓜茶又喜歡乖乖的人應該會喜歡

冬瓜茶乖乖與冬瓜茶磚拍個合照!

以前我做過冬瓜茶磚喔! 記錄過程如上, 不過忘了當時做得怎樣! 好不好喝....忘了!

附帶一提: 冬瓜茶+檸檬汁好喝, 極力推薦!

這是秋枝分享的照片釋迦但帶鳳梨口味!
不知道吃起來味道是不是像鳳梨釋迦!?

順道貼一下以前拍的釋迦與鳳梨釋迦, 兩者我都喜歡!
另外把果肉挖出來放冰庫, 吃起來像冰淇淋我超喜歡
它們在果實分類上都屬於"聚合果(Aggregate Fruits)"是由一朵花中的多數子房發育成小果並集生於中央突起的花托形成的果實

最後是海藻口味的, 使用的海藻為石蓴-滸苔,兩者都屬綠藻門
抄一下維基百科裡一段的海藻說明:
海藻(seaweed)又稱大型藻(macroalgae),泛指所有在海裡生長的肉眼可見的多細胞藻類生物。有時,亦包括一些其他近似,但不同種屬的生物。
藻類涵蓋了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植物界。原核生物界中的藻類有藍綠藻和一些生活在無機動物中的原核綠藻。屬於原生生物界中的藻類有裸藻門、甲藻門(或稱渦鞭毛藻)、隱藻門、金黃藻門(包括矽藻等浮游藻)、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

在科學月刊裡有篇文章裡有整理各藻的歸類如上
參考文獻:"不只是植物!跨「界」天王的藻類家族" 選即可進入

學校的養殖系的翁韶蓮教授分享了石蓴與滸苔的照片
都屬石蓴科石蓴屬, 一個長管狀一個片狀
目前只了解到此

網石蓴(攝影者:翁韶蓮)
今天我問屏東海邊哪兒可以看到綠藻?
正文說:幹嘛! 想寫呀? 你還很多東西還沒寫呢......
我答:沒有啦!只是想拍拍照而已

孔石蓴(攝影者:翁韶蓮)
不過後來他說: 可能大鵬灣可以找得到, 所以打算近幾天去看看
若真的找到, 看是不是也可以拍一張像這樣的照片!!
期待著..........
備註:
聊一下乖乖(1) -寫在之前在學校的黑胡桃網路閣中, 不過現在網路閣已經撤了!
第一集中乖乖縮圖表如下



共40種

114年還加了一個小女兒帶回來的芋頭牛奶口味,好吃喔!
外觀看起來有點像小香腸~
於是心想....香腸口味的乖乖不知道好不好吃?

朋友文如傳了馬祖老酒蝦乖乖---右上方有乖乖的模樣喔!! 真相剝了殼蝦!!
應該不錯吃...我喜歡醉蝦

這是四月時去小琉球賞鳥時吃的醉蝦~ 我喜歡!
它醉我不醉,香香的

還有老酒紅槽風味~

我也喜歡紅槽....以前媽媽會用了煮雞肉, 煮蝦還沒試過, 有機會可以試試喔!!
感謝文如分享,讓我們的乖乖再添兩樁!

同學歐陽珍最近吃了排骨便當口味的叫"奮起福"乖乖!!

這倒讓我想起很多年前曾吃過一回奮起湖的便當...裡頭有排骨也有雞腿
便當其實也沒甚麼特別, 跟我們開會時吃的便當內容類似, 不同的只是用了以前的鐵路便當盒
不過若是能來個"奮起福乖乖"試吃包倒是不錯!

一次研習會的便當, 不過把排骨跟雞腿分開了
也是環保餐盒...盒子蠻漂亮的,擺排配色也不錯!

六月到七月小女兒在南沙"數-綠蠵龜", 島上有專門為軍民準備的奶油乖乖!!
雖口味原始, 但封面難得出現阿兵哥~ 所以把它也加進來!

去南沙出發時搭的超大船艦~

回來時換了一艘, 小一號的~

八月大女兒突然在超市看到大腸包小腸口味!!
所以也請他買了一包拍一張典型的乖乖展示圖, 他吃就好......
說:
蒜頭味很重,有一點糯米的味道,香腸味道沒那麼明顯
比較像是那個醬料的味道,甜甜鹹鹹的

也因為這包乖乖特地到附近的黃昏市場拍大腸包小腸(香腸)~



109-113收集累計40種,原本寫在學校的黑胡桃網路閣中,去年整個閣撤了!
所以讀不到.....

這是114年到目前為止收集到的乖乖13種
再加上之前的40種, 總計53種!

攤位上的大腸與香腸特寫一下~
備註:
乖乖屬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製作過程如下:
膨化食品以穀物或精製澱粉為主要原料,經焙烤、油炸、擠壓等方式,使得原料受熱或產生壓差變化,讓原料本身的體積膨脹或組織結構酥鬆,最終的產品呈現「輕、脆、香、酥」的特性
如果在產品表面噴油脂之後再行烘烤,可以不必經過油炸過程產生酥脆的口感
所以若產品標示為「非油炸」,只是說明它沒有經過油炸製程,並不一定等於沒油
以上敘述參考或節錄自兩個網站: 食力與泛科學
1.膨化食品介紹–以乖乖為例裡頭還有製作過程圖片
網址: //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098124022
2.香香脆脆的滋味怎麼來?膨化食品製程大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