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名斯蒂芬·米蘭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並計劃退出WHO引發全球關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近期兩項重要動態引發國內外廣泛討論:提名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以及計劃在其第二任期上任首日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這兩項決策不僅反映了特朗普政府未來在經濟和全球衛生政策上的重大調整,也引發了各界對其潛在影響的熱烈討論。

斯蒂芬·米蘭的提名與經濟政策走向

特朗普於12月22日宣布提名斯蒂芬·米蘭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擔任美國財政部經濟政策高級顧問,並參與了《減稅與就業法案》的制定。特朗普表示,米蘭將與其經濟團隊合作,致力於振興美國經濟,應對當前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市場波動及國際貿易摩擦等挑戰。

米蘭的經濟學理念傾向於自由市場和有限政府干預,主張通過減稅和放鬆監管來刺激經濟增長。他對拜登政府的經濟政策持批評態度,認為其過度依賴短期債務和財政刺激,可能導致長期通脹風險。米蘭還支持保護主義貿易政策,認為應通過關稅保護美國產業,並重新平衡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

分析人士指出,米蘭的政策可能短期內刺激經濟增長,但長期可能加劇財政赤字和通脹壓力。此外,其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可能引發貿易夥伴的報復,影響全球供應鏈和美國出口。

計劃退出WHO引發全球擔憂

特朗普的過渡團隊計劃在其第二任期上任首日(2025年1月20日)宣布美國退出WHO。此舉引發全球衛生專家的擔憂,認為將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災難性」影響。美國是WHO最大的單一捐款國,約佔其2022至2023年資金的16%,退出將導致WHO資金短缺,削弱其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

專家警告,此舉可能讓中國填補全球衛生領導真空,並使美國在未來疫情中失去及時獲取資訊的優勢。特朗普政府對WHO在新冠疫情初期的應對措施表示不滿,認為其未能及時提供準確信息並有效協調全球防疫工作。此外,特朗普團隊認為WHO的資金分配不透明,且未能充分反映美國的利益。

國內外反應與專家觀點

美國國內對這兩項動態的反應呈現明顯的黨派分歧。共和黨普遍支持特朗普提名斯蒂芬·米蘭,認為其豐富的經濟政策經驗將有助於推動美國經濟復甦。然而,民主黨對米蘭的提名持保留態度,批評其政策可能加劇財政赤字和收入不平等。

在退出WHO的問題上,部分共和黨議員支持特朗普的決定,認為WHO需要改革並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民主黨強烈批評此舉,認為在新冠疫情期間退出WHO將使美國民眾更加脆弱,並削弱國際抗疫合作。

國際社會對美國退出WHO表示擔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聯合國基金會主席卡曾斯均呼籲美國重新考慮這一決定,強調在全球衛生危機中加強合作的重要性。中國外交部則表示,美國退出將破壞國際抗疫努力,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嚴重影響。

未來展望與潛在挑戰

特朗普政府未來在經濟和全球衛生政策上的走向將面臨多重挑戰。退出WHO可能引發法律和政治爭議,並削弱全球衛生治理能力。斯蒂芬·米蘭的經濟政策可能受到國會和經濟學界的質疑,其實施效果仍有待觀察。

未來,特朗普政府需要在國內外壓力下平衡政策目標與實際可行性,以實現其經濟和衛生議程。無論是經濟政策的調整,還是全球衛生政策的轉變,都將對美國及全球產生深遠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世界新鮮事
13會員
705內容數
世界新鮮事
世界新鮮事的其他內容
2025/01/24
OpenAI推出AI代理工具「Operator」,能自動執行日常任務如預約餐廳、訂購雜貨等,結合GPT-4o技術,提升生活效率,未來將擴展至企業應用。
2025/01/24
OpenAI推出AI代理工具「Operator」,能自動執行日常任務如預約餐廳、訂購雜貨等,結合GPT-4o技術,提升生活效率,未來將擴展至企業應用。
2025/01/24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俄羅斯徵收146%關稅,以迫使結束烏克蘭戰爭。專家分析此舉對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並探討俄羅斯的回應與戰爭未來走向。
2025/01/24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俄羅斯徵收146%關稅,以迫使結束烏克蘭戰爭。專家分析此舉對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並探討俄羅斯的回應與戰爭未來走向。
2025/01/24
幣安旗下Binance Labs更名為YZi Labs,轉型為家族辦公室,管理100億美元資產,投資重點擴展至AI與生物技術,並由Ella Zhang領導,推動Web3與新興技術創新。
2025/01/24
幣安旗下Binance Labs更名為YZi Labs,轉型為家族辦公室,管理100億美元資產,投資重點擴展至AI與生物技術,並由Ella Zhang領導,推動Web3與新興技術創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各位觀眾,準備好迎接一場經濟雲霄飛車了嗎?川普重返白宮,他的經濟政策恐怕會讓全球經濟天翻地覆。別緊張,讓我們一起理性分析,看看這場大戲將如何上演。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核心在於透過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將生產和就業機會帶回美國。
Thumbnail
各位觀眾,準備好迎接一場經濟雲霄飛車了嗎?川普重返白宮,他的經濟政策恐怕會讓全球經濟天翻地覆。別緊張,讓我們一起理性分析,看看這場大戲將如何上演。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核心在於透過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將生產和就業機會帶回美國。
Thumbnail
2025年,川普重返白宮,全球經濟再次面臨地緣與金融雙重壓力。在他「美國優先」的戰略主軸下,從重啟關稅戰到重新施壓盟友繳交「保護費」,美國不再只是全球化秩序的主導者,而是以自身國債與貿易權力為籌碼,重組全球投資與供應鏈版圖。
Thumbnail
2025年,川普重返白宮,全球經濟再次面臨地緣與金融雙重壓力。在他「美國優先」的戰略主軸下,從重啟關稅戰到重新施壓盟友繳交「保護費」,美國不再只是全球化秩序的主導者,而是以自身國債與貿易權力為籌碼,重組全球投資與供應鏈版圖。
Thumbnail
川普重返白宮,美國政經局勢再次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短短數周,川普下達了一系列行政命令,重塑美國的經濟、貿易與外交政策。他的回歸不只全面翻轉拜登政府的經濟政策,更再次挑戰了全球化浪潮。與此同時,馬斯克也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直接進入權力核心,擔任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部長。
Thumbnail
川普重返白宮,美國政經局勢再次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短短數周,川普下達了一系列行政命令,重塑美國的經濟、貿易與外交政策。他的回歸不只全面翻轉拜登政府的經濟政策,更再次挑戰了全球化浪潮。與此同時,馬斯克也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直接進入權力核心,擔任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部長。
Thumbnail
今天新任美國總統川普即將重回白宮,其選定的財長Bessent 16日出席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確認聽證會時表示,美元應保有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同時Fed也應持續保持獨立,他也表明對俄羅斯原油產業實施更加嚴格的制裁,並在會議中強調展延川普2017年減稅法是有其急迫性,若無法順利在年底前通過,恐將摧毀美國經濟
Thumbnail
今天新任美國總統川普即將重回白宮,其選定的財長Bessent 16日出席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確認聽證會時表示,美元應保有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同時Fed也應持續保持獨立,他也表明對俄羅斯原油產業實施更加嚴格的制裁,並在會議中強調展延川普2017年減稅法是有其急迫性,若無法順利在年底前通過,恐將摧毀美國經濟
Thumbnail
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唐納德·川普再度勝出,並將於2025年1月正式開啟他的第二個任期。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聚焦到川普官員宣布了一系列內閣成員的提名,這些提名無疑釋放了一系列重要的訊號。除了馬斯克與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維韋克·拉馬斯瓦米將在他就任總統後共同領導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外,當地時間11
Thumbnail
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唐納德·川普再度勝出,並將於2025年1月正式開啟他的第二個任期。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聚焦到川普官員宣布了一系列內閣成員的提名,這些提名無疑釋放了一系列重要的訊號。除了馬斯克與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維韋克·拉馬斯瓦米將在他就任總統後共同領導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外,當地時間11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讓川普成功重返白宮,這一政治事件不僅重塑了美國內政和外交的方向,也對全球格局帶來深遠影響。在其“美國優先”的旗幟下,美國可能面臨內部撕裂加劇和國際孤立風險,同時也可能重塑全球經濟與安全格局。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讓川普成功重返白宮,這一政治事件不僅重塑了美國內政和外交的方向,也對全球格局帶來深遠影響。在其“美國優先”的旗幟下,美國可能面臨內部撕裂加劇和國際孤立風險,同時也可能重塑全球經濟與安全格局。
Thumbnail
2024年COP29氣候峰會面臨全球領袖缺席和政策轉向的挑戰。川普重返美國總統位置後,強調重商主義和美國經濟優先,削弱美國對多邊氣候協議的支持,也讓國際對美國的氣候承諾產生疑慮。歐洲方面,德國總理蕭茲因政治危機退出COP29,反映出歐洲領袖面對內部利益壓力下的政策轉向。台灣要如何因應?
Thumbnail
2024年COP29氣候峰會面臨全球領袖缺席和政策轉向的挑戰。川普重返美國總統位置後,強調重商主義和美國經濟優先,削弱美國對多邊氣候協議的支持,也讓國際對美國的氣候承諾產生疑慮。歐洲方面,德國總理蕭茲因政治危機退出COP29,反映出歐洲領袖面對內部利益壓力下的政策轉向。台灣要如何因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